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撰文︰潘少權

  2015年今日(3月23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逝世。他一生曾到訪中國達30多次,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與五代中國領導人會面,跟中國結下不解的緣份。

李光耀推動新加坡經濟改革 將英文定為第一語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李光耀維護新加坡各種族自我認同和傳承文化,又致力推動各種族自身的母語教學,確保新加坡人能夠掌握英文,又學好母語,所以新加坡實行雙語教育,結果非常成功。(圖片來源:AP)

  李光耀生於1923年9月16日,祖籍廣東梅州市大埔縣,新加坡前任總理,曾任國務資政以及內閣資政。

  1935年,12歲時考入當地頂尖的萊佛士書院,後獲獎學金赴英國留學。1949年畢業,獲得Double First Honour學位,成績斐然。1950年於倫敦取得執業律師資格,後回新加坡做律師;1954年,成立人民行動黨,積極推動新加坡自治;當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後即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

  新加坡獨立後,他積極推動經濟改革與發展,但更重要是要決定國家「第一語文」。二戰後,許多國家獨立,但這些國家社會上有多種語言,前殖民宗主國語言加上不同地方方言,使得語言習慣複雜,政治上亦十分敏感。

  當時,新加坡的學校分中文、英文、馬來文和泰米爾文學校,以中文學校人數最多。李光耀在立國後,堅持把英文列為「第一語文」,受到國家中佔人口最多的華人反對。

  延伸閱讀:李光耀破冰之旅 鄧小平回訪取經 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經驗

李光耀實行雙語政策 新加坡跟國際接軌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李光耀說剛立國時,很多家長已很精明,預見到子女若入讀以英文為第一語文的英文學校讀書,將來更容易出人頭地。因此,紛紛把孩子送到英文學校。(圖片來源:Getty)

  他本來就是華人,為何不把中文列為「第一語文」呢?

  一個多種族國家,華人又佔多數,若把中文變成主流,肯定破壞國家團結;新加坡身處東南亞,若以中文成為官方語言,又必然帶來東南亞國家猜忌;自己又是個小國,要和國際接軌,自然要學好英文;由此可見李光耀的政治智慧和遠見。

  為了維護各種族自我認同和傳承文化,他又致力推動各種族自身的母語教學(華人而言就是華文),確保新加坡人既掌握英文,又學好母語,所以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可說是劃時代,而且非常成功。

  「大時代的歷史洪流塑造了我的語言觀,也引發了我對雙語教育政策的思維。」──李光耀

  李光耀曾經指其「雙語政策」,是新加坡建國基石之一。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李光耀在立國後,把英文列為新加坡「第一語文」,令國內不同種族得以融和共處。(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李光耀:中國統一不可避免

鄧小平借鑒李光耀管治新加坡 對改革開放具啟示作用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該次訪問對他影響很大。同年底改革開放,後來鄧小平多次表示借鑒「新加坡的經驗」。(網上圖片)

  他的影響力不止在新加坡,對於中國改革開放亦有啟示性作用。

  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當時在李光耀的管治下,新加坡各方面都發展迅展。他更對鄧小平坦言,新加坡華人多是來自中國廣東、福建的不識字苦力的後裔,而中國大部分國民都是有學識的文人或官家後裔,因此預言中國未來會做得更好。同年底改革開放,後來鄧小平曾多次表示改革開放借鑒「新加坡的經驗」。

  延伸閱讀: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李光耀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肯定,早已預示中國將會快速崛起,足見其廣闊的國際視野和透視世界局勢的洞察力。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李光耀與5代國家領導人結緣 洞察力強預示中國崛起
李光耀7年前今日逝世,他在世時不少政策仍然留給新加坡深遠影響。(圖片來源:Getty)
2:02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大哥大與小靈通

回顧改革開放流動通訊發展 大哥大與小靈通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國貿大廈

深圳國貿大廈代表「深圳速度」 細說「三天一層樓」背後故事

1:5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由第1場時裝表演到第1支時裝表演隊

改革開放 由第1場時裝表演到第1支時裝表演隊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當年今日改革開放第一個外商電視廣告開播

當年今日 改革開放第一個外商電視廣告開播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動變革最關鍵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多圖詳解 全球有哪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0年6月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牛畏予逝世

著名女攝影家牛畏予逝世

「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半夜三更,又未到天曉時分,卻有公雞在啼叫,為甚麼呢?

  成語有一句「半夜雞叫」,源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指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逃亡至函谷關的典故。當時規定雞鳴時關門才會開啟,可那時未到雞鳴時分,孟嘗君因為出關心切,命人扮雞鳴叫,結果成功出關。後人便以「半夜雞叫」形容突然發生,而又帶點不好的事情。   「半夜雞啼」還有一句歇後語的,與這個成語沒...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