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 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撰文︰華思齊、黃皓頤

   東京奧運今日正式開幕,中國派出777人的龐大代表團出賽,與各國運動員選手較量,為國爭光。回帶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當年的成績又是怎樣的呢?

改革開放後洛杉磯奧運 中國女排實現「三連冠」

  改革開放後,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舞台,參加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更取得亮眼的好成績。

  考考你,記得中國那一屆取得多少面金牌?答案是15面金牌;連同8面銀牌和9面銅牌,成為奧軍獎牌榜第4名,成績相當不俗。

  1984年洛杉磯奧運,中國女排雖然在分組賽被宿敵美國擊敗,但其後愈戰愈勇,終於在決賽以直落三局撃敗主辦國美國,報卻分組賽一敗之辱,並歷史性贏得奧運金牌,成就繼1981年第3屆女子排球世界杯冠軍、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冠軍,及連同1984年洛杉磯奧運金牌,實現了女排「三連冠」。

  延伸閱讀:懂得放下中國國家隊女排球手 郎平 

改革開放後洛杉磯奧運 「體操王子」李寧勇奪3金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 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李寧在洛杉磯奧運中,一人獨得3金2銀1銅佳績,包括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3面金牌。(圖片來源:AP)

  1984年奧運是「體操王子」李寧的巔峰時代,他一人在奧運獨得3金2銀1銅的佳績,包括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3枚金牌。

  在他18年體育生涯,在多項國際體操賽事獲得106枚金牌。至今,以李寧命名的獨創體操動作,如雙槓李寧大回環、李寧交叉、李寧正吊等仍為人津津樂道。

改革開放後洛杉磯奧運 許海峰視力受損無阻奪射擊金牌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許海峰為中國贏得首面金牌,實現了「零的突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許海峰這個名字,未必很多人認識,但他卻是中國奧運史上第一位金牌選手。

  他小時是學校裏的「彈弓大王」,出戰奧運戰僅接受過5年正規射擊訓練,當運動員之前做過化肥售貨員,右眼受化肥影響,視力僅有0.6,但無損其槍法;1984年更為中國在洛杉磯奧運贏得50米手槍慢射金牌。

改革開放後洛杉磯奧運 周繼紅爆冷贏跳水冠軍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 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周繼紅爆冷贏得1984年洛杉磯奧運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軍。1998年,她執掌陷入低谷的中國跳水隊,之後擔任領隊。今屆東京奧運,她會繼續帶領中國跳水隊爭取佳績。(圖片來源:AP)

  周繼紅這名字你認識嗎?她不單是現任中國跳水隊領隊,正在帶領隊員衝金爭取好成績;也是一位跳水奧運冠軍。

  1984年,周繼紅在洛杉磯奧運贏得高台跳水牌。那次得到冠軍,可說是周繼紅得到上天的眷顧;因為她是後補身份代替受傷的隊員參賽資格。

  在比賽中,原本是冠軍大熱的陳肖霞意外地發揮失準,相反19歲的周繼紅卻有超水準的表現,結果為中國取得首面跳水奧運金牌。

  延伸閱讀:從奪奧運跳水首金到領航夢之隊 周繼紅創傳奇

改革開放後洛杉磯奧運 馬燕紅高低槓稱后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 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馬燕紅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奪得高低槓金牌後,1985年退役,之後往外國讀書。1994年返回中國後,從事體育推廣的工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女子體操運動員馬燕紅在高低槓上,以直臂、直體大擺落下技術為其特色風格。

  1984年,20歲的她以「繃槓後空翻轉體360°下」的獨創動作順利地完成整套動作,奪得高低槓奧運金牌,也是中國女子體操第一個奧運冠軍。

改革開放後 樓雲連奪兩屆跳馬奧運冠軍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重溫改革開放後1984年奧運中國奪金的難忘畫面
「跳馬王」樓雲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和1988年漢城奧運「冧莊」跳馬冠軍後,1989年便選擇退役,隨後轉戰商界開啟人生新一頁。(網上圖片)

  中國體操運動員樓雲是一位力量型的運動員,腿力驚人,彈跳力佳又有速度。

  他14時進入國家隊,之後多次在國際賽中贏得跳馬冠軍。1984年,20歲的樓雲取得首面跳馬奧運金牌。1988年漢城奧運,中國體操隊友接連失手,樓雲成為奪金唯一希望,結果他頂着壓力,成功衛冕跳馬軍。

當代中國-名家-改革開放愛回家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2:04

改革開放|勤勞堅毅工廠妹 造就中國經濟起飛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政治生涯三落三起

改革開放前 鄧小平政治生涯三落三起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首隻國企青島啤酒當年今日來港上市

改革開放後首隻國企青島啤酒 當年今日來港上市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茅坑裏扔石頭」會有甚麼後果?

  廣東話歇後語的功能除了幽默地帶出說話者意思外,還能夠很形象化地展示場景,令人看後會心微笑。

  「茅坑裏扔石頭」就是形象化地展示場景,只要稍加想像,便令人會意得到當中的意思。   當把石頭用力投入一桶水中時,石頭就會激起桶中的水,還會濺出來沾濕身。如果那不是一桶水而是茅坑的話,激出來的就不是水了,而是「激起公糞」。   套用在生活中,就有「茅坑裏扔石頭——激起公憤」的意思了。  ...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