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訪港|一睹馬龍許昕風采 重溫《乒乓球在中國》

編輯︰言嘉庸

  乒乓球手馬龍、許昕等29名東京奧運國家隊運動員,於12月3日至5日到香港訪問,並舉行3場演出與市民見面,成為全城熱話。而數日前,中國乒乓球隊在美國侯斯頓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以4金的成績收官,亦再次延續觀眾在東京奧運後對乒乓球的熱情。

  中國乒乓球人才輩出,頂級球手的「奪冠秘訣」都有哪些?選拔競爭如此激烈,他們背後又承受着多少壓力、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艱辛?乒乓球能够成為「國球」,深受大眾百姓喜愛,除了因為這項運動在中國擁有最輝煌的競技成績,還有哪些原因?乒乓球對於中國人的意義又是甚麼?重溫記錄片《乒乓球在中國》,或許能為解答這些疑問帶來一些靈感。

12月4日,乒乓球代表馬龍和許昕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的「奧運健兒大匯演」上表演花式乒乓球。
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講述中國人為何如此擅長乒乓球,乒乓球的「舉國體制」是怎樣運行的以及乒乓球國家隊的秘密是甚麽等宏大命題。(影片截圖)

  記錄片《乒乓球在中國》分為6集,時長共約140分鐘,早在2016年3月於央視播出,為當年的里約奧運會預熱。記錄片用較大篇幅展示了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賽場下的訓練和生活,講述王皓、張繼科、馬龍、許昕、樊振東等世界冠軍球手如何備戰東京世乒賽和里約奧運會。在提及2013年中國乒超聯賽時,中國球迷熟悉的德國名將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亦有不少鏡頭。

  延伸閱讀:乒乓外交2.0 中美跨國混雙組合取得世乒賽開門紅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圖輯|回顧中國運動員創下的「第一」

教練是每位世界冠軍背後功不可沒的英雄。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介紹了國家隊四位主力教練,從左到右分別是:秦志戩、吳敬平、肖戰、李隼。(影片截圖)

培養一代代世界冠軍 中國乒乓球隊教練功勛卓著

  中國乒乓球隊能成為王者之師,培養出一代又一代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運動員身後的教練貢獻良多。紀錄片介紹了國家隊四位性格鮮明的傳奇教練——張繼科的師父肖戰、馬龍和許昕的師父秦志戩、王皓和馬琳的師父吳敬平、張怡寧和王楠的師父李隼,同時也記錄了這四位教練與徒弟們的訓練時光和交流方式。

  吳敬平看上去溫文爾雅,手下的弟子却以球風凶狠著稱,準備退休之際收了時年16歲的新星樊振東做關門弟子。吳敬平在國家隊集訓時堅持每天早上6點起床,陪樊振東練習接發球。樊振東一天四練,晚上10點還在看錄像進行業務學習,吳敬平就在旁邊耐心指導。

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拍攝的時候,16歲黑馬樊振東剛剛顯露頭角,如今已經一躍成為乒壇巨星。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樊振東奪得乒乓球男團金牌以及男單銀牌。(圖片來源:AP)

  女隊主教練李隼跟吳敬平相似,在很多隊員心中是如同父親一樣的教練。李隼親手培養出教三位女子「大滿貫」選手,但他仍然評價自己「不善於跟女人打交道」。為此李隼更注重細節,把女隊員如女兒一般看待,熱身時幫她們做拉伸運動,希望趁這些互動時刻聽聽隊員們的想法,幫助她們排憂解難。

  而秦志戩是一位年輕的教練,許昕眼中的秦志戩認真、細緻、低調,因為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隊員身上,白頭髮迅速增多,體重驟降。秦志戩則感覺到許昕和馬龍兩位徒弟受到他的性格影響,都比較安靜。

  延伸閱讀: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26個世界冠軍!

