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破冰之旅 鄧小平回訪取經 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經驗

撰文︰黃皓頤

  1976年5月10日,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首次訪華,歷時14天,跟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總理華國鋒等會談,之後到西安、上海、桂林等地進行訪問和參觀,可見中國對他的重視。李光耀亦憑着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肯定,早已預示中國會快速崛起。1978年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鄧小平到新加坡考察,並獲得啟發,從而堅定了改革開放的決心。

李光耀「破冰之旅」成功 改革開放中國新加坡經貿合作

1976年5月10至23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首次訪華,在陽光普照下到北京長城走一趟。那時,他早已看好中國的未來發展。1978年,鄧小平訪新加坡,從李光耀的新加坡經驗得到不少啟發,堅定改革開放的決心。(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破冰之旅鄧小平回訪取經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經驗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左三)在首次訪華行程中,與太太(左四)遊覽桂林漓江,獲得熱情款待。(網上圖片)

  1960年代,中國和新加坡因政治理念和制度不同,關係呈膠着狀態。1965年新加坡獨立,實施連串措施發展工業和經濟,漸有所成。1976年李光耀到訪中國的「破冰之旅」後,雙方開始回復交往,尤其70年代尾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中國和新加坡持續改善關係,更發展經貿合作。

  延伸閱讀: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時李光耀對於中國未來迅速發展,早已心中有數,皆因他看到中國具備多個完備的條件。中國的政治穩定,不存在動盪不安的情況。有值得信賴的官員,加上市場經濟,以及凡事強調「社會第一」而不是個人第一的理念下,正是儒家思想的克勤克儉、刻苦耐榮的傳統價值觀,令人們將社群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由此可見李光耀廣闊的國際視野和透視世界局勢的洞察力。

鄧小平從李光耀新加坡經驗獲啟發 改革開放促成中國崛起

  李光耀管治的新加坡,建國後各方面發展迅速。他在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時坦言,新加坡華人多是來自中國廣東、福建的不識字苦力的後裔,而中國大部分國民都是有學識的文人、官家後裔等,因此,李光耀認為,既然新加坡可以做得到,中國也同樣可以做得到,更預言會做得更加好。

  這次訪問,對鄧小平影響很大。後來,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時,鄧小平多次表示借鑒「新加坡的經驗」。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鄧小平的百年目標 2020年已經實現了

  中國擁有五千年歷史,李光耀認為傳統文化深厚的中國,一定可以發放萬丈光芒,讓全世界也認識到中國。即使中國發生了文革,但李光耀認為文革的做法是釀嵌着舊中國畫的瓷磚上塗了水彩,令表面來看是水彩的顏色,但底蘊是瓷磚,因此經過年月洗禮後,仍然凸顯出來的是瓷磚的底色,也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了。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破冰之旅 鄧小平回訪取經 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經驗
李光耀一生中訪華33次,跟多位國家領導人,包括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會面。1997年12月,他在北京中南海與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見面,親切地握手問好。(圖片來源:AP)

  首次訪華後,他再訪問中國逾30多次,跟鄧小平、胡錦濤等多個國家領導人會面,增進中國和新加坡的互信關係,建立長遠經貿合作。歸納了新加坡的成功經驗,李光耀深信中國崛起是必然發生的,只是時間遲早問題。

慶祝香港回歸 當年今日京九直通車開通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Walter Levin 準備和十幾個年輕人由美國飛往中國旅行。

改革開放40年 旅遊中國由問號到感歎號

1:58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省港杯-省港杯是廣東省和香港之間,每年一度的傳統足球賽事,由霍英東先生創辦。

改革開放辦省港杯 足球聯繫兩地情

2:28

一份飛機餐 看改革開放首家中外合資企業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動變革最關鍵

最新文章
內地高考2023,梁實(左)

內地高考|56歲梁實挑戰第27次高考有勝算嗎? 大懵考生身份證過期 獲民警窩心回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楊百萬

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的「楊百萬」傳奇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1:52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1:52

中國文化|雲南旅遊必訪瀘沽湖 探秘中國「最後的女兒國」

綠野仙蹤無人村,浙江舟山後頭灣村

浙江舟山最美「無人村」 被遺忘的綠野仙蹤秘境

5000公里|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地下長城」

1:40

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旅遊|失落的「亞細亞號」秘境——鮮為人知的杭州景點

千年麥積山 誰開鑿了神秘的「懸崖佛國」?

2:02

神秘莫測的西夏王朝 遊寧夏探秘千年中國文化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人民幣戰士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孕婦,醫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天使為甚麼能飛翔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13年6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神舟十號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

「成吉思汗打仔」結果怎樣?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開國君主,當他回歸家庭,打罵教訓自己的兒子時,會怎樣呢? 

  成吉思汗是大漠的「大汗」,他的兒子當然是「小汗」了,大汗打小汗,粵語就是「大汗耷細汗」了。   「大汗耷細汗」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氣太熱,整個人都被汗水沾滿了。   漸漸地,當形容天氣炎熱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就會說:「成吉思汗打仔——大汗耷(音搭)細汗」了。   延伸閱讀:「蠶蟲師爺」會吐...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