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難兄難弟》百看不厭 紅遍粵港兩地有何魔力

編輯︰言嘉庸

  「情花開,開燦爛,情義逝永無限……」提起1997年電視劇《難兄難弟》,你首先想起的是經典歌曲《情花開》?抑或電視劇的同名主題曲《難兄難弟》:人情人情如做戲,有真心假意地;從前從前如夢去,太多的不堪記…… 

  這套紅遍粵港兩地的懷舊喜劇,開播至今25年間在無線電視(TVB)翡翠台重播了5次,在廣東電視台播出2次,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究竟《難兄難弟》有甚麼魔力,能廣受觀眾的喜愛並在大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難兄難弟》笑中有淚 助觀眾走出陰霾 

難兄男弟-萱萱-吳鎮宇-羅嘉良-張可頤
《難兄難弟》的角色都有人物原型,從左到右,宣萱飾演的邵芳芳原型是蕭芳芳,吳鎮宇飾演的謝源映射謝賢,羅嘉良飾演的李奇映射呂奇,張可頤飾演的程寶珠則是陳寶珠。(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難兄難弟》在1997年6月首播,橫跨及見證了香港回歸。劇集由鍾澍佳監製,羅嘉良、吳鎮宇、宣萱、張可頤等人出演,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演繹了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 

  劇中,謝源(吳鎮宇 飾)與舊友李奇(羅嘉良 飾)在偶然的機會下,一起進入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二人從跑龍套做起。 謝源不善歌舞也不懂演戲,卻莫名其妙得到賞識並一炮而紅,跟當時得寵的兩大玉女邵芳芳(宣萱 飾)及程寶珠(張可頤飾)結下不少片緣;李奇夢想成為大明星,卻始終徘徊在二三線的小角色,甚至淪為好兄弟謝源的幕後代唱。 

難兄難弟-吳鎮宇模仿謝賢
吳鎮宇(左二)在劇集《難兄難弟》中將年輕時代的謝賢模仿得惟妙惟肖,衣着打扮、舉止做派、神態表情都非常相似。(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金像獎2022|吳鎮宇6度提名與85歲謝賢爭影帝

  一個風光,一個落魄。人生如戲,現實生活中,有人像謝源一樣,無心插柳柳成蔭,遇到貴人相助即登上「人生巔峰」。李奇則是更多普通人的縮影,認真努力卻不得志,明明有實力卻欠缺運氣。不少觀眾都能在劇中的角色找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由此得到共鳴。 

  事業愛情皆不順,李奇坎坷的遭遇令人唏噓,但劇中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他的人生故事,讓觀眾一邊為他抱打不平,一邊捧腹大笑。同時,李奇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精神,亦鼓勵着不少人迎難而上,以樂觀態度面對人生。 

  《難兄難弟》的監製鍾澍佳就曾透露,劇集播出後收到很多觀眾來信,他得知這部溫情喜劇幫助一些處於人生低谷的觀眾走出陰霾,重獲開心。一部微小的作品能影響別人,鍾澍佳也認為,任何題材的港劇最終會回歸到人性人情,「港味就是一種生活味、人情味。 」

難兄難弟-羅嘉良-林曉峰-吳鎮宇
《難兄難弟》在嬉笑怒駡中為觀眾展現了從小配角到大明星的摸爬滾打的歷程。 (網上圖片)

  《難兄難弟》中的生活味和人情味,亦充滿了香港60年代的風情。謝源生長在一個草根家庭,與父母妹妹同住,再加上5個同屋主,總共9人五伙分租住一個大單位內。他們各有故事和背景,同舟共濟生活就像當時社會的縮影。 

  可以說,《難兄難弟》之所以能成為集體回憶,是因為它既勾起60後和70後的共同回憶,同時又是80後和90後的童年回憶,最終成為大家心中的經典作品。 

難兄難弟-張可頤-宣萱
《難兄難弟》劇情包含不少歌舞場景,兩大女主角張可頤(左)和宣萱(右)都有出色表現。(網上圖片)

