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馬拉松改期明年2月 回顧香港長跑發展歷史

撰文︰華思齊

  一度宣布取消的渣打香港馬拉松,經過多方協調後,由原定11月改期至明年2月12日舉行。對於賽事「翻生」,不少跑手和體育界人士都表示期待。

  跑步這項運動在香港已經發展成為盛事,每年渣打香港馬拉松,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市民報名;疫情之前,不少港人更會專程飛到海外跑馬拉松,比賽之餘更可到處觀光。到底香港何時開始流行跑步?馬拉松運動又是何時在香港遍地開花?

香港長跑馬拉松運動 由西方傳入

  賽跑這個運動的興起,要由19世紀香港開埠說起。香港被割讓予英國後,不少宗教團體在香港辦學,體育運動作為西方教育重要一環,開始被加入香港學校課程。

  此外,體育運動的普及亦與時代背景有關。昔日晚清積弱,人民體質差,導致中國被西方列強入侵;眼見西方國家不但船堅炮利,士兵體質氣壯,當時的中國國民為洗刷「東亞病夫」之恥,對體育尤其重視,盼由強身開始,改變國家命運。

圖片攝於1949年的元旦國際長途賽跑,冠軍選手紐文正途經太子道聖德肋撒堂。(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
圖片攝於1949年的元旦國際長途賽跑,冠軍選手紐文正途經太子道聖德肋撒堂。(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

香港第一場長跑比賽 1910年舉辦

  早期校園體育課,帶有一點軍事訓練元素,常見項目包括體操、步操和跑步,後來田徑、球類及游泳等運動項目隨西方文化傳入,香港的體育運動才愈見多元化。

  賽跑運動在香港興起,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下簡稱「田總」)功不可沒。該會早在1907年成立,是英國業餘田徑總會的延伸。

  追溯歷史,本港有紀錄的第一場長跑比賽,正是田總在1910年舉辦。賽事由香港仔鴨巴甸船塢(如今香港仔中心的位置)起步,經薄扶林道及堅道,跑至中環遮打道香港木球會結束。雖然全長僅6英里(即約9.6公里),只有15人報到參賽,但對於香港的長跑歷史卻別具意義。

二戰後,田徑總會為鼓勵馬路長跑,在5、60年代在九龍城舉辦了全長約16公里的「十英里長跑」。圖為第四屆冠軍、香港知名跑手陳景賢。(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華僑日報)
二戰後,田徑總會為鼓勵馬路長跑,在5、60年代在九龍城舉辦了全長約16公里的「十英里長跑」。圖為第四屆冠軍、香港知名跑手陳景賢。(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華僑日報)

二戰後南華會積極培訓香港跑手

   20世紀初,跑步賽事多由民間組織和教會團體舉辦,參加者主要是洋人;及至1930年代,賽跑才開始在華人圈子流行,1935年更有了第一屆由中南體育會主辦的全港華人長途賽跑。

   昔日大眾娛樂不多,基層收入有限,跑步成為窮孩子的最佳消遣,就算只得一雙「白飯魚」、甚至赤腳,隨時隨地都可以在街上跑。

  二戰後,南華會在1950年代開設田徑班,吸納基層孩子加入,他們既可獲發新制服,練習後又可在宿舍享受熱騰騰的飯菜。當年不少知名跑手如陳鴻文、陳景賢、陳劍雄等,都是經南華會培訓出來。

1969年香港才有第一場正真的國際馬拉松比賽,屬於首屆香港節的體育活動之一,當年一共有28位來自世界9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戰。由於賽事獲《天天日報》贊助,又名「天天馬拉松」。(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南華早報)
1969年香港才有第一場正真的國際馬拉松比賽,屬於首屆香港節的體育活動之一,當年一共有28位來自世界9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戰。由於賽事獲《天天日報》贊助,又名「天天馬拉松」。(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南華早報)

香港首場國際馬拉松 成1969年香港節焦點

  早年香港最有代表性的長跑賽事,包括曾經舉辦31屆(1947-1977年)的香港國際元旦長跑,香港歷史最悠久(1952年至今)的長跑賽、警察體育會主辦的竇文盃;以及在九龍城舉行的十英里長跑(1952-1966年)等。

