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品幾時發明?香港這些經典罐頭你吃過嗎?

撰文︰華思齊

  「唔好食咁多罐頭啦,無益呀!」罐頭食品,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是「不健康」的代名詞,但在200年前,罐頭卻是因為健康而生。

  在保鮮和運輸設備落後的昔日,遠洋水手往往因為缺乏維他命C得到壞血病。自從罐頭食品出現,保質期長的罐頭水果、蔬菜、魚、肉類和湯品等,就成為航海人士的重要營養來源。

  香港第一間有紀錄的罐頭生產商,是始於1922年的祥發罐頭。不過最舉重輕足的罐頭必定是「豆鼓鯪魚」,因為全國第一款生產的罐頭就是它!誕生至今逾百載依然深受食客喜愛,一道「豆鼓鯪魚油麥菜」更成為普遍香港餐廳的常設菜式。

罐頭由拿破崙推動發明 至今逾200年歷史

  午餐肉、豆鼓鯪魚、五香肉丁……價廉物美的罐頭食品,很多香港人都會常備家中。

  說到罐頭食品,其實早在1804年已有,距今超過200年歷史。它的誕生,乃多得法國著名軍事家拿破崙。

  時光倒流至18世紀末,到處征戰的拿破崙,經常被一個問題纏繞──就是如何令食品在不腐爛的情況下,送到前線軍人手裏。為此他懸賞12,000法郎徵集辦法。後來一名叫尼古拉‧阿佩爾(Nicolas Appert)的廚師發現,原來將食品放在玻璃容器密封加熱,就不易變壞!

  這種玻璃罐頭,就是今天罐頭食品的始祖。阿佩爾後來成功取得獎金,更開設罐頭廠,專為法軍生產軍糧。

  不過正真把罐頭發揚光大,應該是英國商人彼得‧杜蘭(Peter Durand)。他最成功的地方,是研製出薄錫鐵合金製成的錫罐,並取得專利,令英軍在1813年也開始應用罐頭軍糧。

圖為1967年市民於第25屆香港工業出品銀禧展覽會同珍醬油罐頭攤檔買罐頭的情況。(圖片來源:香港記憶/政府新聞處)
圖為1967年市民於第25屆香港工業出品銀禧展覽會同珍醬油罐頭攤檔買罐頭的情況。(圖片來源:香港記憶/政府新聞處)

香港罐頭食用史 隨英軍外商而來

  19世紀國際局勢動盪,戰事不斷,全球罐頭產量急增,罐頭廠愈開愈多,罐頭食品亦愈發普及。

  香港的罐頭食用史,早在19世紀伴隨英軍和外國商人進口而來。如今香港的罐頭市場由國產貨主導,但在19世紀初,卻以銷售外國罐頭為主。當時的罐頭主要由牛奶公司、連卡佛等洋行代理,再經本地辦館批發經銷。

  不過,西洋罐頭始終不合華人口味,這個空隙,為本地罐頭廠造就商機和市場空間。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在本地和內地罐頭進入市場之前,香港主要銷售外國罐頭,早年的先施和永安百貨,以及域多利皇后街的辦館都有進口罐頭零售。圖為1951年的牛奶公司罐頭廣告。(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在本地和內地罐頭進入市場之前,香港主要銷售外國罐頭,早年的先施和永安百貨,以及域多利皇后街的辦館都有進口罐頭零售。圖為1951年的牛奶公司罐頭廣告。(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1953年的牛欄牌煉奶廣告,左下方細字更標榜「煉乳與人乳有同等營養價值」。(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1953年的牛欄牌煉奶廣告,左下方細字更標榜「煉乳與人乳有同等營養價值」。(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圖為1954年由天祥洋行代理的利比茄汁豬肉豆。(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圖為1954年由天祥洋行代理的利比茄汁豬肉豆。(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70年代香港罐頭工業 年產量6000多噸

  根據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資料,香港第一間有記錄的罐頭生產商,是始於1922年的祥發罐頭公司。據悉早期香港以生產水果罐頭為主,可惜目前在網上找不到有關祥發罐頭的圖片和廣告。

  但可以知道的是,在1970年代高峰期,香港共有大小罐頭廠30餘家,主要生產蘑菇、蘆筍和馬蹄等蔬菜罐頭,年產量一度達到6,000多噸,金額達到2,500萬港元,不過這些本地貨絕大部份外銷歐美,本地消費則以內地進口罐頭為主。隨着工廠北移,香港本地生產的罐頭亦買少見少。

  延伸閱讀香港第一間超市|不是惠康百佳 連卡佛有份創辦?

午餐肉1937年誕生於美國,在經濟大蕭條年代,廉價的午餐肉成為不少窮人充飢的恩物。二戰時,美軍大量採購午餐肉作軍糧。50年代韓戰期間,午餐肉經美軍流入韓國,成為「部隊鍋」的食材之一。圖為1972年丹麥玫李牌罐頭廣告。(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午餐肉1937年誕生於美國,在經濟大蕭條年代,廉價的午餐肉成為不少窮人充飢的恩物。二戰時,美軍大量採購午餐肉作軍糧。50年代韓戰期間,午餐肉經美軍流入韓國,成為「部隊鍋」的食材之一。圖為1972年丹麥玫李牌罐頭廣告。(圖片來源:《辦館街印記:香港故事– 罐頭、洋酒、雜貨今昔》)
圖為1941年香港東方醬油罐頭有限公司廣告,圖右下方有印「為抗戰增加後方生產,請僑胞提倡純正國貨」的字句。(圖片來源:香港記憶)
圖為1941年香港東方醬油罐頭有限公司廣告,圖右下方有印「為抗戰增加後方生產,請僑胞提倡純正國貨」的字句。(圖片來源:香港記憶)
這份1958年的刊物,由政府轄下工商業管理處出版。文章介紹,香港的罐頭工廠從歐美引入先進器材,生產過程衞生,港產罐頭食品以馬蹄和竹筍等較知名。(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歷史檔案館)
這份1958年的刊物,由政府轄下工商業管理處出版。文章介紹,香港的罐頭工廠從歐美引入先進器材,生產過程衞生,港產罐頭食品以馬蹄和竹筍等較知名。(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歷史檔案館)

