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3/04/2024
在國家推動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除了最為人熟知的廣州、深圳等熱門城市之外,與澳門毗鄰的珠海也有有趣故事。
珠海的改革開放之路殊不容易,這個小漁村歷經波折,才造就如今GDP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發展境況。
改革開放|曾為傳統小漁村 珠海欲借旅遊業起步
珠海經濟特區在1980年正式成立,初期「一窮二白」。當時珠海常住人口不足37萬人,經濟上以傳統農漁業為主,「一間糧站、一家飯店、一條馬路、一盞紅綠燈」,就是老一輩珠海人對這座城市的幾乎全部記憶。
為了迅速與世界接軌,珠海最初選擇專攻旅遊業,提出「建成具有相當水平的工農業相結合的出口商品基地,成為吸引港澳客人的旅遊區,新型邊防城市」的發展定位。
之後數年,珠海旅遊業從零開始,迎來第一輪快速發展期。
然而,當時國家才剛推動改革開放,對於正在初步擺脫溫飽問題,正在向「富裕」努力邁進的大部分中國人而言,旅遊仍是過於奢侈。珠海選擇以旅遊業為主導,引領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這種模式難免顯得過於「超前部署」。
珠海意識到,其實真正能夠幫珠海走上富裕之路的,還是工業製造。為此,珠海迅速調整城市定位,提出打造「海濱工業商貿城市,以工業為主,兼營農漁牧業、旅遊業、商業、綜合發展」的方針,並制定了「外引內聯與自辦相結合,以外引為主」的工業發展思路。
改革開放|珠海第一次轉型主攻高科技 放棄傳統製造業
到了1990年代,當珠三角城市通過引進傳統製造業,陸續實現經濟起飛之際,珠海提出「花園式海濱工業商貿城市或高科技城市」的新定位,希望通過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低污染的高科技產業,走出一條不同於其它城市的發展路徑,實現跨越式發展。
可惜事與願違,在1990年代中期,面對國內許多城市爭相推出科技重獎計劃,珠海的「搶人才」政策在激烈競爭下失色不少,加上過早放棄「三來一補」傳統製造業,導致產業規模較小、經濟結構薄弱,工業競爭力整體弱化。雖然有成功拓來人才,但他們難以找到合適的發展土壤,結果紛紛外遷。
這時期的珠海,發展高新產業無疑取得了一定成績,打下初步基礎,但成效不足,不僅令它與深圳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也陸續被東莞、佛山、中山等城市趕超。
改革開放|第二次轉型加強定位 珠海終完成大變身
進入21世紀,珠海確立了新的「三基地一中心」城市定位,即打造以信息技術為龍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較強吸引力產學研基地、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創匯基地,成為以較強輻射力和吸引力、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秩序優良、文明富庶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
其後,珠海又再提出「工業西進、城市西拓」戰略,旨在改變整體經濟格局不平衡局面。
2003年,珠海工業化進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第1個千億元大關。此後,珠海工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在2007年突破第2個千億元、在2010年突破第3個千億元。到了2021年,珠海實現工業總產值5200餘億元,突破第5個千億元大關。
40多年後,珠海已經從一個貧窮漁村,發展成為高樓林立、風光旖旎、流光溢彩的海濱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