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新考察站開站 命名「秦嶺」有兩大考慮因素

編輯︰王子傑

  中國位於南極的新考察站周三(7日)正式開站,並以「秦嶺」命名。

  這座考察站與秦嶺山脈同名,原來背後蘊含深意,既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特色,亦體現出考察站所在地理位置的特徵。

南極秦嶺站|中國第5座考察站 建設6年後正式開站

秦嶺站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南極考察站,建築面積達5,244平方米,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網上圖片)

  秦嶺站是中國第5個考察站,於2018年2月7日奠基,原定計劃是在2022年建成,後延遲至今年開站。

  據介紹,之所以會命名「秦嶺」,有兩大考慮因素。一是秦嶺為橫貫中國中部的古老山脈,是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更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秦嶺二字家喻戶曉、知名度高。與此同時,新考察站所處區域是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Inexpressible Island,又譯難以形容島、難言島),當地同樣也有一條作為南極洲東西地理分界線的橫貫山脈,與秦嶺山脈「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秦嶺山脈水系發達、植物薈萃,擁有「南北生物物種庫」、「天然藥庫」等美譽,也是地球上罕見鳥類朱鹮的唯一營巢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代表。而秦嶺站的設計理念綠色、環保、節能相契合,展示中國重視南極環境保護的良好形象。

秦嶺站以「秦嶺」命名,既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特色,同時亦結合考察站所在地理位置的特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此之外,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龍威更透露,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命名,背後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體現時代特點、以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人物為主,逐步轉變為體現南極地形特徵、以蘊含中華文化元素的國內知名山脈為主,基本形成了以中國山系命名的規則。

  按照上述規則,結合羅斯海的地理特徵,當局在聽取相關方面的意見後,最終決定命名為秦嶺站。

南極秦嶺站|中國南極最大考察站 四大特色助科考

  秦嶺站是中國至今面積最大的南極考察站,亦是第一個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除了夠大,秦嶺站相當先進,具有指揮調度、海洋實驗室、人員住宿、辦公會議、餐飲活動、物資車輛維修存放、通信保障、水處理、垃圾處理、樣品間、裝備間、野外支持中心、數據中心等多種功能,是空間集約、功能完備的新一代科學考察平台。

秦嶺站擁有五大鮮明特色,極大地助力中國的南極科學考察活動。(網上圖片)

  秦嶺站擁有拓展考察範圍、支持智慧科考、實現長期觀測、整體保持綠色環保共四大鮮明特色,極大地助力中國的南極科學考察活動。

  秦嶺站在設計上著重南極考察的大尺度規劃,綜合考慮後勤運轉、科學觀測、國際合作和環境保護等要素,形成以考察站為中心的多圈層全域考察模式,考察範圍可達到300至500公里。

  它還採用基於衛星通信系統的數據管理和遠程同步,設置自動檢測、應急處置等智慧運維系統,以及智能通信、數據採集等專用網絡系統,實現智慧化科考。

  長期觀測方面,秦嶺站的海洋實驗室以具國際水準海洋研究平台為定位,可以實現對特拉諾瓦灣(Terra Nova Bay)冰間湖的長期持續觀監測,可進行近岸海洋環境的在線監測與數據傳輸、樣品預處理分析實驗等。

  最後在環保方面,秦嶺站採用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相結合的能源微網管理系統,優先採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佔比超過60%。同時,秦嶺站集成微電網監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進技術,堪稱以「綠色」來運轉。

  延伸閱讀:中國將建第5座南極科考站 造型設計有何深意?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後闖入南極 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大事回顧|盤點2023中國八大科技成就

地表最快|時速1000公里!中國首條「高速飛車」試驗線完工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48

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雪龍2」Wi-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

第一艘國產極地考察船 「雪龍2」雙向破冰全球獨有

從「向陽紅10號」到「雪龍2號」 四代考察船見證中國極地探索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長城站 南極拓荒者郭琨

秦嶺站

中國南極新考察站開站 命名「秦嶺」有兩大考慮因素

2:03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闖入南極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改革開放後闖入南極 中山站體現中國科技

「中國種不了榴槤」魔咒被打破!國產榴槤「樹上熟」 香甜飽滿不輸進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