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隧道|香港歷史首條海底隧道 當年今日紅隧通車

撰文︰華思齊

  紅磡海底隧道(下簡稱紅隧),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線行車隧道之一,是香港歷史上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香港最繁忙的道路,不少香港人每日上下班,都會經過這裏。

香港歷史首條海底隧道通車 「肥肥」沈殿霞為紅隧揭幕

  全場1.86公里的海底隧道,1969年9月開始動工,是香港歷史上一項劃時代工程。隧道採用沉管方式建造,由15節重6,000噸的沉管連接,由3分厚的鋼板鑄成,每1平方吋可抵擋7,000磅水力,管外有7呎厚的混凝土保護,呈緩斜型深入維港海底,最低的沉管離水面約40呎,整個工程耗資3.2億元興建。

  1972年8月2日,「肥肥」沈殿霞乘坐老爺車穿梭隧道一幕,成為時代速寫,見證香港歷史第一條海底隧道通車。自此以後,來往香港島及九龍不用依賴渡輪,可以驅車直達。

1972年8月2日,「肥肥」沈殿霞乘坐老爺車穿梭隧道一幕,見證香港歷史上第一條海底隧道通車。自此以後,來往香港島及九龍不用依賴渡輪,可以驅車直達。(網上圖片)

50年代醞釀建紅隧 疏導維港渡輪交通

  興建過海設施的想法,早於50年代醞釀。正值二戰結束,香港經濟發展蓬勃,連接維港兩岸的渡輪服務,無法應付社會需求,排隊過海的汽車,每每要在碼頭輪候一、兩個鐘,有時甚至等四小時,方可上船渡海。

  1956年,夏利文置業曾向港府提出興建一條雙層跨海大橋,由灣仔摩理臣山道接連尖沙咀漆咸道,兩旁設有行人道,還有電車及單車的專屬通道。後來,立法局議員屈臣及私人發展商先後提出,以堅尼地城為起點,建橋闢道連接青州、昂船洲及深水埗,然而有關建議一直只聞樓梯響。

1977年由銅鑼灣望向紅隧港島出口。
1977年由銅鑼灣望向紅隧港島出口。(圖片來源:Getty)

隧道與大橋誰佔優? 紅隧落成十年後飽和

  1961年,維多利亞城市發展有限公司重提興建海底隧道及跨海大橋的方案。儘管興建大橋的造價比海底隧道便宜,不過港府考慮到大橋的高度,或影響啟德機場飛機升降,最終拍板興建海底隧道。

  當時立法局議員鍾士元認為,4線方案未必足以應付未來車流量,於是提出6線行車的可能,可惜因成本過高未獲採納。結果,每日可容納78,000架次汽車的紅隧,十年後已經飽和,經常塞車。

70年代港島區的紅隧出口,當年道路交通還未算繁忙。圖片已見香港公路交通基建雛型,隨着經濟起飛,逐漸變得更有規模。(網上圖片)

香港歷史首項「建造、營運及移交」隧道工程

  作為香港歷史上首項私營機構參與的「建造、營運及移交」隧道工程,紅隧剛通車時,私家車收費為5元。1984年,政府在原有隧道費上,向所有車輛徵收隧道稅,私家車收費由5元加至10元。1999年隧道專營權屆滿,再加價至20元。後來因為亞洲金融風暴,政府凍結公共服務收費,價格一直維持至今。

  40多年來,維港興建了多條海底隧道,香港私家車數目亦由1979年不足15萬架,增至超過56萬架,塞車問題依然困擾港人。面對未來城市人口增長,除了完善三隧分流,似乎還得有探討更多可能。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金融大鱷狙擊港元 政府動用外匯基金擊退炒家

香港工業與70年代流行文化 陳寶珠 許冠傑唱出「工廠妹」「打工仔」心聲

2:18

香港街道故事|荷李活道看盡中上環蘇豪區、文武廟、古董街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自由行刺激香港旅遊業創造就業機會

從自由行到一簽多行 看經濟發展與社會摩擦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44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梗有一間喺左近香港第一間7-11在哪裏?

梗有一間喺左近 香港第一間7-11在哪裏?

2:19

香港第一間麥當勞開幕 70年代漢堡包賣幾錢?

2:00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逛街熱點旺角女人街全港第1個小販認可區

香港街道故事|旺角女人街 全港第1個小販認可區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美式快餐來襲當年今日KFC闖進香港開店

美式快餐來襲 當年今日KFC進軍香港開店

1:25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第一個廉租屋邨北角邨坐擁無敵海景成公屋豪宅

第一個廉租屋邨 北角邨坐擁無敵海景成公屋豪宅

2:35

香港隧道|香港歷史首條海底隧道 當年今日紅隧通車

2:09

亞洲第一購物商場|尖沙咀海運大廈 血拼發源地 擁香港首間玩具反斗城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香港舊地名|老虎岩、雞寮在哪兒?「淺灣」「賊灣」原來都是荃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