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因打击“卖猪仔”而成立?想娶老婆都到帮手?

撰文︰华思齐

  保良局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香港有不少学校、安老院及社区中心,都由保良局成立和管理;还有每年一度的电视筹款节目《星光熠熠耀保良》,群星拱照替保良局筹款,满载市民的欢欣回忆。但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以“保赤安良”为理念的慈善组织,是因为19世纪一段猖獗的人口贩卖历史而成立?

人口贩卖猖獗 华人创保良局自救

  19世纪中,中国被列强入侵强占领土,社会动荡。很多人流离失所,贫穷、弃养及娼妓问题严重,令人口贩子有机可乘,诱拐及绑架贫民到海外,有的被“卖猪仔”东南亚及美洲做苦力,有的沦为奴仆或妓娼,客死异乡者众,引起社会关注。

  当时香港作为华南地区连接海外的枢纽,成为不法份子贩卖人口的基地和中转站;而人口贩卖情况,更在19世纪末日益严重。有见港英政府对华人缺乏照顾,一些华商发起自救运动,保障同胞利益、安全及尊严。

1930年港英政府拨出铜锣湾礼顿山道一幅地让保良局兴建局址,其中座大楼在1932年落成,一直用作留局儿童的住宿设施至今。该建筑并在2009年获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2023年更升格为一级历史建筑。(图片来源:保良局官网)
1930年港英政府拨出铜锣湾礼顿山道一幅地让保良局兴建局址,其中座大楼在1932年落成,一直用作留局儿童的住宿设施至今。该建筑并在2009年获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2023年更升格为一级历史建筑。(图片来源:保良局官网)

保良局5年间录2,750宗人口贩卖

  1878年11月8日,以东莞驻港华商卢礼屏、冯明珊、施笙阶及谢达盛为首的华人组织,联同多达62间商号,禀呈港督轩尼诗,希望成立专责部门打击人口贩卖,由华商出资悬红缉拿拐匪;而这一日,亦成为“保良局”的创局纪念日。

  到了1882年,《保良局条例》正式刊宪,保良局开始着力替政府处理本地拐卖案件。当年的人口贩卖问题有多严重?看以下数字便一清二楚。由1887年至1891年的5年间,保良局一共处理了逾2,750宗人口贩卖案件,即每年平均多达550宗,数目惊人。

  延伸阅读回顾亚视家国乡土情作品──《大地恩情》与《寻找他乡的故事》

有兴趣深入了解保良局的发展和历史,可到局方位于铜锣湾礼顿道的保良局历史博物馆参观。(图片来源:Getty)
有兴趣深入了解保良局的发展和历史,可到铜锣湾礼顿道的“保良局历史博物馆”参观,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六早上9:30至下午5:30,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馆。(图片来源:Getty)

保良局打击拐卖成效彰 东南亚各地仿效

  除了协助受害同胞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保良局并会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温饱及安排生计。眼见香港保良局打击拐卖成效显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地,亦有华人组织仿效保良局,成立同类组织救助同胞。

  由早期打击“卖猪仔”而创立,至今成立超过145年,香港保良局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亦扮演不同角色。

  延伸阅读直播筹款 重温《欢乐满东华》最惊心动魄的表演

1960年代保良局的收容工作大增,为了筹募更多经费开办学校及住宿设施,开始透过名人效应唤起大众关注,包括举行电影义演及电视筹款节目,其中《星光熠熠耀保良》在1981年首播,初期节目名称为《星光熠熠劲争辉》及《白金巨星耀保良》。(图片来源:保良局历史博物馆藏品)
1960年代保良局的收容工作大增,为了筹募更多经费开办学校及住宿设施,开始透过名人效应唤起大众关注,包括举行电影义演及电视筹款节目,其中《星光熠熠耀保良》在1981年首播,初期节目名称为《星光熠熠劲争辉》及《白金巨星耀保良》。(图片来源:保良局历史博物馆藏品)

废除蓄婢 保良局由提供温饱到教养兼施

  华人社会自古有蓄婢习俗,被卖到富户家中当奴婢的贫穷女孩,失去人身自由,经常成为主子任意打骂、甚至玩弄作乐的对象。根据保良局估计,1920年代香港婢女的数目多达两万人,而192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总人口为约62.5万,以此计算,婢女占当时人口约3%。

  随着20世纪妇女地位提升,人权抬头,香港在1920至30年代,先后促成多项有关废婢的议案,“妹仔”一词亦逐渐写入历史。

  早期入住保良局的主要是涉及人口贩卖、等待回乡的短期逗留人士,因应社会转变,保良局亦开始收容遭受虐待、家暴、父母犯案入狱无人照顾的妇孺,或被弃养的婢女;而收容政策亦由单纯提供温饱,发展为教养兼施的收容机构。

  延伸阅读回顾香港家庭生育计划 两个够晒数?生定唔生?400万养个B?

