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廣式變港式 粵劇雲吞麵廣彩都有份

編輯︰黃皓頤

  香港有好多來自廣州歷史文化的淵源,包括飲食、戲曲等等,在演變過程中,更創出一種港式文化。

丁新豹看廣州學校在港開分校 培正真光受家長歡迎

崔琦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的崔琦(右),在1998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當年跟他一同獲該獎項的,還有德國的霍斯特·施特默(左)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夫林(中)。(網上圖片)

  廣州和香港,在很多方面都有密切關係。例如學校。原來很多學校都是由廣州搬到香港的。

  第一間是培正,第二間是真光。全部都是基督教學校,在晚清時於廣州成立,後來慢慢開設分校。1933年,培正在香港開分校。

  廣州的培正在內地解放初期,曾經改為號碼學校,即是乜乜第一中學、第二中學,幸好現在改回叫培正。這是很難得的。

  我想是因為香港培正實在太巴閉,連諾貝爾獎得獎者(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都有,所以他們覺得好自豪,同時一班校友也很團結,凝聚力量亦很強,所以,廣州那間就可以用回原名廣州培正中學。

  真光也是如此,叫廣州真光中學,跟香港真光屬於同一系統。

  大家知道香港有培道中學,不過培道在廣州就不能恢復原名。它現在叫廣州七中,即第七中學。

  延伸閱讀: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廣州唐清兩朝商貿蓬勃發展

丁新豹憶港大獲兩廣總督捐款興建 廣州嶺大收生贏港大

  另一間廣州成立的教會學校──嶺南大學,它有個有趣故事。

  香港大學在1911年創立,初時整個華南地區是沒有大學的。當時的港督盧押(Sir Frederick John Lugard)覺得在香港成立大學,可以吸引到周邊地方的人來讀書。

  在香港,可以接受英式教育,但不用去到英國。而當時這提議得到兩廣總督的積極支持。為甚麼?兩廣總督認為,太多人去日本了,他們去日本會學壞,跟孫中山一樣變成革命黨。

  如果香港有間大學,人們就不用去日本讀,而且(學費、使費)平啲、距離也近些。阿爸阿哥都可以睇住細佬,使他不會學壞。因此,兩廣總督捐了一大筆錢給香港大學,這也是港大成立時最大筆捐錢。

  不過,在香港大學成立不久,嶺南大學就開辦了,結果令到香港大學收不到學生。你試想像港人返廣州到嶺南讀書,而不讀香港大學,所以香港大學當時有一半學生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

  1952年,嶺南大學被併入中山大學。

廣州嶺南大學
丁新豹表示,當年廣州嶺南大學成立後,不少香港學生前往讀書,令香港大學出現收生困難。廣州嶺南大學於1952年併入中山大學。圖攝於2013年中山大學校園內的嶺南(大學)學院辦公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秦朝造船廠見證廣州發展史

丁新豹憶港式點心源自廣州 廣州餛飩加蝦肉變港式雲吞麵

點心
你知道很多香港點心都是源自廣州嗎?丁新豹笑言,這些早年的羊城美點,在香港經過少少改良後,當回到廣州,就變成了港式點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以前有謂羊城美點,羊城是指廣州,今天大家吃的點心,其實大部分來自廣州,好像蝦餃、燒賣。

  香港曾有的蓮香樓,亦是從廣州搬過去的;蓮香樓的月餅出名,就是因為其蓮蓉。

  早年的羊城美點,現在稱為港式點心。最好笑是當這些點心回到廣州時,就會寫住「港式點心」。明明是來自廣州的點心,到了香港後,可能改良過少少,回到廣州就變成港式,而不是廣式。

  雲吞麵是個最典型的例子。它來自廣州,但現在已吃不到好吃的雲吞麵。

  雲吞麵來到香港,最有名的幾間叫麥乜記,根本同樣是來自廣州。最初是一個人到了香港,然後其子女、女婿等一人各開一間店。

  雲吞麵的雲吞兩字也很有趣。雲吞原是北方食品餛飩,來到香港後將它變得精緻化,加入蝦肉。原本它只有豬肉,搓成一嚿雲那模樣,所以叫雲吞。後來在香港,成為正宗港式雲吞麵。其實它源自廣州,但到了香港後大家慢慢不記得它的來源,變成港式了。

  又例如粵劇,發源地是廣州、佛山,但現在很多人已不記得它是來自廣州。

  很多伶人到了香港後,積極發展事業。例如馬師曾、紅線女。還有白雪仙,她的爸爸叫白駒榮,女兒白雪仙在香港發展,爸爸就落戶廣州。

  延伸閱讀:大灣區歷史|丁新豹:廣州發展冠絕廣東省 自秦代已是華南地區中心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廣彩。廣州十三行時期,不少外國人會來購買瓷器。

  廣彩是怎樣來的?其實瓷器個胎是來自景德鎮,來到廣州加了色彩落去。外國人鍾意五顏六色的瓷器,廣州的人就為他們造成「花喱花碌」的模樣。

  來到香港後,景德鎮燒的胎就更加入不同色彩,變成港彩。

  由廣彩變成港彩,又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它來到香港後,繼續發揚光大。(六之四)

  (轉載自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歷史文化學堂──走進嶺南文化》專題講座@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澳門、中山、珠海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佛山祖廟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佛山陶器揚名中外 武術家黃飛鴻葉問顯赫有名

廣州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廣州唐清兩朝商貿蓬勃發展

廣州五羊城雕像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秦朝造船廠見證廣州發展史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論中國外交:中華和合文化推動世界和平共處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