許昕曾經是秦志戩的徒弟,後來轉到吳敬平麾下,如今陳玘是他的主管教練。(《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與上述三個隊伍風格完全相反的是肖戰的「惡魔軍團」,從脾氣暴躁的陳玘,到經常被禁賽的丘貽,再到生性叛逆的張繼科,國家隊最難管理的隊員幾乎都在肖戰的麾下。不過,肖戰在紀錄片中表示,他更喜歡這種不好控制但有血性、有個性的運動員,哪怕與隊員溝通交流不多,大家也能心靈相通。

在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中,教練肖戰形容與張繼科的關係不像徒弟,而是「浴血奮戰」的兄弟。(《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中國乒乓球隊長盛不衰 幕後團隊的力量

  至於國家隊有哪些隱藏的「制勝法寶」?中國乒乓球隊為甚麼能長盛不衰?《乒乓球在中國》給出的答案是,這得益於强大的技術支持和完備的後勤保障。

  記錄片通過國乒隊體能教練陳洋的視角,介紹體能教練如何根據主力隊員的特點來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比如陳洋提到,馬龍的手指又細又軟,適合彈鋼琴,而乒乓球競技對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要求比較高。既要提高馬龍的手部力量,又不能放任他强行改變技術導致手腕受傷,陳洋為此制定了一套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套餐。

國家隊主力馬龍有一雙又細又軟的手,貿然改變技術但手腕力量跟不上就會受傷,因此需要體能教練幫他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場上有球員衝鋒陷陣,場下有幕後工作人員默默付出。當國乒隊隊員在訓練或比賽中遇到癥結的時候,最常求助的就是球隊的科研人員。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也展示了這班幕後功臣如何反覆認真分析每一場比賽,花大量時間做數據統計工作。

  比如1個小時7局4勝的球賽,需要3位科研人員花至少7至8個小時去「摘球」,記錄每板球的速度、力量等情况,甚至從運動員撿球時間的長短來幫他們找到贏球的節奏。此外,科研人員還會分析跟中國隊對戰的球員的得失分綫路,以及摸透對方的性格和心理素質,供中國運動員在賽前熟習。

  延伸閱讀:一文看清|國家隊運動員回歸後6度訪港 唱歌表演兼與市民互動

記錄片《乒乓球在中國》介紹了中國乒乓球隊眾多的幕後科研人員,他們在分析球員比賽數據上做到極致。(《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站在世界巔峰的運動員們不僅要有天賦,還要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擁有强大的心理素質,頂住方方面面的壓力。觀眾看到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從容自信、光芒四射,卻未必知道他們遇到過哪些磨難和傷痛,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帶觀眾一窺中國乒乓球手艱辛的訓練過程,以及運動員個體的成長和掙扎。

中國乒乓球人才選拔殘酷 乒乓少年為夢想奮鬥

  有人開玩笑說,外國人眼中乒乓球的難度分為「簡單、困難、地獄、中國隊」,這既說明了國乒隊的世界地位難以撼動,也揭示了內部競爭的激烈程度。中國乒乓球的梯隊建設,具有全世界最健全與完善的培養機制,但球員要從塔基走到塔頂,中間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面臨愈來愈大的困難和孤獨,這些在紀錄片中也有一一呈現。

據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介紹,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員幾乎都是從學齡前就開始接觸乒乓球,10歲左右接受專業訓練。(《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乒乓球在中國》走訪了一些訓練基地和體校,通過紀錄片的鏡頭,觀眾能看到那些為乒乓夢想苦練的小孩。片中一位10歲女孩的夢想是當世界冠軍,光宗耀祖;還有一位11歲男孩已經拿遍他所在年齡組的所有冠軍,他的夢想是以後能超過男子大滿貫選手張繼科。

  但殘酷的競爭讓大部分人都將面臨淘汰,是否要把孩子培養成為職業的乒乓球運動員,是每個家長都要面臨的選擇。記錄片也擺出了一些家長的態度,有家長深知體育比賽不會只贏不輸,因此只寄希望於孩子能通過乒乓球比賽鍛煉性格,學會想辦法承受輸的滋味即可。

  也有家長持觀望態度,給孩子留了一條重回學校讀書的退路。而有些家長則執着地懷揣冠軍夢,甚至辭掉工作專職陪伴孩子練球,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要做與眾不同的人。

