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第一場時裝表演

撰文︰華思齊

  1979年剛改革開放的春天,北京民族文化宮迎來一場破格活動: 十多名身材高挑的外籍模特兒,穿着時尚的流行服飾,隨音樂節拍在T型舞台「走貓步」,裙擺飄逸,步履輕盈,神態自若,看得觀眾目瞪口呆。這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場時裝表演,台上佳麗時裝眩目,台下觀眾衣著單調,彷似兩個世界。

改革開放前 時裝只有「老三樣」「老三色」

  文革時,中國一窮二白,莫說時裝,吃也成問題,身上有套沒破洞的衣服,已算不錯;為免跟資產階級扯上關係,人們迴避打扮,服飾跟從集體,來去只有「老三樣」(中山裝、軍便裝、人民裝)和「老三色」(藍、綠、灰),不論男女,不論性別,不分年齡,千篇一律。

   所謂「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正是當時寫照。

1979年上海,人民的衣著仍是「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
1979年上海,人民的衣著仍是「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圖片來源:AP)

改革開放掀時尚革命 趕潮流 打扮個性化

  改革開放,經濟起飛,人們擺脫思想牢寵,打開心窗追尋自我,掀起一場個性化的時裝革命。 由樸素到新潮,由千篇一律到別樹一幟,人們趕上潮流,去燙髮、塗口紅、穿花洋裙、著喇叭褲,造型千變萬化。

1978年11月,上海時裝商店的櫥窗裏,展示著第一批來到中國的領帶。
1978年11月,上海時裝商店的櫥窗裏,展示著第一批來到中國的領帶。(圖片來源:Getty)
1984年,大批市民擠在西服櫃檯前搶購。
1984年,大批市民擠在西服櫃檯前搶購。(圖片來源:AP)

由趕潮流到衍生浪廢 中國人年扔2600噸衣服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潮流變了又變,時裝換了又換,中國人的衣服由幾年一件,到一年幾十件,衍生浪費。根據調查,中國每年有2,600萬噸衣服被丟棄,按人口推算,每人每年平均扔棄200公斤衣服,當中3至5成更屬全新。

  雖說人靠衣裝,不過衣服還是夠穿就好。

1979年,年輕的中國模特兒穿著連衣裙在天安門廣場拍照。
人們對潮流時裝的渴求,造就模特兒行業的興起。圖片攝於1979年,相中的年輕女子或許是改革開放後首批中國模特兒,穿著連衣裙她當時在天安門廣場拍照,在服飾千篇一律人的人群中顯得格外顯眼。(圖片來源:Getty)
兩名模特兒穿上米色和灰色的休閒西褲套裝,在毛澤東的畫像前擺甫士。
兩名模特兒穿上米色和灰色的休閒西褲套裝,在毛澤東的畫像前擺甫士。(圖片來源:Getty)
2:13

重溫香港藝人上春晚經典畫面 你記得幾多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在很多大型宴會中,興起了禮儀小姐來。

禮儀之邦與華麗的迎賓侍者

3:36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山口百惠

全球熱搜山口百惠!憑《赤的疑惑》 俘虜中國觀眾

2:15
改革開放後,曾經流行中國的小人書

路邊攤看公仔書 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多圖詳解 全球有哪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1985年6月4日
裁軍

鄧小平宣布解放軍裁軍100萬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不能說話的話,所有感覺都不能說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啞子」的歇後語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沒有人能聽得到,自己也叫不出來,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啞子彈琴」,你又知道歇後語是甚麼嗎?啞子彈琴,彈得好與不好他自己聽不到,比喻人光會...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