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闖入南極 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撰文︰黃皓頤

  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開始意識到科技發展的重要性,中國科技必須急起直追。南極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寶庫,有見不少國家紛紛建立科學考察站,中國亦不甘後人,顯示中國科技發展的力量,繼1985年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落成後,便立即籌建第二個考察站「中山站」,但想不到竟然險阻重重,考察隊甚至經歷生死一綫間。

 改革開放後建南極科考站 中國科技跟各國抗衡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進軍南極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1989年2月26日,南極中山站落成,國旗懸掛象徵中國向南極內陸考察再邁出一大步。(圖片來源:中國之聲微博)

  南極自然資源豐富,包括鐵礦、煤田、石油、天然氣、貴金屬、稀有金屬及大量海洋資源,難怪不少國家都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站,力爭一杯羹,而在改革開放後,中國科技正積極發展,中國也先後建成南極科考站「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和預計明年會落成第五個羅斯海新站,標誌着在南極考察的版圖不斷擴張,勢可跟世界各國抗衡。

延伸閱讀:南極插上國旗 長城站26天建成

  32年前2月底建成、位於拉斯曼丘陵的南極科考站「中山站」,是中國繼1985年的長城站後第二個科考站,揭示考察重心由西南極轉向東南極。事實上,中山站所處的地理環境方便考察船登陸,加上淡水資源豐富,地方廣闊,有利中國作為向南極內陸作科學考察的重要基地。

  “從奠基到落成,僅僅用了32天的時間。中山站在茫茫一片的冰雪荒原的南極大陸上,神奇般地倔強昂揚地樹立起來了。”   ——考察隊隊長郭琨

  當1985年中國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落成後,便立即籌建第二個考察站「中山站」,大家都以為成功的經驗一定有助快速達成目標,但事實卻正好相反,1988年中國南極考察隊前往東南極地時,可算是危機四伏,險死還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進軍南極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考察隊員都帶着興奮心情迎接南極考察站「中山站」建成。(圖片來源:中國之聲微博)

  考察隊乘坐首次啟航的科考船「極地」號出發,先後遇上船身受損、冰崩和遭到冰山圍困的險情。

改革開放後南極考察隊屢遇危機 中山站建中國科技基地  

  首先是船身被大冰塊撞出大洞,幸好船隻是雙層鋼板,所以海水未有灌進艙內。

  不久,考察隊發現原定航綫被冰山封鎖,冰海四周皆是白皚皚,不知如何找出路?隊員都不禁感到極度不安、緊張、焦慮和怒憤。

  直至船長魏文良突然發現,冰海中出現了裂開的縫隙,便馬上指揮掌舵人員順着縫隙迂迴前進,終於在與冰山周旋20多天後,成功衝出冰海。

  當考察隊慶幸度過難關後,想不到迎來更大的危機,遭遇到罕見的特大冰崩,更目睹觸目驚心的一幕。在「極地」號不遠處的幾座冰山突然「翻身」,原本壓在海下的冰塊射向船隻,最近的距離不足3米。  

  當時身處駕駛室的船長魏文良憶述,情景有如巨形炸彈爆炸,幾十米高的冰崖如高廈倒塌,鋪天蓋地的冰塊向四方八面飛彈衝進大海,激起巨形水柱,最後巨冰蓋滿海面,船隻被圍困了7日7夜,才找到一處冰海裂隙,突圍而出。成功駛離冰縫的一刻,全船人都歡呼拍掌,為大難不死深覺幸運。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教授: 「中國在深海和極地的探秘之旅」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進軍南極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南極中山站的紅色綜合大樓和緣色「六角樓」空間物理觀測樓,在雪地上份外搶眼。(圖片來源:河南中醫藥大學微博)

  南極中山站終於在1989年2月26日建成,初期的建築以集裝箱活動房為主,三十多年間多次擴建,已有逾7,000多平方各類建築物,包括1,71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還有空間物理觀測樓、污水處理樓、處物處理樓等等,此外,建成氣象台發揮收集資料和增加天氣預報能力,又安裝了臭氧光譜儀作觀測用途,都極具規模性和系統性,現在它已是設備完善、技術先進的現代化中國科技研發基地,為中國繼續深入南極高原考察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援。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進軍南極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繼1985年建成的南極長城站後,這個南極中山站是中國第二個南極考察站。(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意大利著名記者法拉奇

與鄧小平兩度交手的意大利記者

1:58

熊貓外交 見證中美關係解凍

2:28
當代中國-改革開文-差利卓別靈

改革開放|首部荷里活電影《摩登時代》 差利卓別靈曾見周恩來

2:43

鄧小平晚年對上海特別關心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廣州魚

改革開放|首個全國大城市率先解決「吃魚難」 新鮮活魚如何「攪動」廣州?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搭火車看中國|盤點有趣火車站名 全名只有1個字?「下一站」是甚麼站?

1:50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一文看懂「新質生產力」 它如何改變日常生活?|懶人包

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是怎樣誕生的?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中國冀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並非「均貧富」

1:54

中國公布未來40年減碳時間表 2060年實現碳中和

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2:20
塔吉克斯坦的魯班工坊、印尼魯班工坊的學員進行汽車維修培訓

一帶一路科普篇|魯班工坊是甚麼?如何打造中國職教品牌?

2:22

甬舟鐵路|「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住宅大廈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城市裏的心牆啟示

孫中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孫中山一番話 香港土壤萌生革命思想

1959年3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西藏實施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奴制

西藏實施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奴制

馬的量詞為甚麼是「匹」?

  我們形容車的數量,會說「一輛車」;說到船,會說「一艘船」;說到馬,則是「一匹馬」。   為甚麼馬的量詞會是「匹」呢?

  玩過「二人三足」遊戲的人,都知道合作的二人如果實力「相當」、步幅「相當」、速度「相當」,則獲勝機會大增。若能如此就是一對好匹配。

  匹,有「相當」、「相配」的意思。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何以卑我?」意思是說,「秦國和晉國是相當的,為甚麼要小看我呢?」

  至於馬,古代的車是以雙...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