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3/12/2023
耗资超过90亿元兴建的将军澳海水化淡厂一期,今个月开始试运。水务署署长邱国鼎早前向传媒表示,预计全面投产后将可日产13.5万平方米淡水,占香港每日食水消耗量的5%,食水将供应西贡、九龙东及港岛部分地区使用。
香港的海水化淡历史可追溯至半世纪前。1960年代香港经常制水,最严峻的时期每4天才派水车供水4小时,严重影响民生和经济发展,政府不得不循多个渠道思考如何确保供水稳定。于是1970年,便有了香港历史上第一座海水化淡厂落成,拉开食水供应新序幕。
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 1975年落成 全球最大
海水化淡,简言之就是利用能源,把海水中的盐分及杂质隔离,令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
不少市民应该记得,港英政府曾在屯门青山兴建乐安排海水化淡厂,该厂于1975年落成时,规模是全世界最大,是一幢划时代的基建。
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 1976年供应全港12%水量
其实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建成之前,港府早在1970年率先于青山道开设一间试验性质的海水化淡厂,借以了解香港海水的水质、成分、盐分含量,研究海水化淡实际遭遇的技术问题。这间厂纯作试验用途,食水从未供应市民饮用。
及至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1975年投产,由海水转化而来的食水才正式在市面供应。1976年,该厂日产2,700万加仑的淡水,占全港耗水量12%。
港英政府巨额投资海水化淡厂 减低对内地东江水依赖
拍板兴建海水化淡厂之际,香港早已受惠1965年输港的东江水,摆脱水荒危机,其时港英政府坚持斥资4.6亿元兴建乐安排海水化淡厂,继续在香港觅地建水塘,是希望减低对内地供水的依赖。
可惜这幢全球最大、造价不菲的海水化淡厂,建成后长期闲置,海水化淡技术未被广泛应用,厂房便被拆毁,消失于历史长河。为什么?
石油危机及两伊战争 推高油价 海水化淡成本高
海水化淡技术未能普及,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当年乐安排海水化淡厂采用的是高温蒸馏技术,海水化淡过程需不断加热成蒸气,隔去盐分,冷却为淡水,过程非常耗能。
受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1980年的伊朗和伊拉克的“两伊战争”影响,7、80年代全球燃油价格急升,令海水化淡的成本不断上涨。1977年,乐安排海水化淡厂生产每千加仑食水,成本约为9元,但1981年成本已增至38元,比起其他渠道获取食水每千加仑约4.5元的成本昂贵得多。
延伸阅读:香港隧道|兴建狮子山隧道为了解决制水?
内地改革开放 香港前途明朗 东江水供应增
加上198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香港与内地联系愈趋频繁;同时间中英谈判展开,香港前途明朗化,针对内地输水香港的政治考量降低。考虑到海水化淡成本过高及厂房经常闲置的实际情况,政府索性于1982年关闭海水化淡厂,并于90年代将其炸毁。
半世纪以来,香港对东江水的依赖日渐增加。1965年东江水刚输港时,仅占香港总耗水量约2成,时至今日已增加至7至8成。随着大湾区经济民生发展蓬勃,食水需求及竞争加剧,港府积极开拓香港食水供应多样性,重启海水化淡项目。
今个月将军澳海水化淡厂一期开始试运,预料全面投产时,每日食水产量可达13.5万立方米,占香港每日耗水量5%。当局并已预留空间扩建厂房第二期,日后食水产量可倍增至27万立方米,占全港每日总耗水量10%。
另外政府并积极推动再造水(经消毒净化的污水)及重用中水(重用已处理过的“中水”,即由厨房、浴室、洗衣机等收集的水),作为非饮用水的替代品,应用于清洁、冲厕或工业等用途,为环境保护及社会持续发展出力。
延伸阅读: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