全港最受歡迎劇集 羅家良憑《難兄難弟》奪視帝  

  一些數據和獎項可以說明《難兄難弟》播出時受歡迎的程度。全劇錄得平均收視34點,大結局達39點,約228萬人次收看,是1997年香港三部最高收視的電視劇之一。 

  獎項方面,在1997年首屆萬千星輝賀台慶上,《難兄難弟》橫掃「最佳男主角」、「最佳劇集」以及「全港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三項大獎。隨後在1999年,張可頤亦憑《難兄難弟》程寶珠一角勇奪「無綫千禧我最難忘的女角色」。 

TVB台慶-羅嘉良視帝-最佳男主角
星途不順的李奇在劇集《難兄難弟》算得上「最慘男主角」,從影多年未曾獲獎,但李奇角色的扮演者羅嘉良就在首屆TVB台慶上問鼎視帝寶座。(TVB萬千星輝賀台慶截圖)

《難兄難弟》主題曲深入人心 經典回味悠長 

  25年過去,大家對《難兄難弟》故事劇情或許只剩下一點模糊的記憶,有人也許仍記得一些金句對白,但大家肯定不會忘記劇中角色演繹的一首首經典金曲——《難兄難弟》、《情花開》、《奇哥》、《蝶兒雙雙》、《莫負青春》等,首首歌都瑯瑯上口,歌詞易記,TVB當年亦推出了原聲大碟。 

  重溫主題曲《難兄難弟》,不少人仍盛讚歌詞充滿哲理,特別是那句「無人無人能做到,這一生都趣味;悲悲喜喜常換轉,有一些都優美」,似是劇集想表達的主旨,沒有人一輩子能一帆風順,有悲有喜人生,有甜有苦才是生活。 

  一齊回味《難兄難弟》經典主題曲: 

  經典歌曲《情花開》的原唱是60年代香港青春派演員陳齊頌,《難兄難弟》劇中由羅嘉良和宣萱演唱: 

  延伸閱讀:回顧亞視家國鄉土情作品──《大地恩情》與《尋找他鄉的故事》

  延伸閱讀:滿載童年回憶的《閃電傳真機》

 

相關標籤
HKIFF-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明日戰記-風再起時-古天樂-劉青雲-郭富城-梁朝偉

香港國際電影節|《明日戰記》《風再起時》雲集7大影帝 無間道三部曲重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旅遊風物

四川三星堆主題列車沿線景點

四川三星堆列車遊 探秘古蜀文化和瑤池仙境|漫遊城市

影視時尚

時代記憶:5部經典處境長劇,哪一部承載了你的青春?

編輯推薦

盤點「曲線女王」扎哈‧哈迪德 香港科幻大樓|名建築師在香港

天安門城樓是現代建築?1970年重建的!

建築大師傑作 廣東博物館的現代美學|灣區自由行建築篇

1:57

香港故宮|方形大鼎延續中軸線概念 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

3:28

香港高樓數目冠全球|它們都做過香港之巔!盤點半世紀最高建築

1:34

型格建築|上海再添世界級建築 上海中心大廈刷新中國高度

上海天文館|建築設計有乾坤 玩轉天人合一概念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瓶果醬 定義更好的自己

2013年6月14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高鴻院士逝世

中國著名化學家高鴻病逝

冷僻字系列|孬

  家有一女一子,當然是好,但在其頭上加上「不」字,就成為「孬」。

  「孬」(音:可以讀naau6 撈,或Bou2 保),有數個解釋。最常見是不好、壞的意思。《字彙.子部》:「孬,不好也。」如「孬運」,即遇著不幸運之事;「孬好」指好與壞;舊社會窮人吃的孬,穿的孬。《女仙外史》:「均屬孬官,自有公論。」

  第二個解釋是懦弱、無膽識的意思。如「孬種」方言中有壞蛋、膽小...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