  不過上述的賽事都不是真正的馬拉松。香港第一場42.195公里的馬拉松──香港國際馬拉松,一直到1969年才出現。

1969年香港首次舉辦長度為42.195公里的馬拉松賽,活動在剛落成的元朗大球場起步,途經元朗大馬路、新田公路、沙埔、竹園、米埔至上水,再轉入粉錦公路,經蓮塘尾到打石湖村口,然後原路折返終點元朗大球場。(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1969年香港首次舉辦長度為42.195公里的馬拉松賽,活動在剛落成的元朗大球場起步,途經元朗大馬路、新田公路、沙埔、竹園、米埔至上水,再轉入粉錦公路,經蓮塘尾到打石湖村口,然後原路折返終點元朗大球場。(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70年代馬拉松賽在香港發展蓬勃

  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為了穩定民心,在1969年舉辦第一屆香港節,適逢元朗大球場剛落成,當局決定以香港首場國際馬拉松作為香港節的體育盛會,慶祝元朗大球場開幕。

  雖然賽事只此一屆,但無疑開啟了香港的馬拉松風氣。 

  踏入1970年代,馬拉松賽事在香港發展蓬勃,造就香港長跑會主辦的香港馬拉松(1977至1991年)、香港越野聯賽(1977至2002年)、水塘杯聯賽(1979至今)及香港環島接力長跑(1975至1984年)等賽事在香港遍地開花。

  延伸閱讀1969年辦首屆「香港節」 凝聚港人歸屬感穩定社會

圖為1970年代的跑步雜誌《ON-ON》創刊號封面,報道了1977年的香港馬拉松。圖右紅衣選手為香港知名女跑手馮珊娜。(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
1970年代香港長跑運動愈見流行,市面並有專門介紹跑步的雜誌,圖為跑步雜誌《ON-ON》創刊號封面,報道了1977年的香港馬拉松。封面右邊的紅衣選手為香港知名女跑手馮珊娜。(圖片來源:《香港馬拉松的足蹤》)

渣打香港馬拉松 源自97年港深馬拉松

  至於如今街知巷聞的渣打香港馬拉松,其歷史則可追溯至1990年代。

  適逢香港回歸在即,田總和深圳市體委聯合在1992及93年舉辦了兩屆港深馬拉松,由上水跨境跑入深圳,象徵回歸。賽事一度因缺乏經費叫停,直到1997年獲得渣打銀行贊助賽事才得以復辦。 

  隨着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回歸後港深馬拉松變成香港馬拉松,賽道不再跨境,規模卻愈見盛大,參加人數屢創新高,推動本地長跑發展之餘,亦由本地跑出國際,2016年起成為國際田徑聯合會認可的「金標」馬拉松,與世界知名的東京及波士頓國際馬拉松齊名。

  延伸閱讀寫入香港歷史的港深馬拉松 賽跑見證香港回歸

新冠疫情前,渣打香港馬拉松的報名人數屢創新高,2017及2018年均有74,000人報名。(網上圖片)
新冠疫情前,渣打香港馬拉松的報名人數屢創新高,2017及2018年均有74,000人報名。(網上圖片)
2:44

明星蓋的廟宇?仿唐式還是日式風格?一文看清志蓮淨苑由來

1:45
景賢里

豪宅景賢里見證華商崛起 歷史古迹2027年活化重生

豪華餅店、快樂餅店

香港老店|消失的半世紀餅店 你最愛吃哪款懷舊西餅?

2:18
東區海底隧道

香港隧道|東隧啟用疏導塞車 終極方案三隧分時收費抑或建第4條隧道?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宋皇臺與消失的「聖山」|日軍炸山擴建啟德機場 宋皇臺石一分為三?

香港街道故事|銅鑼灣鬧市曾有企鵝出巡?糖街有糖廠?東角何來角?

2:14

龍年|九龍何以命名?以界限街還是獅子山為界?九龍有新舊之分?

油麻地戲院

集體回憶|逾90年歷史油麻地戲院 曾首創一票全日睇「鹹片」 現活化成粵劇基地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