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中國登山隊征服珠峰 《攀登者》致敬英雄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對極限運動家來說,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不只是夢想成真的見證,更是象徵人類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紀錄片電影《無盡攀登》日前在內地熱映,影片講述中國無腿登山家夏伯渝靠一雙假肢成功征服珠峰的故事,當中所傳遞出對信念的不懈堅持與熱愛打動了很多觀眾。

  而在《無盡攀登》之前,還有一部以征服珠峰為題材的國產電影《攀登者》。《攀登者》於2019年國慶檔上映的,是內地首部以登山冒險為題材的劇情電影,由《錦衣衛》李仁港執導、《通天神探狄仁傑》徐克監製,集結吳京、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影壇一線藝人演出,重現中國登山隊決心用生命戰勝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艱辛故事。

電影《攀登者》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新片展映」的重點影片之一。

《攀登者》根據真實歷史改編 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

  《攀登者》這部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劇情動作鉅片,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片中的角色大多是取材自真實的中國登山隊員,故事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事迹為背景,講述中國攀登者們懷着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在極寒氣候、缺氧環境下,如何遠征險峻的第一高峰。

張譯在電影《攀登者》飾演中國登山隊隊員曲松林,原型是屈銀華。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屈銀華的雙腳被凍傷,到醫院接受手術後十個腳趾被切除。(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電影以中國登山隊1960年首次攀登珠峰時遭遇雪崩的驚險過程開場,由首批中國登山隊成功挑戰珠穆朗瑪峰的故事說起。

  當時的隊伍遇上雪崩,隊長葬身珠峰,臨時隊長方五洲(吳京 飾)選擇拯救攝影師隊員曲松林(張譯 飾)的性命,而放棄保護登上珠峰的相片紀錄,令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的世界紀錄受到國內外質疑,無法取得國際的認可。此舉使曲松林自責萬分,也令他怨恨方五洲選擇拯救自己,放棄保住登頂紀錄的攝影機之決定。

  延伸閱讀:中國首位女性登頂珠峰

吳京在電影《攀登者》中飾演方五洲,原型是王富洲。首次登頂後,中國登山隊宣布解散,方五洲被「下放」(上山下鄉)到鍋爐房當工人時,他仍堅持舉鐵練體力,展現出其不屈不撓的性格。(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攀登者》精神:不畏艱辛 永不放棄

  1975年國家再次組織登山隊,並召集15年前成功登頂的老將,決心再次登上珠峰之巔。隊長方五洲帶領新隊員楊光(胡歌 飾)、年輕攝影師李國梁(井柏然 飾)等人,在總指揮曲松林與氣象學家徐纓(章子怡 飾)的協助下,再次挑戰珠峰。

  眾所周知,挑戰世界之巔絕非一件易事,為了確保數名突擊隊員能順利完成攻頂的任務,背後有數百名幕後英雄默默支援着,包括負責現場指揮、氣象、通訊、醫療等後勤隊員,展現出團結一致、相互協作、共克難關的民族精神。

  延伸閱讀:亞洲第一人 視障者張洪登頂珠峰「讓世界看見我」

電影《攀登者》演繹中國登山隊征服珠峰。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度集結,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珠峰。(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攀登者》整部電影的劇情起伏有致,人物刻劃得豐富細緻。在方五洲、曲松林、李國梁及徐纓等人的英雄故事中再融入愛情和兄弟情,將這群攀登英雄塑造得更加有血有肉,熱血中滲出柔情。

  面對瞬息萬變的極端天氣,攻頂的突擊隊途中遇上重重難關危險。其中,最令人深刻的是在突擊隊即將成功登頂之時,因有隊友不慎滑倒掉落氧氣瓶,被氧氣瓶砸到的李國梁從山頂滑落,李國梁為了不拖累隊友,果斷地把攝像機遞給拉着繩索緊緊不放的隊友後,主動割斷繩索,葬身珠峰崖底。

電影《攀登者》中,方五洲(左)和曲松林(右)之間的糾葛、矛盾與和解貫穿整部電影,形成強大的戲劇衝突。(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另外,徐纓在身患肺水腫的情況下,仍堅持登上珠峰北坳為突擊隊報告氣象走勢,寧願犧牲自己的性命,協助突擊隊和方五洲完成再次登上珠峰的夢想。歷盡慘痛的突擊隊,在方五洲的帶領下,艱辛地在第二台階的岩壁架起聞名世界的「中國梯」後,最終順利登上珠峰,不只錄下寶貴的影片資料,還成功測量珠峰的最新高度,真正體現出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攀登者精神。

圖為1960年6月7日,民眾在拉薩用鮮花歡迎登頂凱旋的中國登山隊隊員(左起)屈銀華、貢布和王富洲。(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唐人街探案》系列 中國式偵探喜劇品牌

  延伸閱讀:《功勳》記錄8位英雄人生故事 細節真實打動觀眾

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國家隊訪港|一睹馬龍許昕風采 重溫《乒乓球在中國》

國產科幻先河 《流浪地球》的啟示與反思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旅遊風物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

周末好去處|中國首個街頭藝術展「City As S...

影視時尚

阿媽有咗第二個-mirror-毛舜筠

MIRROR X 影后毛舜筠 《阿媽有咗第二個》道...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