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标建筑青马大桥 原是海底隧道的后备方案?

撰文︰黄皓颐

  若你坐车途经屯门公路,一定会看到夜色中壮观又美丽的青马大桥,暗暗为香港拥有这座地标建筑而自豪。

  不经不觉,马青大桥落成启用已27个年头,但,你知道最初这条大桥并非优先方案吗?它为何能够“突围”而出,成为连接市区与大屿山赤𫚭角机场的重要角色?

拍板建青马大桥 皆因造价低? 

   或许你已经想到,在1980年代末公布的“玫瑰园计划”(即后来的“香港机场核心计划”)中,港英政府原本属意兴建海底隧道,连接市区至大屿山;毕竟有了红磡海底隧道(1972年)及东区海底隧道(1989年)的成功经验,这个想法也是顺理成章的。

  为何后来建海底隧道的方案会被青马大桥取代?简单来说,是成本问题。

  原来当时考虑到马湾水流过急的关系,若以传统沉降隧道方法建造海底隧道,“入水”风险大,加上成本高昂。相比之下,大桥造价比建造海底隧道便宜得多。因此,最后拍板耗资71亿元兴建跨越马湾海峡的青马大桥。

  延伸阅读:当年今日 香港国际机场取代旧启德 迎经济新机遇

青马大桥双层设计 上层6线行车 下层港铁行驶

  1992年5月动工,花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全长2.2公里的青马大桥。青是指青衣,马是指马湾。大桥离海面高度62米,桥塔高度206米,采用双层设计,上层的桥面是6线双程行车的高速公路,下层则是供铁路东涌线及机场快线,以及两条在紧急时(例如台风吹袭)使用的行车道路。

  兴建青马大桥的工程浩大,单单结构钢才已重达5万公吨,主钢缆使用了33,400条直径5.38毫米的钢丝,以空中来回绞织的方法捆成,总长度达16万公里,足够围绕地球4次。

青马大桥

+1

青马大桥全球第二长公路铁路双用吊桥 青屿干线观景台是最佳眺望位置

  青马大桥在1997年4月27日开幕,5月22日通车,现为全球第二长的公路及铁路双用吊桥。青马大桥连同汲水门大桥、马湾高架道路,成为连接市区至大屿山赤𫚭角机场的主要干线:青屿干线,是机场交通网络的重要部分,也在香港交通史写上重要的一页。

  1999年,青马大桥被列入“二十世纪10大建筑”之一。既然是优秀的建筑作品,自然吸引到本地及国外游人前往参观。位于青衣西北面的青屿干线访客中心及观景台,从螺旋式的小路绕着圆柱形的观景台而上,就是最佳远眺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及汀九桥的地方,游客可以近距离、高角度欣赏这些壮丽美景。

  你有兴趣来个欣赏青马大桥之旅吗?

  延伸阅读:集体回忆|启德机场 一个时代的见证

  延伸阅读: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闹市曾有企鹅出巡?糖街有糖厂?东角何来角?

 

总统戏院

集体回忆|铜锣湾标志“总统等” 70、80后怀念的总统戏院

(左)1920年代利园创办人买下渣甸山,开发成「利园山」。 (右)恩平道以广东四邑命名。

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利园山为何消失?这几条街为何以广东四邑命名?

(右上)30年代北角琴行街曾福琴行厂房(左下)40年代北角商务印书馆印刷厂房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琴行街 书局街 因哪两间百年老字号命名?

垃圾征费|4‧22齐“走塑” 禁胶餐具外卖点算?网购棉花棒会否犯法?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建筑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缘 设计山顶俱乐部 夺生涯首个国际奖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原是鲤鱼门炮台 改名“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是回归初心?

1960年代太古针对不同受众在报章刊登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构图精美,讯息简洁,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厂街 铜锣湾糖街 两大洋行之争?北角差点有糖厂?

宋皇台与消失的“圣山”|日军炸山扩建启德机场 宋皇台石一分为三?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