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3/12/2023
耗資超過90億元興建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一期,今個月開始試運。水務署署長邱國鼎早前向傳媒表示,預計全面投產後將可日產13.5萬平方米淡水,佔香港每日食水消耗量的5%,食水將供應西貢、九龍東及港島部分地區使用。
香港的海水化淡歷史可追溯至半世紀前。1960年代香港經常制水,最嚴峻的時期每4天才派水車供水4小時,嚴重影響民生和經濟發展,政府不得不循多個渠道思考如何確保供水穩定。於是1970年,便有了香港歷史上第一座海水化淡廠落成,拉開食水供應新序幕。
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1975年落成 全球最大
海水化淡,簡言之就是利用能源,把海水中的鹽份及雜質隔離,令海水轉化為可飲用的淡水。
不少市民應該記得,港英政府曾在屯門青山興建樂安排海水化淡廠,該廠於1975年落成時,規模是全世界最大,是一幢劃時代的基建。
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1976年供應全港12%水量
其實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建成之前,港府早在1970年率先於青山道開設一間試驗性質的海水化淡廠,藉以了解香港海水的水質、成份、鹽份含量,研究海水化淡實際遭遇的技術問題。這間廠純作試驗用途,食水從未供應市民飲用。
及至屯門樂安排海水化淡廠1975年投產,由海水轉化而來的食水才正式在市面供應。1976年,該廠日產2,700萬加侖的淡水,佔全港耗水量12%。
港英政府巨額投資海水化淡廠 減低對內地東江水依賴
拍板興建海水化淡廠之際,香港早已受惠1965年輸港的東江水,擺脫水荒危機,其時港英政府堅持斥資4.6億元興建樂安排海水化淡廠,繼續在香港覓地建水塘,是希望減低對內地供水的依賴。
可惜這幢全球最大、造價不菲的海水化淡廠,建成後長期閒置,海水化淡技術未被廣泛應用,廠房便被拆毀,消失於歷史長河。為甚麼?
石油危機及兩伊戰爭 推高油價 海水化淡成本高
海水化淡技術未能普及,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當年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採用的是高溫蒸餾技術,海水化淡過程需不斷加熱成蒸氣,隔去鹽份,冷卻為淡水,過程非常耗能。
受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和1980年的伊朗和伊拉克的「兩伊戰爭」影響,7、80年代全球燃油價格急升,令海水化淡的成本不斷上漲。1977年,樂安排海水化淡廠生產每千加侖食水,成本約為9元,但1981年成本已增至38元,比起其他渠道獲取食水每千加侖約4.5元的成本昂貴得多。
延伸閱讀:香港隧道|興建獅子山隧道為了解決制水?
內地改革開放 香港前途明朗 東江水供應增
加上19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與內地聯繫愈趨頻繁;同時間中英談判展開,香港前途明朗化,針對內地輸水香港的政治考量降低。考慮到海水化淡成本過高及廠房經常閒置的實際情況,政府索性於1982年關閉海水化淡廠,並於90年代將其炸毀。
半世紀以來,香港對東江水的依賴日漸增加。1965年東江水剛輸港時,僅佔香港總耗水量約2成,時至今日已增加至7至8成。隨著大灣區經濟民生發展蓬勃,食水需求及競爭加劇,港府積極開拓香港食水供應多樣性,重啟海水化淡項目。
今個月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一期開始試運,預料全面投產時,每日食水產量可達13.5萬立方米,佔香港每日耗水量5%。當局並已預留空間擴建廠房第二期,日後食水產量可倍增至27萬立方米,佔全港每日總耗水量10%。
另外政府並積極推動再造水(經消毒淨化的污水)及重用中水(重用已處理過的「中水」,即由廚房、浴室、洗衣機等收集的水),作為非飲用水的替代品,應用於清潔、沖廁或工業等用途,為環境保護及社會持續發展出力。
延伸閱讀:珍惜香港製造 「紅A」盛載的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