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 大哥大與小靈通

撰文︰黃皓頤

  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人們溝通交流都是靠寫信和電報,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家居固網電話。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流動通訊開始出現變化,引入「大哥大」的手提電話,自此有助商業發展,增進人際交往。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批手機 配合1987年廣州全運會開通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 大哥大與小靈通
1987 年11月18日,在第六屆廣州全運會前夕,原郵電部部長楊泰芳在工程開通儀式上試打手提電話。(網上圖片)

   1987年,發明大哥大的摩托羅拉(Motorola)在北京設立辦事處,將手提電話服務帶入中國。同年,廣東省成為全國第一個開通移動通訊網的地區,而廣州第一批手機是配合1987年11月舉行第六屆全運會開通的。

  當時第六屆廣州全運會試行使用100部手機,之後這批手機會投入市場。當時不少聽聞消息的人,都對這些新一代通訊工具躍躍欲試。全國第一個擁有的人是商人徐峰,他面對每天銷售價格的變動,跟賣家直接溝通採購價錢,是分秒必爭的事,因此購買手機跟商業拍檔溝通自然最為理想。

  有如黑色磚頭、頭插天線的大哥大,由一塊大電池充滿電後使用,每次只能維持30分鐘通話,售價約20,000至25,000人民幣,初次上台費6,000人民幣,月費150人民幣,連每分鐘0.6人民幣通話費,每個月要花上2,000、3,000人民幣;在改革開放的中國,用大哥大手提電話就是代表了奢華和時尚的象徵。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 大哥大與小靈通
中國第一部自主研發的手提電話YD9100,YD是「移動」的普通話拼音簡寫,91代表1991年研發。(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 大哥大與小靈通
1993年,在深圳街頭一位市民正在使用大哥大通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大哥大 一個時代的象徵

千鿋年代小靈通 平民價錢大受歡迎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 大哥大與小靈通
千鿋年代,小靈通收費平民化,在內地大受市民歡迎。2006年,小靈通用戶高達9,341萬。圖為曾經風靡內地用家的諾基亞手機。(網上圖片)

  大哥大是貴價手提電話的象徵,而1998年1月開通的小靈通,則是惠及普羅大眾的選擇。首先在浙江餘杭電信局開通的小靈通,機價幾百元,月費僅20人民幣,通話費每分鐘0.2人民幣,於1999年正式營運後,大受市民歡迎。

  2002年,小靈通已中國約200多個城市開通,用戶超過600萬;到了2006年,小靈通用戶更高達9,341萬。然而,隨着社會發展需要,小靈通功能少、網絡覆蓋不佳和不能漫遊通話等缺點,在功能上跟不上時代步伐;2011年退出流動通訊市場。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 由第1場時裝表演到第1支時裝表演隊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移動通訊從零開始,2003年流動電話用戶超過2.5億,超逾固網電話用戶,手機正式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通訊工具。2019年,手機用戶更達到15.9億,等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擁有一部手機。從一部小小的手機,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社會轉變。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從中國化妝品消費變遷細味改革開放

1元變200元 從中國化粧品消費變遷細味改革開放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北京亞運會

北京亞運會 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次舉辦國際體育大賽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國貿大廈

深圳國貿大廈代表「深圳速度」 細說「三天一層樓」背後故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多圖詳解 全球有哪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1985年6月4日
裁軍

鄧小平宣布解放軍裁軍100萬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不能說話的話,所有感覺都不能說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啞子」的歇後語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沒有人能聽得到,自己也叫不出來,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啞子彈琴」,你又知道歇後語是甚麼嗎?啞子彈琴,彈得好與不好他自己聽不到,比喻人光會...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