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美女教授研發智能無人艇 彭艷改變海上「遊戲規則」

編輯︰許可

  2021年12月,4位中國教授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引來大家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是當選者之一的彭艷,不單是「80後」,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美女。後來大家也知道,彭艷是中國智能無人艇的領航人,她的研究正改變着未來的「海上遊戲規則」。

因為敬畏海洋 彭艷選擇冷門課題

   彭艷1982年出生在山東臨沂,成長在一個絕不寬裕的農民家庭。她憑着自己的努力,在2000年考上瀋陽建築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大學期間,她為了減輕父母負擔,寒暑假和周末總是騎着單車在城中穿梭,一天要做四、五份補習工作,但她覺得這雖然辛苦,卻也很快樂。

  大學畢業後,彭艷考上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碩博連讀」(連續攻讀碩士和博士),並選擇了智能無人艇作為研究方向。

彭艷團隊的「精海」系列無人艇能自主高精度操作,只要輸入目的地,便能夠自主的前往,而這除了因為它的智能設計,也得益於北斗衛星的超強定位能力。(網上圖片)

  相比於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無人艇就是現在也算是冷門,何況剛踏入21世紀的那些年。為甚麼彭艷會選擇這學科呢?

  她後來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說,這是源於她對海洋的敬畏,「而我們致敬它的方式,就是開展智能無人艇的技術研發」。

  她還表示,無人機、無人車已經很多人在研究,「我想挑戰一個更新奇、潛力更大的領域」。

肯鑽研有拼勁 彭艷29歲任研究院長

   彭艷認為,無人艇就是在海面上移動的機器人,以後大家在海上看到的,將是無人艇攜帶無人機、水下機器人作業,「這是改變未來海上遊戲規則的顛覆性技術」。

  2009年博士畢業,彭艷轉到上海大學從事智能無人艇和仿生控制方面的研究。她專業功底好,擅於鑽研,還有一股拼勁,所以備受器重,第二年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成立,這位時年僅29歲的美女博士就被任命為執行院長。此後她又成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彭艷團隊的科研成果曾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圖為彭艷指導學生。(網上圖片)

  擔起了大旗,彭艷迅速組建一支非常年輕的無人艇研發團隊。那時在無人艇領域可供借鑒和參考的經驗很少,智能避障、感應等難題,她和團隊只能一步一步摸索。

  他們還有一半時間要出海做測試,足迹足遍及東海、南海和黃海。「海上環境惡劣,需要不怕冷風吹、海水泡,忍得住暈船,耐得住寂寞。我們工作的常態是一邊吐得昏天黑地,一邊堅持完成試驗任務。」彭艷說。

彭艷精心打造 「精海」助南海造島

   團隊成員則記得,2012年無人艇海試進入關鍵期,懷孕7個月的彭艷不顧大家勸止,挺着大肚子,披着軍大衣到海邊繼續工作.....後來彭艷笑說:「就當這是自己給孩子的胎教,希望他長大後像我一樣熱愛科學。」

  在大家的努力下,能自主高精度操作、長6米多的「精海1號」無人艇在2013年研製成功,之後「精海」系列艇又發展出多個型號,部份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能承擔島礁測量、海洋監測,甚至探測水雷、防範小型潛艇和蛙人的恐怖襲擊等軍民用途。

中國2013年開始在南海填礁造島,彭艷團隊的「精海1號」曾在14天裏,對南海東門礁、南薰礁、美濟礁、仙鵝礁、永暑礁周圍海域進行了測量和測繪。(網上圖片)

  「精海」也是成為中國第一艘在南海、第一艘在南極、第一艘在東海作業的無人艇。根據內地傳媒報道,「精海」無人艇曾20多次對南海島礁作探測,為填礁造島提供資料支援;它曾在南極羅斯海為雪龍號找到錨地、曾協助處理運油輪沉沒事故......

  「精海」系列無人艇也得到國際認可,隸屬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和安全評議委員會在2016年報告就曾指出,中國在無人艇領域取得了進步,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精海」系列。

  2021年,彭艷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與她一同當選的中國學者,還有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復旦大學和廣州大學的三位教授。無可否認,「80後」美女教授彭艷是最受關注的一位。

  延伸閱讀:「長二F」火箭女總設計師容易 她的工作不容易

彭艷的研究團隊和無人艇都以「精海」為名,寓意用精衛填海的精神,打造出精確執行海上任務的無人艇。國為彭艷和她的「精海」無人艇。(網上圖片)

生命剩下27天會做甚麼? 核試專家林俊德選擇了繼續...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 張榮橋是「火星探險家」

貝聿銘中國首幢作品 北京香山飯店被指樸素

貝聿銘為保紫禁城風貌 拒於京城建地標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