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中國首幢作品 北京香山飯店被指樸素

撰文︰華思齊

  北京近郊一個市民公園裏,有一座中等消費的酒店,每逢假日,不少市民在這裏度假。灰瓦白牆的酒店,隱沒在連綿起伏的群山,採用蘇州園林風格,園內設有雅致的石迷宮,石峰由雲南石林開採,從飯店窗框往外一瞥,儼如一幅古畫。這是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在中國的第一件作品——香山飯店

貝聿銘北京香山飯店 注入中國文化

  改革開放前,貝聿銘曾經三度來到中國,中國政府建議他「在中國留點紀念」,在北京長安街興建一座高樓,但貝聿銘拒絕,取而代之,在京郊興建了香山飯店。

  當時北京建築在蘇聯影響下,國際風格氾濫,一些西式建築被強行加上中式屋頂,變得不倫不類,成為貝聿銘口中「穿西服戴斗笠的人」。作為中國貝氏後人,他認為中國即使走現代化路線,中國建築也應該植根於自身的古老文化。

1983年,《紐約客》以「貝聿銘會否改變中國建築?還是中國建築改變貝聿銘?」為題,報道這位建築大師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興建北京香山飯店一事。(網上圖片)

貝聿銘建香山飯店 構思精巧園林布局

  為了香山飯店,貝聿銘到了很多中國城市參觀,把蘊藏在生活中的中國文化注入飯店。中國建築講究與自然的關係。在西方,窗就是窗,但對中國人來說,窗戶是鏡框,窗框有時是花瓶形狀,有時是竹子形狀,鑲嵌着美麗的園林。他的設計正是這裏開始。

  飯店園林布局精巧,結合中國園林經典的空間序列,貝聿銘用銀杏樹、流水渠和雲南石,構成飯店的花園,遊人由宛如中式四合院的設計,經過蜿蜒的走廊,可通向幾幢不對稱的低矮樓房。

香山飯店由貝聿銘與中國古建築及古園林專家陳從周(右)攜手打造,圖片攝於飯店落成的1982年。陳從周死後,徒弟及女兒為他出了一本自傳,由貝聿銘撰寫序章,形容陳為「中國園林藝術之一代宗師,仁人君子,吾之摯友。吾與從周初識於上世紀之七十年代,恨相知晚也。」足證二人交情深厚。(網上圖片)

  本來,這樣匠心獨運的設計,理應成為傑作;然而,無論是他的設計本身,或他所採取的現代化管理,對於當時剛改革開放的中國,都是「太過超前」。貝聿銘多年後憶述,香山飯店是他經歷過最困難的項目之一,「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為什麼要用白牆』這樣的問題,還有人問『為什麼我們在中國建樓都要聽美國人的?』」

  延伸閱讀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1982年北京香山飯店開幕,貝聿銘(中)親自接待來賓。(圖片來源:AP)

改革開放盼見摩登建築 香山飯店被評指樸素

  1982年香山飯店開幕,對於當時渴望現代化、嚮往摩天大樓的官員以至遊客,貝聿銘的作品顯然過於樸素。後來酒店交由缺乏經驗的人管理,抱怨聲不絕,很多人住過一晚也不再去。就連貝聿銘精心設計、以洞穴連接室內至室外的游泳池也被拆除,改建成俗套的保齡球場。貝聿銘也再沒再踏足過香山飯店。

  延伸閱讀貝聿銘設計中銀大廈 暗與滙豐較勁

香山飯店落成時,《人民日報》報道指:「一開始,香山飯店似乎並不引人注目,甚至有些怪異。」飯店跟人們原先期待的現代化高樓有很大落差。(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倡限制故宮旁建高樓獲政府接納  貝聿銘感安慰

  多年後,貝聿銘千方百計保留中國文化、把傳統建築融入自然的心思,才被人們意識到可貴。可幸的是,他興建飯店前向政府建議,限制在故宮周邊興建高樓,最終獲得接納。貝聿銘一直認為,這才是他對中國最大貢獻。

  如今,建成近40年的香山飯店略顯老舊,牆身佈滿裂紋,地磚翹起,流水渠沒有水,盡管如此,這座建於70年代的建築,依然可遊、可居、可觀,依舊劃時代。

  延伸閱讀中銀大廈捲風水漩渦 貝聿銘巧妙化解

貝聿銘在香山飯店的園林下了很多心機。他曾經說過:「中式園林猶如迷宮,不會從頭到尾一眼看穿,置身其中難窺全貌……那關乎規模、關乎多個消失點,亦關乎驚喜──那是出乎意料的欣悅。」(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 張榮橋是「火星探險家」

80後美女教授研發智能無人艇 彭艷改變海上「遊戲規則」

貝聿銘為保紫禁城風貌 拒於京城建地標

中國航天首位女性「01指揮員」 張潤紅:5 4 3 2 1 點火!

3:28

香港高樓數目冠全球|它們都做過香港之巔!盤點半世紀最高建築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創新先鋒

AI功能衣葉曉雲

醫療結合時裝研發AI功能衣 葉曉雲以創科對治脊柱側彎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雪山飛狐》、《使徒行者》、《新聞女王》

《新聞女王》佘詩曼 從不會演戲到霸氣Man姐

編輯推薦
2:18

C919客機國產化比例近60% 期待「中國心」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飛機外形都差不多 能一眼認出C919嗎?

國產C919大飛機能「參軍」嗎?

中國航空|C919多次有此禮遇 飛機為甚麼要「過水門」?

蔣丹丹 中國第一位客機女試飛員 C919翱翔藍天有她的功勞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2009年12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馮紀忠逝世

著名建築學家馮紀忠逝世

洗大餅

   中國人素來以刻苦耐勞見稱,過去不少華人到海外謀生,以勞力換取微薄薪酬。在各式的辛酸故事中,我們不難聽到一些人在外國生活要「洗大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洗大餅」,意思就是從事洗碗的工作。以往華人移居外國或留學,原有的職業技能未必能獲當地承認,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從事一些勞力工作。     由於外國西餐廳多以圓碟為盛器,因而就以「洗大餅」來形容洗碗工作。除了外型外,也因為洗乾淨碗碟便可賺取酬勞,猶如「洗」出錢來。     洗碗的工作絕不...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