保良局在成立初期已有领养服务,早期透过抽签形式配对领养人及儿童,随着时代转变,领养资格亦愈趋严谨,领养人需向保良局详列个人资料及家庭背景,获店舖或业主担保始能领养。战后保良局亦开展了海外领养,透过中介为儿童配对来自英美等地的家庭。(图片来源:Getty)
保良局在成立初期已有领养服务,早期透过抽签形式配对领养人及儿童,随着时代转变,领养资格亦愈趋严谨,领养人需向保良局详列个人资料及家庭背景,获店舖或业主担保始能领养。战后保良局亦开展了海外领养,透过中介为儿童配对来自英美等地的家庭。(图片来源:Getty)

保良局任“月老” 为适婚男女牵红线

  有说,保良局除了收容孤苦无依的妇孺,亦可以为适婚的男子作婚姻介绍。到底是否真有其事?

  是真的。毕竟居于保良局,理论上只属暂时性,故此保良局会透过领养或领婚等方法,为局内妇孺寻觅长远容身之所,在适婚妇女同意下为她们物色终身伴侣。

  延伸阅读《大清律例》保障齐人之福?香港何时结束一夫多妻制?

有意迎娶保良局妇女的男子,在申请领婚时,须列明领婚原、家庭背景、职业、收入及房产资料。图为1963年黎姓男子写信予保良局申请领婚的历史文件。(图片来源:保良局历史博物馆藏品)
有意迎娶保良局妇女的男子,在申请领婚时,须列明领婚原、家庭背景、职业、收入及房产资料。图为1963年黎姓男子写信予保良局申请领婚的历史文件。(图片来源:保良局历史博物馆藏品)
保良局由19世纪创局初期,就已经有拜关帝的传统。所有在保良局领养孩童的人,都须在关帝像前用黄纸签写誓词,确保善待孩童。每逢留局妇女出嫁,皆于关帝神位或画像前进行,以示庄严。(图片来源:保良局官网)
保良局由19世纪创局初期,就已经有拜关帝的传统。所有在保良局领养孩童的人,都须在关帝像前用黄纸签写誓词,确保善待孩童。每逢留局妇女出嫁,皆于关帝神位或画像前进行,以示庄严。(图片来源:保良局官网)

男子向保良局申请领婚 必须保证娶为正室

  昔日保良局容许单身或希望续弦的男子,向局方申请“领婚”,然后按局内成年女子的意愿安排婚姻介绍。男子申请领婚时,必须列明家庭背景、职业、收入及房产资料,并请业主或有名望的社会人士作担保人;更重要的是,保良局规定男子必须迎娶的女子担任正室,不能当妾待。

  不过自从1971年保良局举行过最后一场婚礼,便没再提供领婚服务,主要因应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提升,局内妇女都能自食其力,独自寻找幸福。 

  延伸阅读每日一词|何谓结发夫妻?

昔日保良局嫁女,保良局总理更会为女子赞助嫁妆,而局内居住的小朋友亦会受惠,可获“加餸”。不过自从1971年举办最后一场婚礼,保良局便结束了长达80年的领婚服务。(图片来源:保良局历史博物馆藏品)
昔日保良局嫁女,保良局总理更会为女子赞助嫁妆,而局内居住的小朋友亦会受惠,可获“加餸”。不过自从1971年举办最后一场婚礼,保良局便结束了长达80年的领婚服务。(图片来源:保良局历史博物馆藏品)

保良局配合教育普及 兴办学校

  1965年,因应港英政府发表《教育政策白皮书》,实行教育普及,保良局亦配合政策,开始在不同地区兴办学校。时至今日,保良局辖下的中小学或特殊教育服务已遍布全港。

  在社会安宁的今天,人口贩卖不再普遍,但保良局使命依旧。目前全香港一共有超过300间保良局的服务单位,涵盖教育、安老、医疗及社会福利等多元化服务,每年服务超过70万人次。“保良局”三字,如同空气般理所当然存在于香港社区之中,继续保赤安良,善心建业。

  延伸阅读香港教育历史|天台学校为何消失?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洪圣诞、滘西洲洪圣古庙

农历二月传统节庆 “非遗”洪圣诞有难得一见的庆祝活动?

垃圾征费|由排污费到胶袋征费 污染者自付 落实源头减废

荃湾悠然堂、挥春

由悠然堂结业到手写挥春 勾起那些年小学写书法的回忆

坑渠竟是打卡位?集邮香港特色渠盖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960年代太古针对不同受众在报章刊登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构图精美,讯息简洁,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厂街 铜锣湾糖街 两大洋行之争?北角差点有糖厂?

(左)1920年代利园创办人买下渣甸山,开发成「利园山」。 (右)恩平道以广东四邑命名。

香港街道故事|铜锣湾利园山为何消失?这几条街为何以广东四邑命名?

垃圾征费|4‧22齐“走塑” 禁胶餐具外卖点算?网购棉花棒会否犯法?

宋皇台与消失的“圣山”|日军炸山扩建启德机场 宋皇台石一分为三?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