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一次遠行》:中國留學生疫情下的逆光人生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疫情當下,大家抱怨着不能到國外旅遊,人生像是受到極大衝擊之時,「滯留」在海外的莘莘學子,他們的日子又是怎麼過呢?

  騰訊視頻的紀錄片《一次遠行》聚焦五位中國留學生的異鄉故事,如實地記錄了2020年後疫情下他們身處海外的珍貴時光。這個史無前例的紀錄片題材贏盡口碑,更有不少網民表示「第一次被紀錄片感動到哭」。

《一次遠行》90後製片人 實現環球拍攝的壯舉

製作團隊為紀錄片《一次遠行》想了一個法文名字「Bon Voyage」,在法語中的意思為「祝你有一段美好的旅程」。這是製作團隊的希冀和善意,也是對這個時代所有人的祝福。(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疫情衝擊着大眾熟悉的生活,也讓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面臨各種意想不到的人生考驗。

  《一次遠行》為騰訊視頻「人間真實」系列的第二部作品,「90後」的拍攝團隊以全球疫情為背景,從籌備拍攝到剪輯跨越了半個地球,由北京辦公室的導演組與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調研和策劃拍攝組,透過遠程拍攝的工作方式完成。

  從選題、人物徵集,到在200多個人物故事中挑選跟拍對象,再由分佈在各地的攝影師聯動,跟拍五位被選中的拍攝對象,開展了一次為期16個月的環球拍攝,可見這部作品是紀錄片拍攝上的一次極大挑戰。

中國年輕留學生的孤勇青春生活

  這五位在美國、德國、法國和以色列這四個國土生活和面對各種人生考驗的中國年輕人,向觀眾展示中國留學生們的孤勇青春,以及當代年輕人身上的韌性、不甘和頑強的生命力。

  這部花了近兩年時間製作的作品,最終在今年3月17日於騰訊視頻獨家播出,內容重點從關注留學生的學業,調整至關注他們的生活。

立志成為一位物理學家的周倩儀,在德國求學期間確診胃癌晚期。第一次化療剃光頭髮後,她拍了照片放在社交媒體上,嘴上塗着口紅氣色依然不錯,唯一擔心自己看起來像咕嚕(《魔戒》中的角色)。(《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一次遠行》共有六集,最讓人感動的相信定是第一、二集的主角周倩儀,一位夢想成為科學家的廣東女孩。為了實現夢想的她辭掉工作前往德國到萊比錫大學重讀本科,學習她一生摯愛的物理。2019年底她開始頻繁嘔吐,肚子持續腫脹,隨後確診胃癌晚期。周倩儀選擇留在德國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完成畢業論文。

  後來,德國醫生告知她無法安排手術治療,她只好忍痛與最愛的物理、朋友和男朋友分別。回國後她和家人先後到上海、廣州四出求醫,以「活下去」的目標四出找尋治療方法。

影片中提到周倩儀的男朋友是一位厄瓜多爾的留學生。二人在影片中雖沒有像其他情侶那般甜蜜,但從他們的眼神卻包含對彼此的愛。周倩儀與男友分別時相擁,說希望男友會記得自己前天說的話,也許那時他們都早已心知肚明,這一別便是陰陽兩隔。(《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回到國內後周倩儀仍積極尋求不同的治療方案,與家人和朋友好好相聚。(《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穿過寒冬擁抱你》:疫情寒冬下的溫情小品

  雖然在影片播出前,周倩儀便因病離世,但她的信念「我們每個人都會化作星塵,在這顆星球上永存」會一直記於大家心中。

  製作團隊為了保持周倩儀的故事之完整性,把她的故事製作成兩集,每集30至40分鐘的篇幅,希望讓觀眾看到對生命、理想如此堅定的她和她的故事,由傷感和感動轉化為鼓勵大家好好生活的動力。

在周倩儀化作宇宙中的「星塵」前,曾表示有時也希望能變成遊戲角色,那樣就永遠不會消失。她在離開人世前曾囑託弟弟,在她走之後,如果天文學和物理學有了新發現一定要告訴她。(《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另一個蠻讓人深刻的故事是第四集的主角朱傚民,2020年他抱着世界和平的理想來到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學習衝突解決與調解專業。朱傚民決定在畢業前沿着以巴地區旅行,走過戈蘭高地、加沙地帶及耶路撒冷,穿越了山谷到達聖殿山,與當地的民眾聊天交流,讓他畢業前再深入了解以巴地區的情形。

  在他親眼目睹巴以雙方的激烈衝突後,便在旅行日記中寫下這段話:「我知道,這不過是一次走馬觀花的旅程,複雜的邊境,失控的街頭,不同的選擇,真實世界才展開一角,答案還在風中……」在鏡頭拍着朱傚民站在戰火如焰火的土地上,讓觀眾跟隨他的步伐,近距離窺探這個深陷衝突與戰火的真實世界,重思生命的意義。

第四集的主角是的朱傚民是眾多學生中比較特別的一位,他在以色列學習的專業是衝突解決與調解,與全球當今局勢息息相關。製作團隊與朱傚民聯絡時,他準備開始一趟從戈蘭高地到耶路撒冷的旅程,近距離窺見一個深陷衝突與戰火的真實世界,重思生命的意義。(《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在旅程中偶然看到在牆上寫着「和平始於微笑」,不但感動了他,讓他找到這趟旅行程的意義,同時也讓觀眾明白到和平的可貴,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團結和保持友善。

  延伸閱讀:央視國家文物局合拍《尋古中國》紀錄片 使用新技術還原歷史現場

 《一次遠行》:以國際視野講述中國人的故事

第二集的主角是在美國主修比較文學、法語和戲劇三個專業的邢淅璇。她期待已久的畢業典禮因疫情取消,考上藝術學院研究生的她,因去年染疫戛然而止,暑期實習計劃也告吹。她艱難籌備的戲劇首演《天台夢遊》被大雨兜頭澆滅,但這個潦倒的女孩仍選擇擦乾眼淚繼續追逐藝術夢想。(《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第三集講述在法國學習旅遊管理專業的董永晟,畢業後留在巴黎開辦自己的旅行社,在生意的高峰期卻遭遇疫情,行業覆滅。(《一次遠行》影片截圖)

  製作團隊認為這五位背景、性格截然不同的中國留學青年,對於「遠行」分別有着不同看法和啟發。

  是甚麼原因激勵他們勇敢前行?《一次遠行》的監製朱樂賢認為真正躺平的人還是少數,通過這兩年的觀察,他發現一個人如果內心對自己有更大的要求、對人生有更明確的目標,真正面對困難時,都可能像片中的主角一樣,努力往前走。

  製作團隊希望通過這五位主角的人生樣本,能夠讓觀眾重新看到自己,發現生活的意義,並思考「我們究竟該怎樣過好這一生?」

  延伸閱讀:《百姓的味道》:美食背後的故事 找尋「人、情、味」

  延伸閱讀:「人生一串」美食之旅 繪製中國燒烤地圖

難兄難弟-羅嘉良-吳鎮宇-李奇-陳寶珠-TVB

電視劇《難兄難弟》百看不厭 紅遍粵港兩地有何魔力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我在故宮六百年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 重新解讀紫禁城深藏密碼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天書奇譚

國產經典動畫《天書奇譚》 刻劃光怪陸離的眾生相

當代中國-社會民生-謝賢成史上最年長「影帝」

金像獎2022|《梅艷芳》橫掃5獎大贏家 謝賢成史...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汕頭南澳島

高鐵沿線遊|短線遊之選!汕頭南澳島 打卡天涯海角無...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