作為國球,乒乓球運動在中國成為一項淘汰率高、成才率低的運動,從青少年業餘體校,到省市專業隊,再到國家隊,一級一級如大浪淘沙。(《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乒乓球運動扎根中國基層 老少皆宜的健身活動 

  乒乓球在當代中國受到前所未有的禮遇,被奉為「國球」,這項運動為中國帶來了無數榮譽,也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傳遞友誼的橋樑,既是民族自信,也是外交文化。但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乒乓球運動除了是一項競技比賽,還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帶來健康的體魄和快樂的心情。各種跟乒乓球有關的比賽,每時每刻都在中國的某一處角落進行,精英與草根並存。

 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曾在微博透露過一組數據:中國乒乓球人口將近1億,其中有專業選手2000人,業餘體校3萬人。一周打兩次以上、一次一小時以上的民間乒乓球愛好者多達8300多萬人。(《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遼寧鞍山是運動員李曉霞、馬龍和郭躍的故鄉,被稱作中國的「國球乒都」。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介紹,在這個人口不足400萬人的城市裏,從事乒乓球運動的人就有十幾萬。

  鞍山「全民皆乒」現象被看作中國大眾乒乓球運動的縮影。在紀錄片中可以看到鞍山市民對乒乓球的熱愛,少年兒童培訓基地遍佈城鄉,各個社區都有乒乓球活動站。戶外燈光乒乓球場更是一派熱火朝天的運動景象,上至80多歲的長者,下至幾歲的兒童都是能成為球場會員,從天亮打到天黑。

  延伸閱讀:個子小小卻力量無窮的國家隊乒乓球手鄧亞萍

乒乓球規則相對簡單,也沒有身體的直接碰撞,較為安全,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乒乓球在中國》影片截圖)

  正如片中描繪中國的乒乓球群眾基礎時說道:「無論他們是工人、農民、學生、官員、殘疾人還是外國人,只要手握球拍,他們就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乒乓球愛好者。在中國,乒乓球是健身法寶,是社交的武器,是為國爭得榮譽的國球。」《乒乓球在中國》講述了中國人為何如此擅長乒乓球,也會回答了乒乓球運動對中國人的意義。

  延伸閱讀:乒乓外交50周年 中美關係新一頁

  延伸閱讀:筲箕灣長大的乒乓球王!中國國家隊第一個世界冠軍

 

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演繹中國登山隊征服珠峰 《攀登者》致敬英雄

國產科幻先河 《流浪地球》的啟示與反思

《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臘腸

春節|臘腸全國口味盤點 哪裏的最好吃?

旅遊風物

三國考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實體考察之旅走進三國歷史

影視時尚

《無間道》、《2046》及《金手指》

金像獎2024|他是好演員?偉大演員?盤點梁朝偉封帝經典作(下)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金像獎2024|《白日之下》:改編真實案件 揭露殘疾院舍黑幕

毒舌大狀-黃子華-香港電影1億票房

金像獎2024|毒舌大狀奪最佳電影 如何煉成「史上最強港產片」

金像獎2024|港產片《金手指》 重現香港「全民皆股」黃金年代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神鵰俠侶》 、《大隻佬》、《金手指》發布會

《金手指》與梁朝偉重逢鬥戲 劉德華怎樣從偶像變影帝?

黃子華影視作品-男親女愛-飯戲攻心-絕代商驕

黃子華影視作品盤點 攀上影藝事業高峰全靠這套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17年4月2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天舟一號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知恥近乎勇

  中國有不少自古流行的金句,當中都有大智慧,其中儒家學說對於「修身」之道,就有一句名句:「知恥近乎勇」。

  這句話出於《禮記 · 中庸》,意思是指知道羞恥,就接近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了。一個人有了羞恥的心,即是懂得自省,如能進而自勉自勵,勇於改過,就是真正的勇敢,達到「修身」之道。

  中國古代有不少偉大人物都有知恥之心,成就崇高品格,例如孟子「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莊子「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以及...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