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香港回歸 當年今日京九直通車開通

撰文︰潘少權

  24年前今天,即1997年5月18日京九直通車開通,港人自此可以從香港紅磡火車站上車,進入廣東常平下車,辦理入境手續後,便可坐回原車直去北京。不過,火車行走的路線卻不是原來為了慶祝香港回歸而建設的京九鐵路,而是沿用京廣鐵路的路線。

百年前已有建京九直通車想法

  我在通車一年後的暑假,和家人朋友坐直通車往北京。當時和朋友兩家人各訂一個軟臥車卡,年幼女兒和朋友兒子十分雀躍,在房間玩了一陣子便去參觀餐卡。之後的早午晚三餐都在餐卡解決,食物不錯。

  據說早於1890年,已有人提議興建由香港經廣州往北京鐵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時任鐵道部長滕代遠亦曾建議一條由北京至江西九江路線,稱「京九鐵路」。但60年代大躍進衝擊經濟,即使1973年京九鐵路重點工程九江長江大橋開工,但又受文革影響而被迫暫停。

1997年5月18日,歷史上第一班京九直通車由北京西站開出。(圖片來源:AP)

迎接香港回歸 始落實建京九直通車

  之後工程斷斷續續,既有再為鐵路沿線而全面勘測,又有研究雙綫電氣化高速標準的現代化鐵路,但因技術水平及經濟能力而被否決。至1983年國家計委才把「京九鐵路」納入國家建設計劃。

  1984年,中英簽訂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時任鐵道部副部長鄧存倫提出「將北京至九江鐵路延長至香港九龍,並爭取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時全線貫通」。因九江和九龍都有「九」字,故路線不用改名稱,仍叫京九鐵路;但一般會以「小京九」指北京至九江路線,「大京九」則指北京至九龍路線。

  當時全國南北向幹線,只有京廣鐵路、京滬鐵路和焦柳鐵路3條,運能亦近飽和,故興建京九鐵路既有迫切性,亦為了扶持一些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刻意將路線繞到江西南和廣州東地區,以協助當地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迎接改革開放 中斷30年九廣直通車復開

1997年5月18日,乘搭首趟京九直通車的年輕乘客,雀躍地向車外的人揮手。(圖片來源:AP)

京九直通車 車程不到30小時

  1991年,京九鐵路正式列入「八五計劃」,成為「八五」和「九五」期間的重要建設項目;1993年1月時副總理朱鎔基還指出「要全力以赴會戰京九,大幹3年鋪通全線。」之後京九鐵路全線開工,是當時僅次於長江三峽水電站的第二大工程,也是國內投資最多、一次性建成的最長雙線鐵路。

  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完成並開通營運。但奇怪的是,香港往北京的京九直通車卻不行走這條路線,而行京廣鐵路。京九直通車因香港主權回歸和兩地交流頻繁,而由兩地商討開行。當時國務院要求北京鐵路局確保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前開通。

  香港回歸那一年,1997年5月18日,京九直通車開通。該天早上7時30分,第一班97次京九直通車由北京西站發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出席剪彩,列車於第二天,5月19日下午13時10分抵達香港,全程29小時40分。個多小時後,98次列車在下午3時由香港九龍站(今紅磡站)發車,5月20日晚上20時55分到達北京西站,全程29小時55分。

  當時並不感到慢,因為就是要去感受那種過長江跨過黃河的氣氛。

以前在內地乘坐火車,每經過一個火車站,都會逗留數分鐘到十多分鐘不等,而乘客往往都會走下火車,放鬆一下或者買點食物。圖為一班京九直通車在駛經廣東時停下,讓乘客下車購買雞腿等食品享用。(圖片來源:AP)

  當時列車要在東莞站(今常平站)停車一小時,乘客須帶同行李在該站辦理內地出入境手續;而乘客亦可選擇在之後廣州東、廣州、韶關、郴州、長沙、武昌、漢口、信陽、鄭州或石家莊等中途站上落車。相信京九直通車不走京九線而走京廣線,與所停的站都是大城市有關。

  京九鐵路北連北京哈爾濱,南接廣東江西,又與東西雙鐵路幹線相會,成為一條繁忙的幹線鐵路,達到它原先想拉動鐵路沿線經濟發展的初衷。而自從兩地高鐵開通,往來北京只需8小時,對京九直通車的需求大減。

  延伸閱讀和「叮叮」一樣便宜的綠皮火車 助千萬人脫貧

圖為1997年5月19日第一班京九直通車行駛逾29小時後抵達香港的情境。(圖片來源:AP)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引入第1部港劇《大俠霍元甲》弘揚武術激發愛國心

改革開放引入第1部港劇《大俠霍元甲》 弘揚武術激發愛國心

5:41
當代中國-當年《上海灘》不單止在港轟動一時,還紅遍亞洲,主題曲還響徹星馬泰。

改革開放引入《上海灘》 提振民族氣節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Walter Levin 準備和十幾個年輕人由美國飛往中國旅行。

改革開放40年 旅遊中國由問號到感歎號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images/cover/refo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破冰之旅鄧小平回訪取經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經驗

李光耀破冰之旅 鄧小平回訪取經 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經驗

香港回歸紀念塔

   在大埔海濱公園裏,有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

  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地,正是當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英...

兩文三語

  不知大家有否覺得,新一代香港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比...

  回歸前,香港教育系統使用的語言是中文及英文,但...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鄧小平與戴卓爾《中英聯合聲明》磋商

慶祝香港回歸 當年今日京九直通車開通

鄧小平堅持香港回歸駐軍 「沒駐軍還叫甚麼中國領土」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顧香港「1997」的來由

回顧香港歷史「1997」的來由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基本法公布

1990年4月4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公佈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茅坑裏扔石頭」會有甚麼後果?

  廣東話歇後語的功能除了幽默地帶出說話者意思外,還能夠很形象化地展示場景,令人看後會心微笑。

  「茅坑裏扔石頭」就是形象化地展示場景,只要稍加想像,便令人會意得到當中的意思。   當把石頭用力投入一桶水中時,石頭就會激起桶中的水,還會濺出來沾濕身。如果那不是一桶水而是茅坑的話,激出來的就不是水了,而是「激起公糞」。   套用在生活中,就有「茅坑裏扔石頭——激起公憤」的意思了。  ...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