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 重新解讀紫禁城深藏密碼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對外開放後,大家可以在觀賞從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珍貴文物,其中有166件更屬國寶級文物,包括北京故宮的陶瓷、玉石藏品等。

  若想再深入了解藏於紫禁城的秘密,誠意推介你欣賞一部珍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通過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修繕技藝部、工程處、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故宮人的工作視角,踏上故宮再發現之旅,為大家解開蘊藏在紫禁城600多年的秘密。

《我在故宮六百年》揭開丹宸永固之迷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廣受觀眾們的喜愛,在內地影視網站豆瓣網獲得8.8的超高評分(10分滿分)。影片藉着故宮建成600年之際讓後代和它進行跨越歷史的「對話」,同時思考往後該如何守護、承傳這座有着悠遠歷史的宮殿。(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所指的「我」是指故宮內的珍貴古建築物。2020年適逢是紫禁城建成後第600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故宮博物院聯合攝製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從「丹宸永固*」大展說起,藉着453件展品帶領人們穿梭時光,親歷600年前紫禁城初建成的歷史時刻。

  *丹宸永固:丹宸是指金甌沒有殘缺的深邃房屋,比喻國土完整,帝王的居所光輝永續。

故宮的第三代大木匠夏榮祥任職時曾先後參與故宮兩座角樓的修繕,退休後夏榮祥一直專注於給年輕的故宮人講授匠作課程,就如圖中他在指導製作「丹宸永固」大展展品木工工具,希望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努力下,讓古老的技藝得以延續下去。 (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再透過「故宮600年」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聚焦故宮古建修繕保護、記錄宮牆之內悉心呵護故宮的匠人工作日常,展現宮牆之外的天下人與這座宮殿發生的奇妙關聯。影片講述了紫禁城青春永駐,更紀錄了自建國70年以來,老中青的古建保護者們代代相傳的故事。

  延伸閱讀:《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我在故宮六百年》:從一磚一瓦說起紫禁城的故事

  作為口碑佳作《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播出前已「自帶流量」,成功贏得觀眾的愛戴。據了解,此次創作團隊基本是原班人馬,鏡頭語言、影片風格也一脈相承。該片共有3集,每集約50分鐘,主要闡述紫禁城的歷史、保護和展覽等。

《我在故宮修文物》裏中其中一個聚焦的項目是養心殿的修繕工程,在修繕進行中卻意外發現紫禁城唯一一處以海月貝殼當瓦片的地方是養心殿正殿的後檐。圖為故宮的退休木匠申福只在為「丹宸永固」大展製作養心殿後檐貝殼瓦片的木作模型展品。(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第一集以解開「丹宸永固的秘密」作為先導,帶領觀眾們探尋紫禁城最初的模樣,透過鏡頭走訪到千里之外的安徽鳳陽,從明朝的中都皇城遺址的土作(地基)工藝秘密,發現紫禁城的土作汲取了中都皇城的經歷並經過進一步改良,所以紫禁城宮殿的厚重堅實結構才能歷經600多個寒暑仍依然青春永駐,也闡釋了故宮——「丹宸」得以「永固」的原因。

  第二集講述的是「養心殿的秘密」,養心殿正殿屋頂上有一根腐爛、需要替換的扶脊木,製作團隊決定將木頭運進紫禁城的過程拍下,意外拍到凌晨時分的故宮依然人來人往,滿是修繕者、貨車司機的工作身影,為觀眾揭開了夜幕低垂下故宮的神秘面紗。

養心殿正殿的屋頂上有一根扶脊木腐爛需要整根替換(劇照3),紀錄片團隊歷盡艱辛才能把木頭從河北運進紫禁城的過程紀錄下來。(《我在故宮六百年》影片截圖)

  第三集講的是「歲修保養」,亦是紫禁城這600年從不間斷的日常「生活」。因為在這座城裏,不論是磚、瓦、木、石等出現任何狀況,修繕者都會及時修理更換。從紅牆瓦壁上每道珍貴的歷史痕迹,見證着歷代匠作學徒從新手到練成熟練的工藝技術,以及一代代的故宮匠人們的妙手、巧思與承傳。

