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海水化淡廠試運 佔用水量5% 港曾有全球最大海水化淡廠?

撰文︰華思齊

  耗資超過90億元興建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一期,今個月開始試運。水務署署長邱國鼎早前向傳媒表示,預計全面投產後將可日產13.5萬平方米淡水,佔香港每日食水消耗量的5%,食水將供應西貢、九龍東及港島部分地區使用。

  香港的海水化淡歷史可追溯至半世紀前。1960年代香港經常制水,最嚴峻的時期每4天才派水車供水4小時,嚴重影響民生和經濟發展,政府不得不循多個渠道思考如何確保供水穩定。於是1970年,便有了香港歷史上第一座海水化淡廠落成,拉開食水供應新序幕。

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1975年落成 全球最大

  海水化淡,簡言之就是利用能源,把海水中的鹽份及雜質隔離,令海水轉化為可飲用的淡水。

  不少市民應該記得,港英政府曾在屯門青山興建樂安排海水化淡廠,該廠於1975年落成時,規模是全世界最大,是一幢劃時代的基建。

1970年代港府選擇在屯門青山興建海水化淡廠和試驗廠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該處位於珠江出口,海水的鹽份較低,海水相對清澈,轉化為淡水的成本較低;第二是有關地點鄰近大欖涌水塘,方便化淡後的食水送到水塘儲存。圖片為1973年正在興建的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圖片來源:《點滴話當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1970年代港府選擇在屯門青山興建海水化淡廠和試驗廠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該處位於珠江出口,海水的鹽份較低,海水相對清澈,轉化為淡水的成本較低;第二是有關地點鄰近大欖涌水塘,方便化淡後的食水送到水塘儲存。圖片為1973年正在興建的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圖片來源:《點滴話當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1976年供應全港12%水量

  其實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建成之前,港府早在1970年率先於青山道開設一間試驗性質的海水化淡廠,藉以了解香港海水的水質、成份、鹽份含量,研究海水化淡實際遭遇的技術問題。這間廠純作試驗用途,食水從未供應市民飲用。

  及至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1975年投產,由海水轉化而來的食水才正式在市面供應。1976年,該廠日產2,700萬加侖的淡水,佔全港耗水量12%。

  延伸閱讀由《72家房客》到《制水歌》 重溫香港制水歷史

1975年建成的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耗資4.6億元興建,價格不菲,比起1972年落成的紅磡海底隧道3.2億的造價貴逾40%。興建廠房導致政府債台高築,更可惜是,海水化淡廠6組鍋爐功率全開的日子只有不到一時年間,啟用幾年便關門大吉。(圖片來源:水務署)
1975年建成的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耗資4.6億元興建,價格不菲,比起1972年落成的紅磡海底隧道3.2億的造價貴逾40%。興建廠房導致政府債台高築,更可惜是,海水化淡廠6組鍋爐功率全開的日子只有不到一時年間,啟用幾年便關門大吉。(圖片來源:水務署)

港英政府巨額投資海水化淡廠 減低對內地東江水依賴

  拍板興建海水化淡廠之際,香港早已受惠1965年輸港的東江水,擺脫水荒危機,其時港英政府堅持斥資4.6億元興建樂安排海水化淡廠,繼續在香港覓地建水塘,是希望減低對內地供水的依賴。

  可惜這幢全球最大、造價不菲的海水化淡廠,建成後長期閒置,海水化淡技術未被廣泛應用,廠房便被拆毀,消失於歷史長河。為甚麼?

  延伸閱讀香港興建萬宜水庫 40年來供水不斷 擺脫制水危機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時叫苦連天
1963年香港發生嚴重水荒,港英政府實行制水,由最初每天供水3小時,至後期每4天供水4小時。(網上圖片)

石油危機及兩伊戰爭 推高油價 海水化淡成本高

  海水化淡技術未能普及,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當年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採用的是高溫蒸餾技術,海水化淡過程需不斷加熱成蒸氣,隔去鹽份,冷卻為淡水,過程非常耗能。

  受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和1980年的伊朗和伊拉克的「兩伊戰爭」影響,7、80年代全球燃油價格急升,令海水化淡的成本不斷上漲。1977年,樂安排海水化淡廠生產每千加侖食水,成本約為9元,但1981年成本已增至38元,比起其他渠道獲取食水每千加侖約4.5元的成本昂貴得多。

  延伸閱讀香港隧道|興建獅子山隧道為了解決制水?

