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撰文︰黃皓頤

  回鄉探親,是不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清明節和暑假的必定行程,過程一點也不輕鬆,但卻意義重大。

改革開放前 羅湖步行過橋返鄉下

當代中國-名家-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改革開放1979年,來自香港的乘客從羅湖步行走過這條鐵路橋——羅湖橋,當跨過臨時站界標的位置,便會進入中國境內,回鄉探親。(圖片來源:Getty)
當代中國-名家-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改革開放前後1970年代,當火車抵羅湖站,乘客便要下車,攜帶着大量帶回鄉的行李過境。連綿不絕的回鄉探親旅客人龍,可見回鄉人潮的擠擁。(網上圖片)

  早於1906年,在深圳河上建設一條鐵路橋——羅湖橋,1911年正式啟用,成為連接內地和香港的主要通道。1950年,羅湖邊檢站成立。1957年,重建的羅湖橋(日本侵華期間被英軍炸毀)成為了旅客往來深港兩地的通道,火車返鄉下的主要交通工具。那時,當火車抵達羅湖,所有乘客都必須下車,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從羅湖橋兩側的行人通道步行過去,形成延綿不斷的人龍。

  在1960、70年代,不少人由內地偷渡來港,這大批勞動人口幫助香港的經濟高速發展,他們亦改善了生活情況,之後便不時回鄉探望及接濟環境艱難的親友。每逢農曆新年、清明節等日子,在羅湖橋望去,就是延綿不斷的人龍,大家都不約而同帶着大量物資返鄉下,接濟親友和同鄉。

  延伸閱讀: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改革開放 回鄉必帶糧油雜貨

當代中國-名家-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改革開放前1960年代的羅湖火車站,回鄉探親的旅客正在月台排隊候車,人們都帶着大包小包物資,有些人更挑扁擔攜帶大量物品回鄉。(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70、80年代,很多經羅湖回內地的人,會用麻布袋或魚網狀的麻繩袋、或挑着扁擔,或後來的港產代表紅白藍尼龍帆布袋,盛載着一罐罐食油、大包的米、布料、舊衣服及鞋子等,擠在人群中慢慢地前進;將這份帶着愛的心意親自送到親人手中。那時,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糧油雜貨都需要憑票購買,十分珍貴,可說是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人們又為了避免徵收關稅,在過關前會盡量多穿幾件外衣、幾條長褲,務求多帶幾件衣服回鄉,所以即使在冬天,仍會熱得滿頭是汗;過關後才大汗淋漓地脫去衣物,帶回鄉去送給親友。當他們每次返到鄉下,看到親友一臉期待、滿心喜歡地接受這些從香港帶來的物品時,之前的辛苦勞累,都會一掃而空。

改革開放 掀起攜帶家電回鄉潮

當代中國-名家-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改革開放後1979年,中斷30年的省港直通火車恢復通車,自此港人回鄉探親更加頻繁。每逢到了農曆新年、清明節等日子,大量回鄉旅客一起擠上火車,造成場面混亂。他們除了從正常車門上車外,還會攀爬車窗進出火車廂內,險象環生。(網上圖片)

  1979年4月4日,曾中斷30年的省港直通火車恢復通車,從那時起,港人回鄉探親更加頻繁。初時由於火車並沒有限制乘客攜帶的行李數量和體積,於是大班回鄉探親者會拼博地大件細件地帶上火車,包括電視機、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大班回鄉者一起擠湧上車的場面,十分混亂。1979年中國海關宣布,由8月1日起,只有憑回鄉證入境,才可以帶、電視機、錄音機、相機、風扇、單車、手錶及縫紉機等,每人每年只准帶一件完稅的物件;才令帶家電回鄉的熱潮稍為平緩。

  延伸閱讀:迎接改革開放 中斷30年九廣直通車復開

  1985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落成,人們終於不用再徒步走過羅湖橋,改走在雙層的聯檢通道橋。回鄉探親的手信,亦由以往的糧油雜貨,變成了家電產品。但,不變的是每個回鄉探親者跟親友共聚一刻的期盼。

全運會的前世今生 由軍事競技場到奧運練兵場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特區-深圳-股票證券

深圳810股票風波 深化改革開放證券監管

2:04

改革開放|勤勞堅毅工廠妹 造就中國經濟起飛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 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3:18

香港之最鐵路篇|哪條線最早開通? 哪個站最深? 第一個上蓋物業是?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廣州魚

改革開放|首個全國大城市率先解決「吃魚難」 新鮮活魚如何「攪動」廣州?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搭火車看中國|盤點有趣火車站名 全名只有1個字?「下一站」是甚麼站?

1:50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一文看懂「新質生產力」 它如何改變日常生活?|懶人包

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是怎樣誕生的?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中國冀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並非「均貧富」

1:54

中國公布未來40年減碳時間表 2060年實現碳中和

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2:20
塔吉克斯坦的魯班工坊、印尼魯班工坊的學員進行汽車維修培訓

一帶一路科普篇|魯班工坊是甚麼?如何打造中國職教品牌?

2:22

甬舟鐵路|「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住宅大廈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城市裏的心牆啟示

孫中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孫中山一番話 香港土壤萌生革命思想

1959年3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西藏實施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奴制

西藏實施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奴制

馬的量詞為甚麼是「匹」?

  我們形容車的數量,會說「一輛車」;說到船,會說「一艘船」;說到馬,則是「一匹馬」。   為甚麼馬的量詞會是「匹」呢?

  玩過「二人三足」遊戲的人,都知道合作的二人如果實力「相當」、步幅「相當」、速度「相當」,則獲勝機會大增。若能如此就是一對好匹配。

  匹,有「相當」、「相配」的意思。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何以卑我?」意思是說,「秦國和晉國是相當的,為甚麼要小看我呢?」

  至於馬,古代的車是以雙...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