  匠人們在這個漫長的接力賽中付出了畢生時間與心血,他們將延漫着璀璨光輝的紫禁城當成一份珍貴的禮物留給世人。  

觀眾在《我在故宮修文物》可以看到更多故宮工匠們的工作日常,如故宮博物院高級工程師張典在拓印養心殿外牆得磚石上拓印文字。(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紀錄片展示了學員們在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的宮牆抹灰試驗區練習抹灰,這一切都是600年來紫禁城內從不間斷的「歲修保養」日常。(《我在故宮六百年》影片截圖)

  片中有一個關於透風磚內的秘密的有趣情節。透風磚是古代木質建築牆體上,為防木柱子受潮腐爛,加強空氣流通而加裝的。故宮工作人員幾年前意外發現園子裏一塊透風磚內藏了一份戲折,上面所記錄的是當時宮中上演的戲目。他們推測可能是某個太監順手把它放在磚裏,卻沒想到一放便是100年。

  延伸閱讀:央視國家文物局合拍《尋古中國》紀錄片 使用新技術還原歷史現場

故事背後所隱藏的密碼

  不少網民說,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延續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裏的溫情日常和有趣細節,又增添多幾分特殊節點上傳承的意義。更有網民表示,看完這部紀錄片,下輩子想成為故宮匠人,這正正道出了製作團隊的心思。

  該片導演之一梁君健曾表示,他們拍攝時希望這些知識和技藝可以透過此作品真實地紀錄下來,以生命影響生命,將技藝、歷史一直傳承着、延續着,這也是此作品想表達的深層意思。

養心殿曾有8位清朝皇帝居住,包括雍正、乾隆等,宮殿結構因多次歲修而變得愈來愈複雜,牆壁、瓦面上可能都留下各代記憶。(《我在故宮六百年》影片截圖)
每次修繕要盡可能讀懂這些信息,將其保留下來,並於今次修繕工程中在瓦面上為後人留下修繕的信息。(《我在故宮六百年》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香港故宮懶人包|7月3日公眾開放!盡覽展廳看點及打卡攻略

  延伸閱讀: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網絡電影-目中無人-武俠片

電影《目中無人》:硬功夫打出武俠片新浪潮

難兄難弟-羅嘉良-吳鎮宇-李奇-陳寶珠-TVB

電視劇《難兄難弟》百看不厭 紅遍粵港兩地有何魔力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一次遠行

紀錄片《一次遠行》:中國留學生疫情下的逆光人生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天書奇譚

國產經典動畫《天書奇譚》 刻劃光怪陸離的眾生相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臘腸

春節|臘腸全國口味盤點 哪裏的最好吃?

旅遊風物

三國考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實體考察之旅走進三國歷史

影視時尚

《無間道》、《2046》及《金手指》

金像獎2024|他是好演員?偉大演員?盤點梁朝偉封帝經典作(下)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金像獎2024|《白日之下》:改編真實案件 揭露殘疾院舍黑幕

毒舌大狀-黃子華-香港電影1億票房

金像獎2024|毒舌大狀奪最佳電影 如何煉成「史上最強港產片」

金像獎2024|港產片《金手指》 重現香港「全民皆股」黃金年代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神鵰俠侶》 、《大隻佬》、《金手指》發布會

《金手指》與梁朝偉重逢鬥戲 劉德華怎樣從偶像變影帝?

黃子華影視作品-男親女愛-飯戲攻心-絕代商驕

黃子華影視作品盤點 攀上影藝事業高峰全靠這套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17年4月2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天舟一號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知恥近乎勇

  中國有不少自古流行的金句,當中都有大智慧,其中儒家學說對於「修身」之道,就有一句名句:「知恥近乎勇」。

  這句話出於《禮記 · 中庸》,意思是指知道羞恥,就接近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了。一個人有了羞恥的心,即是懂得自省,如能進而自勉自勵,勇於改過,就是真正的勇敢,達到「修身」之道。

  中國古代有不少偉大人物都有知恥之心,成就崇高品格,例如孟子「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莊子「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以及...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