全長約80公里的東江水管,橫跨中港邊境,供水項目當年由周恩來批建。1965年3月1日,東江水正式供港。(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全長約80公里的東江水管,橫跨中港邊境,供水項目當年由周恩來批建。1965年3月1日,東江水正式供港。(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內地改革開放 香港前途明朗 東江水供應增

  加上19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與內地聯繫愈趨頻繁;同時間中英談判展開,香港前途明朗化,針對內地輸水香港的政治考量降低。考慮到海水化淡成本過高及廠房經常閒置的實際情況,政府索性於1982年關閉海水化淡廠,並於90年代將其炸毀。

  半世紀以來,香港對東江水的依賴日漸增加。1965年東江水剛輸港時,僅佔香港總耗水量約2成,時至今日已增加至7至8成。隨著大灣區經濟民生發展蓬勃,食水需求及競爭加劇,港府積極開拓香港食水供應多樣性,重啟海水化淡項目。

  延伸閱讀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時叫苦連天

1978年11月,歷時7年、建造費用達13.5億元的萬宜水庫剛告完工。萬宜水庫是目前香港最大水塘,儲水量達2.81億立方米,佔全港水塘總容量5.8億立方米接近一半。(圖片來源: Getty)
1978年11月,歷時7年、建造費用達13.5億元的萬宜水庫剛告完工。萬宜水庫是目前香港最大水塘,儲水量達2.81億立方米,佔全港水塘總容量5.8億立方米接近一半。(圖片來源: Getty)
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關閉,1991年起逐步拆卸,兩支標誌性、高400呎的大煙囱被炸毀。廠址後來被闢作赤鱲角機場施工後勤基地。(圖片來源:《點滴話當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關閉,1991年起逐步拆卸,兩支高400呎的標誌性大煙囱被炸毀。廠址後來被闢作赤鱲角機場施工後勤基地。(圖片來源:《點滴話當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

  今個月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一期開始試運,預料全面投產時,每日食水產量可達13.5萬立方米,佔香港每日耗水量5%。當局並已預留空間擴建廠房第二期,日後食水產量可倍增至27萬立方米,佔全港每日總耗水量10%。

  另外政府並積極推動再造水(經消毒淨化的污水)及重用中水(重用已處理過的「中水」,即由廚房、浴室、洗衣機等收集的水),作為非飲用水的替代品,應用於清潔、沖廁或工業等用途,為環境保護及社會持續發展出力。

  延伸閱讀珍惜香港製造 「紅A」盛載的香港文化

扣除配水和客戶服務成本,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生產每立方米食水的成本為10港元,而東江水成本則為每平方米約6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扣除配水和客戶服務成本,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生產每立方米食水的成本為10港元,而東江水成本則為每平方米約6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採用高壓逆滲透技術淨化海水。圖左表達了自然定律下,水份子會由較低濃度的淡水,通過半透膜移動至較高濃度的鹽水一方。 圖右則展示逆滲透下,在鹽水一側施以大於滲透壓之壓力,使鹽水中之水份通過半透膜流向清水一側,分隔出鹽份和其他雜質。(圖片來源:水務署)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採用高壓逆滲透技術淨化海水。圖左表達了自然定律下,水份子會由較低濃度的淡水,通過半透膜移動至較高濃度的鹽水一方。 圖右則展示逆滲透下,在鹽水一側施以大於滲透壓之壓力,使鹽水中之水份通過半透膜流向清水一側,分隔出鹽份和其他雜質。(圖片來源:水務署)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34

香港品牌|本地最歷史悠久啤酒廠 由這位醫院創辦人開設?

麗宮戲院、越秀廣場

集體回憶|最大戲院麗宮曾是「二輪王」 戲票半價最受學生歡迎

2:35

香港街道故事|水坑口街 英軍登陸處 曾淪風月區 證港島百年滄桑

2:10

罐頭食品幾時發明?香港這些經典罐頭你吃過嗎?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香港舊地名|老虎岩、雞寮在哪兒?「淺灣」「賊灣」原來都是荃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