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2/04/2023
啟用近半世紀的中環郵政總局,有望今年第三季搬遷至九龍灣宏展街的新大樓,對於應否保育1976年落成的郵政總局,社會有不同意見。事件令人回想起1970年代,被譽為「香港最美建築」、位於環球大廈現址的舊郵政總局拆卸時,同樣引起過保育風波。
香港歷史上曾經有過四代的郵政總局大樓,這四代郵政總局,記錄着過去100多年香港郵政服務的變遷,現在跟大家重溫一下。
第一代郵政總局 主要服務英國軍隊商人
早在1841年香港遭英軍強佔而被迫開埠,就成立了第一間郵局,地點在中環聖約翰座堂附近,如今為律政中心。
第一代郵政總局主要服務英國駐港的遠征軍隊和商人,處理他們的商業信件和家書;至於華人,當時的信件一般依靠朋友或同鄉運帶,因此較少使用公共郵政服務。早期郵局並沒提供郵票,信件均以郵戳作為付款憑證。
第二代郵政總局 香港首次發行郵票
1846年,郵政總局由聖約翰座堂附近,搬到皇后大道與畢打街交界的前總登記官署大樓,即如今的會德豐大廈。
香港歷史上第一組通用郵票發行於1862年,郵票上繪有英女王維多利亞的頭像。
不過郵票剛推出時,市民很抗拒使用,原因是在第一組通用郵票發行前,寄信的郵費一向由收信人繳付,當時要一改傳統,轉由寄信人支付郵費,大眾需時適應。不過隨着港英政府將之立法,市民很快「被迫習慣」。
香港第一批郵筒1879年設置,共有兩個:一個設於上環文咸街,另一個在西環西區,自此市民寄信毋須專程到郵局,經過郵筒時扔入去便可作投寄,方便度大增,間接促進商業和貿易的發展。
第三代郵政總局 被譽為「香港最美建築」
1911年落成的第三代郵政總局,曾被譽為「香港最美建築」。這座維多利亞式建築富麗堂皇,採用英國文藝復興式設計,以紅磚及花崗岩砌成對比鮮明間條圖案,曾經是港島的矚目地標。
它亦是香港第一棟政府綜合大樓,郵政署設於大樓的地庫和地下。昔日中區的海岸線在干諾道中一帶,第三代郵政總局落成時屬於臨海建築,位置是卜公碼頭位置附近、中環畢打街和德輔道交界,即如今環球大廈的所在。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1930年代以前,海外郵件收送主要靠船運,及至1932年底開始才有空郵服務,首航由香港飛到越南西貢、即胡志明市,該處昔日被法國殖民管治,航班可直飛法國馬賽,再以平郵轉往英國倫敦。
到了二戰期間,香港在日佔時期,一度被迫改用日本郵票寄信,無論寄入或寄出的信件都要接受檢查。由於當時香港很多街道及建築物等都被改成日本名稱,導致郵遞服務非常混亂。
這個時期更衍生出一批香港郵政史上有名「日佔滯留郵件」。這批信件原應在1941年12月寄出,奈何當年聖誕節香港淪陷,遭日軍佔領,這批郵件結果滯留郵局超過3年,到1945年8月,香港重光才被寄出。
延伸閱讀: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揭幕 搭建「叢林隧道」親身感受槍林彈雨
二戰之後,香港與內地的郵件主要透過火車運送。
在改革開放前,內地和香港的貧富差距大,香港人經常投寄食油、衣服及藥物等大小包裹,接濟內地親友同胞,香港郵政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還有特別的一點,當時兩岸局勢仍然緊張,曾經有半世紀的時間,香港是內地和台灣郵件的中轉站和必經站,直至2008年12月15日兩岸三通實施,香港郵政在兩岸郵件聯繫的角色才逐漸淡化。
延伸閱讀:由兩岸三通 重溫台灣老兵回鄉歷史
第四代郵政總局 現代主義「白色方盒」
1960年代中區填海完成,港英政府為應付更龐大和先進郵務需求,在如今康樂廣場位置興建第四代郵政總局,1976年落成,以現代主義風格設計,外形像個「白色方盒」。
當時有社會有聲音要求保育第三代郵政總局,奈何即使是「香港最美建築」,也難敵城市發展,最終因發展地下鐵而清拆,原址興建了環球大廈,地庫成為港鐵中環站一部分,只是保留了門口四根石柱存放於嘉道理農場。
第四代郵政總局見證了1980年代的中英談判。
隨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昔日印有英國主權標記,如皇室徽號、英國君主肖像或皇冠的香港郵票,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後不再通用,因此港英政府於1997年初發行了一套維多利亞港景致的郵票,取代「女王頭」,在郵政層面過渡回歸。
延伸閱讀:鄧小平與戴卓爾《中英聯合聲明》磋商
隨着2014年九龍灣中央郵件中心全面投入服務,把原先分散在紅磡的國際郵件中心及中環郵政總局郵件分揀中心合併,比鄰中央郵件中心的第五代郵政總局有望今年(2023年)第三季啟用,紮根中環百年的郵政總局,將會第一次撤離港島,遷到維港對岸。
郵政總局的四代大樓,見證中區滄海桑田,從郵局、郵票、郵政服務的轉變,亦折射出香港文化和社會發展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