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首家西餐廳 3個月工資吃1頓飯

撰文︰華思齊

  1983年9月26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罕有地播出一則餐廳開業的消息。一家餐廳開業,怎會成為新聞?要知道改革開放下的中國,1980年才出現第一家個體戶經營的餐廳,在此之前,全市只有寥寥可數的國營飯店,要不就是帶有濃濃意識形態的俄式餐廳。上館子吃飯,是普通人一個月的收入,很少人吃得起。更何況是次開業的,可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家進駐中國的西餐廳,消息在整個北京,以至全國均引來極大迴響。

法國「潮流教父」 改革開放後引入法式餐館

  「潮流教父」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作為第一個在社會主義中國開西餐廳的人,把奢華的法式宮廷建築風格、夢幻的彩繪玻璃窗,以至香艷的祼女壁畫帶入中國。餐廳內新穎大膽的設計,與餐廳外穿著刻板的路人形成強烈對比,為改革開放初期、剛迎來西方文化的北京市民帶來極大的震撼。

  延伸閱讀法國「潮流教父」 北京舉行改革開放後第一場時裝表演

圖為1985年北京。此時全國第一間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Maxim's)已開業兩年。在北京街頭上,部分人脫去藍綠色的制服,換上個性化的西裝襯衣,他們經過時,不自覺偷望餐廳幾眼。
圖為1985年北京。此時全國第一間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Maxim's)已開業兩年。在北京街頭上,部分人脫去藍綠色的制服,換上個性化的西裝襯衣,他們經過時,不自覺偷望餐廳幾眼。(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首家西餐廳插曲 祼體壁畫補畫衣裳遮蔽

  前衞的祼體壁畫,更一度使餐廳沒法如期開業,後來他請了美術學院的師生為祼女畫上「衣服」,壁畫才得以保留。

  當年在這家馬克西姆餐廳(Maxim’s)吃一頓法國菜,人均消費約150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一台單車的價錢,而那時一名普通的北京工人月薪才60元。

1983年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圖中)親自來到北京監督餐廳裝修事宜。
1983年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圖中)親自來到北京監督餐廳裝修事宜。(圖片來源:Getty)

  在很長一段時間,老百姓只可以在過路時向內偷望幾眼,窺探身繫黑領帶、白圍裙的侍應,在細長的酒杯中注入香檳,想像自己聽着搖滾樂隊演奏,品嘗法式田螺與牛扒的滋味。

  踏入90年代,街上藍灰色的服裝消失了,西餐廳也不再是什麼新鮮事,能夠負擔到餐館用膳的人愈來愈多。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第一間民營餐廳 由吃不飽到美食大國 

80年代中國,只有很少人能負擔上餐館,大多數人會光顧路邊攤販。圖為1982年重慶。
80年代中國,只有很少人能負擔上餐館,大多數人會光顧路邊攤販。圖為1982年重慶。(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至今 中國成世界第二餐飲業大國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餐飲業增長近780倍,2018年全國餐飲產業收入超過4萬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餐飲業大國。對今時今日的中國人來說,吃飯不單純為了果腹,而是一種享受,一種人際交往,一種生活格調的體現。

圖為1981年蘭州一麵檔。
圖為1981年蘭州一麵檔。(圖片來源:Getty)
3:36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山口百惠

全球熱搜山口百惠!憑《赤的疑惑》 俘虜中國觀眾

2:15
改革開放後,曾經流行中國的小人書

路邊攤看公仔書 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當代中國-街頭廣告-這幅80年代初的街頭廣告,像快拍,粗獷而直接的信息傳遞

街頭廣告 折射鄧小平的四項基本原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巨變40年

小漁村變大都市 深圳改革開放40年巨變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最新文章
內地高考2023,梁實(左)

內地高考|56歲梁實挑戰第27次高考有勝算嗎? 大懵考生身份證過期 獲民警窩心回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楊百萬

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的「楊百萬」傳奇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1:52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1:52

中國文化|雲南旅遊必訪瀘沽湖 探秘中國「最後的女兒國」

綠野仙蹤無人村,浙江舟山後頭灣村

浙江舟山最美「無人村」 被遺忘的綠野仙蹤秘境

5000公里|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地下長城」

1:40

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旅遊|失落的「亞細亞號」秘境——鮮為人知的杭州景點

千年麥積山 誰開鑿了神秘的「懸崖佛國」?

2:02

神秘莫測的西夏王朝 遊寧夏探秘千年中國文化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人民幣戰士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孕婦,醫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天使為甚麼能飛翔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13年6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神舟十號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

「成吉思汗打仔」結果怎樣?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開國君主,當他回歸家庭,打罵教訓自己的兒子時,會怎樣呢? 

  成吉思汗是大漠的「大汗」,他的兒子當然是「小汗」了,大汗打小汗,粵語就是「大汗耷細汗」了。   「大汗耷細汗」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氣太熱,整個人都被汗水沾滿了。   漸漸地,當形容天氣炎熱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就會說:「成吉思汗打仔——大汗耷(音搭)細汗」了。   延伸閱讀:「蠶蟲師爺」會吐...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