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游的飛機 會飛的船 中國「鯤龍號」上天入海

編輯︰紀小廷

  上天如鲲鵬,入海似蛟龍——說的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鯤龍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上天入海的它究竟有何用途呢?

 

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 滅火救援巡航「一機三用」

  鯤龍號與中國自主研製的C919客機運20飛機,並稱中國大飛機三劍客。它是首款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款。

  上半身是飛機,下半身是輪船的鯤龍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小平飛速度220公里每小時,航程4,500公里,具備優越的低空、低速、短距起降性能,主要用於大型滅火和水上救援,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鯤龍號01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號是中國首次按照民用適航標准研制的大型特種飛機。(圖片來源:Getty)

  面對大型火災,配有4個水箱的鯤龍號,在水面滑行20秒就可以裝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多平方米。

  其次它是海上救災的好幫手,其救援速度是救撈船舶、直升機的數倍以上,4,500公里的航程令它的救災範圍遠遠超越直升機,一次可救援50名遇險人員。

  最新的鯤龍號機型還安裝了北斗系統,可以在沒有網絡及通訊的極端情況下,提供飛機的位置資訊,透過短報文服務和外界保持溝通,在救援中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及定位。

  另外,在軍事用途上,鯤龍號可以在南海等海域巡航,配合航空母艦執行空中預警機任務。

  換句話說,鯤龍號可以實現「一機三用」,因此鯤龍號近年成為了內地航展上明星。

鯤龍號02
鯤龍號是近年內地航展上明星,圖為2021年鯤龍號在珠海航展亮相。(圖片來源:Getty)

白手起家突破封鎖 鯤龍號主要系統國產率100%

  要做到上天入水,同時具備空中飛行、水上起降、陸上起降的能力,鯤龍號的研發過程並不容易。

  2009年研製之初,研發團隊曾尋求國際合作來解決棘手的技術難題。但當時研發兩棲大飛機的國家很少,許多關鍵技術都處於封鎖狀態。

  於是團隊「白手起家」,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自主探索。鯤龍號的總設計師黃領才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是一款救苦救難的飛機,都是在重大的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需要我們去發揮作用……(研發中)遇到甚麼樣的困難,都不能後退、不能放棄。」從中可以感受研發過程的不易。

鯤龍號03
鯤龍號項目2009年正式啟動,歷經數年拼搏,2016年總裝下線,2017年實現陸上首飛。圖為2016年總裝下線儀式。(圖片來源:Getty)

  從設計、製造、再到組裝,每一步都要不斷嘗試,其中最大的難點是氣/水動耦合作用(耦合通常指不同模塊、介質之間的交互轉化)。

  簡單來說,兩棲飛機接水和離水的過程,是在氣/水動耦合的環境下完成的。同樣的截面積和速度,水的阻力大約是空氣的800倍;而且水面是波動的,很多參數都與空氣不同。只有克服這種巨大的區別,做到氣/水動耦合,飛機才能做到上天下海自由切換。

  研制過程中,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計算、試驗、失敗、總結和驗証,最終獲得了相關數據。

鯤龍號04
鯤龍號主要系統實現100%國產化,是近年航空工業的又一傲人成果。(圖片來源:Getty)

  歷經10年拼搏,鯤龍號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及水上降落,2022、2023年先後推出新型滅火機,填補了中國大型兩棲飛機的技術空白,是航空工業的又一重大成果。

  如今,鯤龍號的核心技術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主要系統國產化率達到100%。中國也成為除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等以外,少數能夠研製類似大型兩棲飛機的國家。

  延伸閱讀:飛機外形都差不多 能一眼認出C919嗎?

  延伸閱讀:「運-20」換裝國產引擎 不再受制於人 

中國航空|世界離市區最遠機場在中國?

中國太空站|「N個」航天器伴飛 隨時合體 天宮二期變身「太空母港」

神舟十五

神舟十五|中國太空站建成後太空人首出艙 任務有何亮點?

中國航空|C919多次有此禮遇 飛機為甚麼要「過水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