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拍後尾枕

  每當有人不經意地把原本不應說的秘密說了出來,又或者做了壞事後忽然吐真言,我們都會以「鬼拍後尾枕」來形容。   但這種行為為何會和鬼怪扯上關係呢?

  從字面上理解,「鬼拍後尾枕」中的「後尾枕」,原應為「後尾胗」。

  在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當中就提到,「胗,項枕也」,即是頭之後為胗。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人會將一些不欲為人所知的記憶藏於「後尾胗」之處。

  壞人忽然吐真言,就像人被鬼魂在後腦拍了一下,竟藏在腦中的秘密脫口而出。故此「鬼拍後尾枕」...

倒瀉籮蟹  

   面對混亂無法控制的場面,人們往往會呈現出手忙腳亂的情形,在粵語中會用上「倒瀉籮蟹」來形容,但到底手忙腳亂為何會與「倒瀉籮蟹」相互連繫呢?

  「籮」即是籮筐,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農具,至於「倒瀉」則是指從上向下傾瀉,兩者結合的意思就是盛載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螃蟹四下逃散;要把逃脫的螃蟹權抓回籮筐,不但手忙腳亂地要伸手去抓,又要防備手上的螃蟹用蟹螯攻擊自己,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

正月十五鬧元宵 一鬧吃 二鬧燈 三鬧謎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就是春節之後的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在這節日,人們一般會吃湯圓、賞花燈及猜燈謎,所以有「一鬧吃、二鬧燈、三鬧謎」之說。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東漢初年,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把持朝政。周勃等大臣在呂后死後,剷除呂氏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據說,平息諸呂的日子適逢是正月十五日,因此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民間將元宵...

木棍打蛇 蛇隨棍上

  粵語諺語的「打蛇隨棍上」可能大家都曾經聽過,但這句俗語的原句其實是「木棍打蛇,蛇隨棍上」。

  要知道南方的天氣潮濕,經常都有蛇蟲鼠蟻出沒,當中就以蛇的危險程度最高。

  要驅趕蛇而又不受其攻擊,農民就多以木棍作為工具。

  然而,蛇卻是一種善於纏繞硬物的生物,一旦農民下棍打不到蛇的要害,很容易反被蛇纏繞木棍而上,繼而張口直撲打蛇者。

  正因為以往曾經有不少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蛇的這種反擊行為...

君子之交淡若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若水」並非指君子之間的關係,而是指君子之間的交往不涉及任何利益;「甘若醴」指甜酒的甘甜,形容小人之間的交往,主要建立於利益之上。

  語出《莊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之間的交情,卻甜得像甜酒。君子淡泊而心地親近,小人以利相親而利斷義絕。小人之間會出現無緣無故的接近,也會出現無緣無故地離散。

  唐朝名將薛仁貴在成名前生活...

「䅺青」與「標青」  

  形容一個年輕人表現相當出色,做甚麼事情都了得,我們多數會用到「標青」一詞。「標青」原來並不形容人,究竟形容甚麼呢?

  「標青」中的「標」是個借字,本字是「䅺」。

  在《集韻》解釋:「䅺,卑遙切,稻苗秀出者。」故此,「䅺」本意就是指在稻苗當中最突出的幾株,此點並不難理解。

  在廣府地區有着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廣州就因為「五羊含穀」的傳說而被稱為「穗城」。在廣府人的眼裏,稻苗秀出(抽穗)而茂盛,是最美的景象,故此亦...

家有黃金 外有戥子  

   在老一輩當中經常流傳一句說話 「家有黃金 外有戥子」,指鄉里鄉親誰家窮誰家富,大家都心中有數,都能知道個大概的意思,就像看秤盤戥子一樣,不差分毫。

  在這句說話當中,「戥子」亦即是戥秤,相傳是由宋景德年間皇家官員劉承珪所發明的一種衡量輕重的器具。戥秤主要組成的構件有小秤盤、鉈、桿秤,整體的設計是用來稱貴重物品,如金銀藥品,最大單位是兩,小到分或厘。

  在明清時期,隨着工農業及商業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戥子已普及於民間,戥子的製造、使用、管理已...

