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道故事|水坑口街 英軍登陸處 曾淪風月區 證港島百年滄桑

撰文︰華思齊

   香港交通網絡發達,目前全港的大街小巷加起來一共有4,000多條,當中最古老的一條,便是上環的水坑口街,英文名Possession Street,直譯過來就是「佔領街」。這裏是當年英軍搶攤登陸港島的據點,亦是香港步入殖民統治的開端。

《南京條約》簽訂前 英國水坑口登陸 強佔港島

  1842年8月29日,清廷因鴉片戰爭,被逼與英國簽訂當代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內容包括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

  不過其實早在《南京條約》簽訂前一年,英國駐華商務總監查理‧義律便與清朝欽差大臣琦善私擬《穿鼻草約》,雖然草約從未為雙方正式簽署,但英軍卻在1841年1月在如今水坑口街強行登陸,甚至舉行升旗禮和鳴放禮炮,宣布正式佔領香港島。

  延伸閱讀當年今日|1842年8月29日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這幅收藏於Getty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的圖畫,描繪了1841年英軍強行登陸並宣布佔領香港的情況。(圖片來源:Getty)
這幅收藏於Getty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的圖畫,描繪了1841年英軍強行登陸並宣布佔領香港的情況香港開埠初期,港島區的海岸線就在如今的皇后大道南邊,水坑口前已是海灣,當年英軍在水坑口街登陸,故不少英文古籍及舊地圖將該處標示為「佔領角」。(圖片來源:Getty)

水坑口街比鄰上環大笪地 英國早期駐紮軍營

  或許你不知道水坑口街在哪兒,其實它就在昔日的上環「大笪地」旁邊。當年登陸港島的英軍,就是在大水坑上那片可眺望整個海港的平地紮營。

  有指「西營盤」一名的由來,就是來自上環大笪地軍營,意思是在港島西面的軍營盤地,後來山下新開發和填海土地,亦通稱為西營盤。

  延伸閱讀上環新填地不是大笪地? 追尋香港最早的大笪地

這幀圖片攝於1880年,遠景為維多利亞港。圖左方的街道為皇后大道西,圖右的水坑口如今已變成荷李活道公園。(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大學圖書館)
這幀圖片攝於1880年,遠景為維多利亞港。圖左方的街道為皇后大道西,圖右的水坑口如今已變成荷李活道公園。(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大學圖書館)

 水坑口街原稱「波些臣街」 太難讀被棄用

  根據1894年的《香港街道名冊》,Possession Street的中文街名本來譯作「波些臣街」,選擇音譯而非直譯「佔領街」,估計是希望減低華人的反感,但由於「波些臣」讀法「繑口」,名稱並未廣泛使用。

  那當時人怎樣稱呼這一帶?波些臣街原有一條水坑,由荷李活道沖流下來,是附近居民的重要打水處,故華人一般喊這裏作「水坑口」。19世紀中後期,政府重建該區,索性把中文街名改為「水坑口街」。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荷李活道看盡中上環蘇豪區、文武廟、古董街

圖為1950年代由皇后大道西望向水坑口街的情況,當時街道狹窄,尚未可以行駛汽車,兩旁擠滿小販。(圖片來源:《香港百年飲食場所》/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雖然水坑口街是香港最古老街道,但當時香港尚未正式割讓予英國,因此若以1842年正式受英國殖民管治計算,第一條街道便是荷李活道。圖為1950年代由皇后大道西望向水坑口街的情況,當時街道狹窄,尚未可以行駛汽車,兩旁擠滿小販。(圖片來源:《香港百年飲食場所》/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水坑口街 香港殖民管治歷史的起點

