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細說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的故事

編輯︰王子傑

  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可變光學濾波實時假彩色顯示裝置」,編號「85100001.0」,在1985年12月28日頒發。得到這份證書的「中國第一人」,就是航天工業部207研究所工程師胡國華。

胡國華與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
年近八旬的胡國華與當年自己取得的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合照。(網上圖片)

《專利法》出台前知識「無價」礙科研

  《專利法》在1984年3月12日獲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專利法》出台之前,中國的知識產權觀念薄弱,技術屬於公有、共享,只需透過介紹信說明身份來歷,就可以將別人多年的研究成果瞬間得到手。

  這一種「一家挑水家家喝」的做法,表面上十分方便技術交流,但正由於知識「無價」,科研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年近八旬的胡國華憶述,那時候的中國,發明創造完全不值錢,「從地上撿五塊八塊的東西可能會被人瞧不起,但是偷用別人的技術,卻沒有人當回事。」

  1985年3月,在得知《專利法》即將在4月實施,並已經開始接受申請後,胡國華立即就想到要去做「中國第一人」,「我平時的工作就是搞科研,研究的領域也很廣泛,所以手頭本來就有不少研究成果。」

胡國華(右)。
第一位申請完專利後,胡國華(右)接受傳媒採訪。(網上圖片)

  有趣的是,當時國家專利局也是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申請專利的地方只是一處還在修繕的平房。胡國華靈機一觸,就趕緊準備好文件,然後再拿出一塊寫着「申請專利在此排隊,第一名航天207所」的紙牌,「我當時就把牌子往門上一掛,大家就自覺在我身後排起了隊」。

  就這樣,胡國華名正言順守好第一名處理專利申請的地位。經過三天三夜與同事們接力排隊,加上胡國華的「可變光學濾波實時假彩色顯示裝置」符合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申請專利三要素,他如願獲得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

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
胡國華已將他的中國第一份專利證書捐出,用於改革開放相關的展覽。(網上圖片)

第一份專利證書見證改革開放

  胡國華的裝置可以將從衛星上拍的地面照片,顯示為按某種特徵不同而編制的彩色圖像,從而看到更多資訊。胡國華坦言,雖然當時電腦圖像處理投術才剛起步,光學處理裝置有一定的實用性,但這個裝置本身「談不上有多好」,反而重點是要見證《專利法》在中國實施。

  40多年過去,在第一份專利證書之後,中國如今已是專利大國,國內及PCT國際申請量均已躍居全球第一。在2021年,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8.6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為285.2萬件,PCT國際申請量則為69,540件。

  在改革開放中起步的《專利法》,使中國的科技發展得到強勁活力,為日後科技和生產力持續進步提供堅強保障。

專利證書。
中國不論國內或國際上,專利申請量均為全球第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買堅嘢,嚟友誼」 一代廣州集體回憶廣州友誼商店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80年代後期逐漸流行 婚紗照變遷折射社會巨變

中國咖啡文化

改革開放|你喜歡速溶還是即磨?細談中國咖啡文化變遷

中國高鐵

由鄧小平坐日本新幹線說起 回顧中國高鐵威水史

廣州友誼商店

改革開放|「買堅嘢,嚟友誼」 一代廣州集體回憶廣州...

改革開放婚紗攝影

改革開放|80年代後期逐漸流行 婚紗照變遷折射社會...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陸建新

改革開放|有份創造「深圳速度」 「中國摩天大樓鋼構...

十四五規劃

10大範疇看懂「十四五」規劃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