「擒青」原來跟舞獅有關?

  從字義上理解,「擒」的意思捉拿,擒拿,而青就可以簡單理解為青色、甚至是蔬菜。兩者結合出來的詞語「擒青」,意思為匆忙、著急,比喻做事急於求成。然而,這個看似負面的詞語,卻是與正氣十足的舞獅有關?

  「舞獅」是每逢開張慶典、佳節喜慶的一項傳統表演藝術。在一片鑼鼓聲中,表演者扮演着獅子的,舞動各種形態以助興。

  而在整個環節當中,就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儀式,名為「採青」。

  「青」即是繫在青菜上的「利市」,表演者需要以舞獅的方式以一口咬下的動作象徵五穀豐收的意思,由於「生菜」是「生財」的諧音,所以...

「毛遂自薦」真有其人?

  我們形容自己推薦自己做某一件事情,會以「毛遂自薦」來形容。   其實,「毛遂」原來真有其人,他是戰國時期的人,口才了得,他真的「自薦」出使楚國,還促成了一件大事。

  戰國時期,趙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平原君游說楚王,希望楚國能合縱抗秦。平原君準備找20位文武兼備的門客出使楚國,找了19人,仍欠一人,一直找不到合適人選。

  這個時候,一位名叫毛遂的人自薦,平原君赫然發現這位已在門下3年的食客口才相當出色,於是帶同他一起見楚王。

  平原君與楚王談...

初七人日「三吃四做一禁忌」  

  在中國民間傳統中,新春不但喜慶的習俗多,禁忌也多,例如在初七人日這天,便有「三吃四做一禁忌」的習俗。

  正月初七之所以稱為「人日」,是因為傳說中女媧創造天地時,前六天分別造出雞、犬、豬、羊、牛、馬,直到第七天才創造出了人類,故正月初七又稱「人日節」,即人類的誕辰日。

  那麼何謂「三吃四做一禁忌」呢?所謂「三吃」,就是吃麵、七寶羹、及第粥,吃麵寓意長壽,吃七寶羹寓意身體健康,吃及第粥寓意高中。

  至...

美源髮采恭喜大家發財

   「恭喜發財,美源髮采恭喜大家發財」,這句話對上一代的香港人而言,絕對是農曆新年常聽到的廣告對白。

  這個廣告是已故藝人曾江在多年前所拍攝。「美源髮采」是一款由外國引入香港的染髮劑,相關公司當年找了曾江做代言人,廣告一出後很成功,「立即變黑」更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話語。

  至於這個廣告和農曆新年有什麼關係呢?這廣告除了平日播放的版本外,更有「農曆新年」別注版,而廣告中的對白就是「恭喜發財,美源...

年初五 趕五窮 迎財神  

   農曆新年在華人社會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新正頭」有各式各樣的習俗和儀式,例如在年初五的時候,就有「趕五窮」的習俗。

  「五窮」,又稱為「五鬼」,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單從字面便知「五窮」是負面東西,在唐代大文豪韓愈的《送窮文》中便提及「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必須要送走。

  那麼,在年初五要做甚麼來「破五」呢?通常人們會早起床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臘月三十到...

星爺的「初四咁嘅樣」  

  今年初四是公眾假期,打工仔當然開心,不過,一般的初四是農曆新年長假期後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在廣東俗語便有「初四咁嘅樣」的說法。

  「初四咁嘅樣」這句俗語是來自昔日周星馳主演的賀歲電影《行運一條龍》。

  電影中飾演金水的周星馳,在其中一幕問及進行收樓的老闆是長得什麼樣子,有茶餐廳伙計就說「初四咁嘅樣」。

  什麼是「初四咁嘅樣」呢?茶餐廳老闆達叔就解釋:「年初四,假又放完,錢又使晒,工又要返,點會有好樣呀?」

  一般而言,香港...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到飽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重視農曆新年,更有「開個好頭」的觀念,反之也十分避忌做錯事導致流年不利。

  中國民間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的說法,意思就是年初一和年初二都要早起床,到了年初三就可以不用早起睡過夠。

  年初一要早起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年初一是一年之始,若懶洋洋不起床的話,未來一年都會懶洋洋,因此一定要早起。此外,年初一當日有很多要處理,例如祭拜祖先與神明,到了初二又要出門拜年,或...