  作為英軍第一條佔領的街道,水坑口街是香港殖民管治歷史的起點。這裏有過香港第一間警署,位置是現在的「差館上街」;佔領水坑口街後第一條開闢的道路,就是的荷李活道。

  香港開埠後,商貿發展愈見蓬勃。早期英國人主要在中環聚居和經商,洋行、銀行、船務及雪廠等都設於中環;而華商則在上環建立根據地,經營包括藥材、海味及雜貨等南北貨物貿易,時至今日,上環依然是藥材海味店的集中地。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1970年代港島西區重建發展前,水坑口街上都是這類舊建築。(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大學圖書館)
1970年代港島西區重建發展前,水坑口街上都是這類舊建築。(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大學圖書館)

水坑口街曾為紅燈區 妓院後遷石塘咀

  19世紀戰亂頻繁,很多政客和商人帶着資金、技術來到香港。伴隨他們而來的,還有專門接待商賈的娼妓。

  昔日水坑口街妓院處處,很多人來尋花問柳。後來中區在1890年代大規模填海,海岸線由皇后大道伸延至干諾道對開,石塘咀是其中一處新開發土地。適逢1904年水坑口妓院發生火災,時任港督彌敦下令把水坑口街的妓院遷至石塘咀。石塘咀新建的妓院地方大、設施新,色情事業愈見昌旺,後來更衍生出「塘西風月」之名。

  著名港產片《胭脂扣》正是塘西風月的代表作,電影由已故影星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講述「紅牌阿姑」如花與富家公子十二少由相戀到殉情的淒美愛情。

  延伸閱讀梅艷芳上映|與張國榮互換合約 合作經典電影《胭脂扣》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梅艷芳上映|與張國榮互換合約合作經典電影《胭脂扣》
經典電影《胭脂扣》中,張國榮和梅艷芳在妓寨卧床吸着鴉片,兩人在煙霧彌漫的房間內談情。(圖片來源:《胭脂扣》)

軍營搬遷 水坑口街旁大笪地變「平民夜總會」

  隨着英軍軍營從水坑口街附近遷出,騰空出來的地皮,開始為流動小販和街頭表演者聚集,變成大家熟悉、有「平民夜總會」之稱的上環大笪地。

  1970年代西區大規模重建,上環大笪地被改建為荷李活道公園,小販們陸續搬到林士街旁的上環新填地擺賣。

  延伸閱讀回顧香港歷史 為什麼上環大笪地會消失?

居住在上環的老街坊,都會記得荷李活道的是大笪地,圖中位於上環港澳碼頭對開的,叫新填地。(網上圖片)
居住在上環的老街坊,都會記得荷李活道的是大笪地,圖中位於上環港澳碼頭對開的,叫新填地。(網上圖片)

  水坑口街亦被重整,狹巷改建行車道,舊樓換上新建築,風貌大轉變。

  180年後今日,水坑口街不再有人打水,被英國強佔的香港也回歸祖國懷抱。千遍一律的城市景觀,模糊了歷史的傷痕,唯有Possession Street一名,記下歲月滄桑。

圖片攝於1977年,港島西區即將進行大規模拆卸工程。圖前景為皇后大道中,右側為水坑口街。(圖片來源:Getty)
圖片攝於1977年,港島西區即將進行大規模拆卸工程。圖前景為皇后大道中,右側為水坑口街。(圖片來源:Getty)
乾隆皇帝、《萬樹園賜宴圖》

葛兆光憶西方視18世紀中國為盛世 偉大成就背後藏陰影

(左)1920年代利園創辦人買下渣甸山,開發成「利園山」。(右)恩平道以廣東四邑命名。

香港街道故事|銅鑼灣利園山為何消失?這幾條街為何以廣東四邑命名?

麗宮戲院、越秀廣場

集體回憶|最大戲院麗宮曾是「二輪王」 戲票半價最受學生歡迎

2:42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試運 佔用水量5% 港曾有全球最大海水化淡廠?

2:10

罐頭食品幾時發明?香港這些經典罐頭你吃過嗎?

碧麗宮戲院

集體回憶|最豪華戲院碧麗宮 前身是夜總會?上映《時光倒流七十年》逾200日破紀錄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香港舊地名|老虎岩、雞寮在哪兒?「淺灣」「賊灣」原來都是荃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