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攤看公仔書 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撰文︰華思齊

  在五、六十年代香港街頭,以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有不少相中的書攤,牆上掛滿密麻麻巴掌般大的「公仔書」,花碌碌的連環圖是窮孩子的精神食糧,店前經常坐滿一大班津津有味讀着中國文化經典《西遊記》或《封神榜》的孩童。那時租看一本書要一分錢,能花上一角錢租書的,算是小富翁了。

  改革開放後,曾經流行中國的小人書(即香港人叫的公仔書),又再活躍起來。圖文並茂的連環畫、老少咸宜的情節、通俗易懂的文字、價格低廉的書租,成為物資匱乏年頭普羅市民的主要消遣,是小童以至成年人的心靈滋養。

  類似書攤在不同省市遍地開花,在大街小巷不難見到手執書本低頭細味的租書客,求知若渴的表現,彷彿要把因文革停頓的讀書時光追回來。

改革開放後,小人書攤在內地遍地開花。就算讀不懂書內的文字,只看連環圖也趣味十足。
改革開放後,小人書攤在內地遍地開花。就算讀不懂書內的文字,只看連環圖也趣味十足。(圖片來源:Getty)

  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政府對部分中外書目解禁,書商的出版題材亦愈見廣泛。除了文革時期的革命連環圖,也有由歷史故事、中外名著、通俗文化取材改編的內容。

   一時之間,從古到今、東至西、寫實到虛構、經典到流行,題材應有盡有,百花齊放,對剛擺脫封閉的市民而言無疑是一場思想解放。

無論大人小朋友都能在小人書找到樂趣。圖為1977年的西安。
無論大人小朋友都能在小人書找到樂趣。圖為1977年的西安。(圖片來源:Getty)

  1982年全國出版8.6億冊小人書,幾乎接近人口總數。在全盛時期,全國出版物當中,有三分之一屬於小人書,部分經典作品如《三國演義》,銷量更高達數百萬冊。

  隨著收音機、電視和電腦普及,娛樂消遣變得多樣化,小人書的角色逐漸被動畫及電子遊戲等取代,市民的閱讀習慣亦由實體書轉移到互聯網。根據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資料,去年全國共有4.7億名網上讀者,每人平均閱讀約15本電子書,而全年閱讀的紙質書則只有9本。

1980年四川成都市的小人書攤,前來看書的孩子仍穿著文革時單調的藍綠灰服飾。
1980年四川成都市的小人書攤,前來看書的孩子仍穿著文革時單調的藍綠灰服飾。(圖片來源:Getty)

  時代改變,小人書亦由流行讀物變為收藏品。2005年,北京嘉德拍賣1957年畫家程十髮創作、以少數民族為題的原稿《召樹屯和喃婼娜》,全套40冊,以天價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2006年,拍賣價再創新高,926幅畫家沈堯伊《地球的紅飄帶》的原稿,以1,540萬元成交,打破中國連環圖拍賣紀錄,由改革開放前的一毛錢的讀物,升格千萬收藏品。

如今間中會在跳蚤市場或舊書攤發現小人書的影蹤。
如今間中會在跳蚤市場或舊書攤發現小人書的影蹤。(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很受孩子歡迎的小人書內容。
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很受孩子歡迎的小人書內容。(網上圖片)
畫家沈堯伊創作的《地球的紅飄帶》,內容描繪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2006年其926幅原稿以1,54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
畫家沈堯伊創作的《地球的紅飄帶》,內容描繪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2006年其926幅原稿以1,54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網上圖片)

 

2:28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時裝表演

改革開放第一場時裝表演

3:36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山口百惠

全球熱搜山口百惠!憑《赤的疑惑》 俘虜中國觀眾

2:30
改革開放-西餐廳

改革開放首家西餐廳 3個月工資吃1頓飯

當代中國-街頭廣告-這幅80年代初的街頭廣告,像快拍,粗獷而直接的信息傳遞

街頭廣告 折射鄧小平的四項基本原則

最新文章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03
當年今日-改革開放-80年代英式桌球突然成為全國熱潮

改革開放 桌球熱席捲全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Sony Walkman當年風靡全球。革命性的科技,徹底改變人們聽音樂模式,將想聽的歌「隨身攜帶隨時聽」

Walkman改變潮流 為改革開放引入音樂革命

1:38

中美關係破冰 全國捲起英語熱潮

2:15
改革開放後,曾經流行中國的小人書

路邊攤看公仔書 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2:0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全民燙髮

改革開放後的燙髮熱潮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跳舞

改革開放 由舞蹈變遷到思想解放

3:03

改革開放電視神劇 《渴望》 呼喚人性光輝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編輯推薦
2:01

潮遊鄉村|800年江南水鄉 賞南潯古鎮湖光秀色

1:40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西江苗寨

潮遊鄉村|走進貴州深山看美景 「西江苗寨」風光無限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和順古鎮

潮遊鄉村|悠遊雲南騰沖「和順古鎮」 感受中國「名鎮」魅力

1:56

潮遊鄉村|遊歷沈從文故鄉 鳳凰古城感受百年水鄉魅力

貴州遵義烏江寨

潮遊鄉村|春遊貴州烏江寨 尋覓不一樣的「水墨江南」秘境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水平線下的特色古民居 遊歷中國河南「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走訪廣東清遠上岳古村 體驗消失中的嶺南傳統文化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2:05
十四五 數字經濟 5G 新基建

十四五創科篇|AI 5G 大數據 中國如何發展「數字經濟」?

2:22
知識產權

十四五創科篇|保護知識產權有「錢」途?

1:58
十四五規劃-創科人才-科技領軍人才

十四五創科篇|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哪來?佔先機搶人才原來靠這些

2:10
十四五創科篇

十四五創科篇|如何構建「科技強國」?這些前沿領域要攻關

2:58

我們的故宮|離不開金與龍的太和殿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中國的科技水平,不論研究和實用性都在不斷進步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中國科技發展已超越美國?

好心情,壞心情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境隨心轉的啟示

2019年5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李恒德院士逝世

中國材料科學專家李恒德院士逝世

歇後語「潮州二胡」後半句是甚麼?

  廣東話歇後語,其中的特色就是幽默,以幽默的語言帶出人生的現象或道理,令到抽象的概念得以「落地」,令人瞬間感受到字中的真正含義。

  潮州二胡就是一個例子。   潮州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是二胡,二胡的聲音低沉哀怨,夾雜「依呀依呀」的音韻,顯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少人認為潮州二胡拉出來的音韻,好像順德話的「自己顧自己(ge ge gu ge ge)」(順德音:gi²² gi⁵⁵ gu³³ gi²² gi⁵⁵)。於是,就有一句...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