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景賢里見證華商崛起 歷史古迹2027年活化重生

撰文︰黃皓頤

  你聽過景賢里嗎?這座擁有85年歷史的大宅,跟虎豹別墅中環街市藍屋雷生春皇都戲院等歷史建築一樣,都是香港的法定古迹。景賢里不單標誌着香港的歷史發展,也見證了華商的崛起。

景賢里嶺南三合院布局 結合中西建築特色

景賢里
香港早期,港島半山和山頂一帶都是富有的英資洋商或達官貴人的住所。1930年代,李陞家族成員居住在半山司徒拔道景賢里,足見其財力和地位都不容小覷,也反映了當時華商勢力的崛起。(圖片來源: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網站)
景賢里
景賢里經保育修復後,曾多次開放給公眾參觀,吸引不少人前往欣賞其特色建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景賢里建於1937年,原名鿋廬,是港島半山司徒拔道的一座私人大宅,第一代主人翁是香港商人岑日初及岑李寶麟夫婦。

  當時山頂是外籍人士聚居的地方,景賢里的興建極具象徵意義,反映當時華商的地位和財富俱增,亦揭示了本港早年的高尚住宅區開始在港島半山區形成,一直延續至今。

  景賢里的設計上,主樓採用嶺南傳統的三合院布局,正屋加上兩側翼,開口向南,南面建照壁,形成內院。有別傳統建築,兩翼兩翼稍為張開,令內院空間得以擴闊。

  主樓及兩翼的屋頂採用傳統的歇山式琉璃瓦屋頂,並飾以中國建築特有的屋面裝飾物,例如閣樓屋脊中央的寶珠裝飾,以及「博古」風格的脊獸等。主樓及副樓外牆砌上水紅磚,室內地面鋪上雲石地磚、木地板,以及馬賽克砌成的圖案。

  細緻的中式建築特色,糅合在結構、用料和設計方面的西方建築風格,被視為中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也見證中西建築的優秀作品。

普賢里
這是景賢里大宅內的飯廳,是否十分華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景賢里命途多變 多次易手險遭清拆

景賢里
雖然景賢里是1930年代的建築,但其室內設計不落俗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1977年大宅易手,新業主「話梅大王」邱子文將它改名為「景賢里」。

  2004年,邱子文病逝,而景賢里就開始面臨命途多變的際遇。初時,邱氏家族想將景賢里拍賣,環保組織長春社得悉後,發起保育運動,終使業主取消拍賣。

  惟三年後,景賢里再度易主,於2007年被賣給內地富商,同年9月突然進行清拆行動。結果大宅的琉璃瓦屋頂被拆卸,宅內的宮廷式裝飾被拆除,不少樑柱的仿中式結構裝飾部分也被拆走;大宅只有內部結構及紅磚牆大致完整。而花園的一些石雕、圍欄、扶手、燈飾及圍牆等,也被拆走。其破壞程度可說非常之大。

  延伸閱讀:香港老店|露天茶座變豪宅 雍雅山房的前世今生

景賢里成為法定古迹 活化做中醫藥和普洱茶養生中心

景賢里
景賢里的房間窗戶,安裝了中國圖案的鐵製格條和花崗石窗套,很有特色。(圖片來源: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網站)

  當時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政府即時將景賢里列為暫定古迹。2008年7月,景賢里正式被評定為法定古迹。政府向業主進行「以地換地」方式補償,換取業主同意為景賢里進行修復,之後交給政府管理。

  要修復遭到破壞的景賢里,並不容易。由於大宅建於1930年代,相隔數十年,很多昔日的工藝已經失傳,被拆去的門窗、地磚、瓦頂等亦難以復原,幸好保育人員憑着舊照片和現場留下的散件,花近一年時間逐少逐少併合、推敲原貌,最終近八成得以修復。

普賢里
建於1937年的景賢里,在2007年曾遭到清拆的命運,當時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政府出手暫緩清拆行動,並2008年7月正式被評定為法定古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景賢里修復後,要如何進行活化?在《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經歷兩次流標後,今年6月終於知道景賢里的未來前途了。景賢里將會活化成為「景賢里‧養生殿」,推廣中醫藥和普洱茶文化,預計2027年開始營運。

  期待這座歷史文化遺產,成功活化重生,將中國文化、養生觀念廣傳給每一代港人。

  延伸閱讀:香港老店|消失的半世紀餅店 你最愛吃哪款懷舊西餅?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

香港教育歷史|天台學校為何消失?

2:44

明星蓋的廟宇?仿唐式還是日式風格?一文看清志蓮淨苑由來

2:42

渣打馬拉松改期明年2月 回顧香港長跑發展歷史

豪華餅店、快樂餅店

香港老店|消失的半世紀餅店 你最愛吃哪款懷舊西餅?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香港舊地名|老虎岩、雞寮在哪兒?「淺灣」「賊灣」原來都是荃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