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4/04/2021
43年前今日,連接廣州及紅磡的九廣鐵路直通車恢復行駛。中斷30年的鐵路,為甚麼突然恢復通車?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成為國家對外連接一線窗,國家有了恢復直通車的想法,派員與港府接觸。
設備先進職員端莊 成改革開放公關名片
改革開放後,項目獲鄧小平批示「盡快開行」,中英雙方很快簽訂復辦直通車的協議,然而確實日期一直未定。
1個月後,港督麥理浩應外貿部邀請訪京,與鄧小平會面,提到希望在4月4日結束訪問後乘搭直通車返港,中央一口答應,通車日期就這樣敲定下來。
1979年4月4日早上8時30分,停運30年後第一班九廣直通車由廣州大沙頭開出,港督麥理浩夫婦成為首批乘客。從此,由廣州坐車到紅磡,毋須再於羅湖下車,可以直接駛進香港,標誌改革開放下兩地關係進入新里程。
九廣直通車,站在改革開放最前綫,是國家的一張公關名片。
列車配備當時國內最先進冷氣、電視,還有國內罕見的汽水、芒果等食品;接待外賓的車務人員亦有很多特權。
改革開放初期,美容對很多人還是一種禁忌,上髮型屋需要有介紹信,直通車接待員不但獲得燙髮特許權,甚至開創國內服務業先河,上班必須化淡粧、塗抹唇膏,制服是合身帶暗紋的小西裝,務求讓前綫人員在打扮上與香港接軌。
當時剛改革開放,國內外經濟懸殊,加上香港在1980年10月前仍實施「抵壘政策」,因此國家挑選車務人員特別小心:入職前要通過嚴格政治審查,家中三代不能有港澳台或海外關係,入職後亦禁止與乘客談及個人家庭及收入;列車抵港後,職員只能待在車廂,即使後來開通夜間直通車,職員除了往返宿舍,一律禁止外出。
40年來,乘坐直通車的旅客由挑扁擔接濟親友的僑胞,到經濟特區成立北上經商的廠家,由80年代尾於台灣返鄉的游子,到自由行政策下旅遊香港的內地客,每段車程都像快拍,記錄時代變遷。
延伸閱讀: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客量增路程快 見證改革開放
鐵路於改革開放開通首年,僅7萬人次乘直通車過境,今天中港交往頻繁,載客量達300多萬,每年由內地訪港的旅客更多達4,000萬。
時代變,九廣鐵路被併入地下鐵路系統,最終一同易名「港鐵」,由九龍往返內地,不止直通車,還有高鐵、飛機、高速船。昔日中國剛改革開放,由九龍坐車到廣州要3個鐘,今天坐高鐵大半小時已到達。這段路,見證國家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