內地第一罐頭產自廣州 豆鼓鯪魚1893年面世

  說到內地第一間罐頭廠,早在1893年便出現,它的名字叫「廣茂香」,第一款推出的罐頭,便是如今很多人愛吃的豆鼓鯪魚!

  曾幾何時,罐頭在內地是奢侈品。由於價格不菲,在改革開放初期,有能力買罐頭的家庭並不多,只有家中宴客或喜慶事才會開罐頭慶祝。但隨着經濟條件改善,大量生產,罐頭逐漸變成平民食品。

  延伸閱讀百味中國|黃桃罐頭在東北人中「能醫百病」?

在計劃經濟年代,國產罐頭生產由國家主導,先由國家向農民收取農作物,再供應到工廠生產。國產罐頭以家鄉風味為主,例如盛產雲腿的雲南會生產雲腿午餐肉,有「果盤子」美譽的廣西出產荔枝、菠蘿等水果罐頭,靠近蘇聯的華北地區則主打牛肉湯、牛尾湯等俄國風味湯品等。圖為早年生產豆鼓鯪魚罐頭的情況。(網上圖片)
在計劃經濟年代,國產罐頭生產由國家主導,先由國家向農民收取農作物,再供應到工廠生產。國產罐頭以家鄉風味為主,例如盛產雲腿的雲南會生產雲腿午餐肉,有「果盤子」美譽的廣西出產荔枝、菠蘿等水果罐頭,靠近蘇聯的華北地區則主打牛肉湯、牛尾湯等俄國風味湯品等。圖為早年生產豆鼓鯪魚罐頭的情況。(網上圖片)

中國膺全球最大罐頭出口國 佔全球產量四分一

  目前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罐頭生產國,也是最大的罐頭出口國,佔全球產量約四分之一。根據今年初(2023年)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發表數據,去年(2022年)全國罐頭出口量達312.5萬噸,當中約9.3萬噸罐頭由香港吸納!是繼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及意大利後,國產罐頭第六大出口市場。

  其實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國罐頭產量只有不到500噸。不過正如文首介紹,罐頭與戰爭的關係密不可分。1950年因應韓戰爆發,中國罐頭工廠急增,基於美國與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香港作為自由港,便成為中國罐頭重要的出口和轉口市場。

  當年國產罐頭在香港知名度不高,國貨公司經常舉辦「中國食品節」等宣傳活動推廣,加上明星效應,令國產罐頭成功「入屋」。

  延伸閱讀中國罐頭熱銷海外 2022年出口額500億創新高 哪類罐頭受歡迎?

中國第一間罐頭廠名為「廣茂香」,世界上第一罐豆鼓鯪魚罐頭正在此誕生。工廠於1912年在香港註冊了「鷹金錢」的品牌商標。1950年代,廣茂香的工場變成廣東罐頭廠,是內地與蘇聯的經濟合作重點項目之一。根據人民網資料,工廠於2009年停產,改建為文化創意產業園「紅磚廠Redtory」。不過現址於2019年已關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內地第一間罐頭廠名為「廣茂香」,世界上第一罐豆鼓鯪魚罐頭正在此誕生。工廠於1912年在香港註冊了「鷹金錢」的品牌商標。1950年代,廣茂香的工場變成廣東罐頭廠,是內地與蘇聯的經濟合作重點項目之一。根據人民網資料,工廠於2009年停產,改建為文化創意產業園「紅磚廠Redtory」,不過現址於2019年已關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罐頭食品融入香港文化 餐蛋治丁麵成茶記常餐

  如今很多罐頭食品已變成香港文化和集體回憶一部分,一份餐蛋治(午餐肉雞蛋三文治),一碗丁麵(五香肉丁公仔麵),配一杯港式熱奶茶,就是一份最地道的香港常餐。

  昔日罐頭給人的印象廉價,隨着生活水平提高,罐頭亦開始走高檔路線:以黑毛豬作招徠的午餐肉、上百元一罐的龍蝦湯、矜貴的罐頭鮑魚等,比比皆是。因應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主打低糖、低鈉及無添加的罐頭亦愈趨普遍,罐頭食品不再是「無益」的代名詞,而是能夠兼顧健康、豐儉由人的方便食品。

  延伸閱讀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42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試運 佔用水量5% 港曾有全球最大海水化淡廠?

2:35

香港街道故事|水坑口街 英軍登陸處 曾淪風月區 證港島百年滄桑

碧麗宮戲院

集體回憶|最豪華戲院碧麗宮 前身是夜總會?上映《時光倒流七十年》逾200日破紀錄

2:27
大澳文物酒店,舊大澳警署

大澳文物酒店活化重生 尋舊大澳警署百年遺迹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香港舊地名|老虎岩、雞寮在哪兒?「淺灣」「賊灣」原來都是荃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