初一不出門 初二拜家門  

   大年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由於中國人對農曆新年非常重視,因此在新正頭也有很多習俗,且十分講究,稍有不慎未來一年便有可能諸事不順。

  民間有一個說法是「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門」,明明大年初一是出外拜年的好日子,為甚麼會不應該出門呢?

  古代的人們認為,初一是一年之始,人人都是有財氣、有福氣的,如果出門的話便會把財氣外泄,未來一年便會變得貧窮。

  此外,出門有可能會有些意外,萬一年初一有任何閃失都會對未來一年運程造成不利,因而有...

爆竹一聲除舊歲 桃符萬象迎新春

  「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祝大家新年如桃花一樣燦爛,長年行好運。

  這句詩取自北宋王安石的作品《元旦》,將春節的新景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  

  原詩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陣陣轟隆的爆竹聲響起,代表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着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千家萬戶,他們都忙着把舊的春聯...

三十夜守歲 年初一守舍 如何守舍?

   「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大年初一,有「守舍」的說法,「舍」指自己的家,又稱「守歲」,即年初一有留守家門的風俗。

   在年初一這天,家裏一定要有家人在,不能空着房子。孩子及其年輕父母都會外出拜年,家中一般只有老人在家,守舍的任務就交給老人家了。每當有人前來探訪的時候,老人家就負責開門迎接,這就是「守舍」的由來。這亦有「守財」之意。此外,大年初一也有不能掃地、不能洗頭、不能吃藥等禁忌,但現代人也不一定遵守這些習...

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

  「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這句中國人過年時的俗語很多人都知,是表達希望孩子在過年前戒除懶惰的陋習,新的一年努力學習。

  這個風俗流行於廣東地區。除夕夜,家家戶戶會上燈(點燈,在客家人的習俗中,燈和丁想通,因此添燈也有添丁的意義),然後給每個小孩一隻紅雞蛋,點着一炷香,讓他提着燈籠,到街頭巷尾去邊走邊唱道: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不懶!

  過年前,大家都會為家居進行大清洗,去舊迎新,添置新用品、新衣服、新鞋襪等,...

年廿八,洗邋遢

  中國傳統有「年廿八,洗邋遢」的習俗,更有「年廿八洗邋遢,若然不洗豈會發」的說法。每家每戶都會在這天把家裏徹底打掃一遍,甚至以碌柚葉洗澡,象徵洗去霉運,迎接富有和美好的新一年。

  為甚麼選擇年廿八這一天來洗邋遢呢?廣東話廿八與「易發」音近,所以取其「好意頭」;此外,「財不入污門」的觀念也深入民心,認爲財神不會走進不乾淨的家裏,所以趁着年廿八這一天把家裏打掃乾淨,迎接財神、迎接發財之運。

  「洗邋遢」除了潔淨房子之外,亦有除惰性、去惡習的意思。

  至於北方,則有民謠說「臘月...

有錢人過年 無錢人過關

  這句俗語來自農村。對於有錢人來說,過年是過年,但對於窮人來說,過年猶如過關。這也就是「年關」的出處,窮人過年尤如過關。 

  雖謂「年關難過年年過」,但對於窮人而言,一到農曆十二月,特別是到了下旬,日日逼近年關,的確日益難過。

  過年前要大掃除、添置新家具、衣服鞋襪,全都需要金錢。有些人過年,要從城市回鄉,要「撲車票」,過年又需要封紅包、送禮物等,對窮人而言,「年關」不易過。

  俗語云:「年到二十三,鑼鼓一響心就驚。」...

年廿六洗福祿  

   一到年尾,就每天都有活動,到了年廿六便要洗福祿。

  所謂洗福祿,意思就是在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要進行洗浴,這樣未來一年的「福祿」才會多。

  以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洗去陳舊氣,迎來新喜氣;或是洗去倒霉運,天天逢好運。

  因此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也有「臘月二十六,裏外洗一洗」以及「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之說。

  除了洗福祿外,在傳統上年廿六還有「割年肉...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