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編輯︰言嘉庸

  短短8年時間,中國累計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在這個非凡成就的背後,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功不可沒,更有超過1,800人為之犧牲奉獻。

  由新華社出品的新聞紀錄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11月23日起在內地上映,電影採用真實的新聞素材,講述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幫村民解決生活問題、發展當地經濟的故事,致敬這些平凡英雄。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記錄了全國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搞產業、興教育、抗颱風、保豐收等事迹,被看作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集體記憶。(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我們是第一書記》:四個故事涉及產業扶貧、教育扶貧

  電影篇幅有限,《我們是第一書記》選取了多個有代表性的事例,盡量涉及中國扶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地方——「三區三州」,即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疆四地州,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四省藏區,以及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雲南的怒江州。

  其中西藏篇講述了宗措村第一書記旺青羅布帶領當地村民養羊脫貧的故事。影片中旺青羅布為省下5千元運費和1萬元飼料費,在平均海拔4,400米的喜馬拉雅山北麓驅車十幾個小時,帶回村民養羊所需草料。他還親自帶着村民壘羊圈,為守護羊群與狼群鬥智鬥勇。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記錄了西藏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通過成立養殖合作社,發展羊產業,讓宗措村如期脫貧。(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四川篇講述了胡小明和羅洪兩位前任和現任第一書記為大涼山孩子們解決受教育問題的故事,針對博作村嚴重的失學輟學現狀,他們多次逐家逐戶勸導家長及孩子,苦口婆心講解教育的重要性,陸續將孩子送回校園。

  黑龍江篇則記錄了上升村第一書記王路帶領村民們在颱風過後搶收糧食、顆粒歸倉的事迹;貴州篇講的是易地搬遷脫貧故事,展示了坡頭村第一書記劉恭利帶領困難群眾搬出大山、引進產業、組織就業的過程。

  延伸閱讀: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貴州望謨縣坡頭村第一書記劉恭利帶領貧困群眾搬出大山,但在家人面前,她是常常無法回家而感到虧欠的女兒和媽媽。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記錄了第一書記真實心路歷程,他們的勇氣與失落、執著與愧疚、堅定與柔情,都被真實地記錄在銀幕之上。(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我們是第一書記》:首次嘗試新聞紀實電影

  《我們是第一書記》也是內地首次嘗試以新聞素材依託電影方式融合創作的大銀幕作品,惟與紀錄片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沒有旁白,所有的敘事都靠真實的鏡頭和真實人物的對白來推動。

  製片人張苗表示,雖然《我們是第一書記》沒有拍攝劇本,但依然有故事和情感的邏輯以及電影的韻律感。攝製團隊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花費大量時間與採訪對象交流,力求熟悉每位受訪者的生活和經歷,拍攝到最真實的畫面。

  延伸閱讀:懸崖村上直播帶貨 95後助村民擺脫貧困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的拍攝歷時兩年有餘,拍攝團隊深入各地貧困地區,以新聞素材為基礎,通過電影化剪輯方式。(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另一方面,《我們是第一書記》在拍攝過程中也經歷了重重困難,在深入貧困地區時,多名攝影師意外落入捕獸陷阱或掉進車道溝。有導演遇到泥石流災害,但第二天仍然坐在輪椅上堅持拍攝。又因為切身的經歷感受到貧困地區的生活困難,拍攝團隊最後將工資全部用於扶貧。

《我們是第一書記》:致敬平凡英雄

  談及創作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的初衷,張苗認為,這些真實感動的故事不應只存在於碎片化新聞中,而是應該被更多人看到,新聞電影將脫貧攻堅用影像記錄下來,保存了這段歷史帶給這個時代的溫度和感動。

  新華社記者、另一位製片人魏驊用了3個數字來說明——896、1200、1800,這3個數字分別是近三年來已經犧牲的扶貧幹部數目,他同樣強調記錄和真實表達是主創團隊拍電影的初心。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扶貧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 記錄平凡中的偉大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結尾也出現了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照片,她在2019年被山洪沖走而遇難,年僅30歲。(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據悉,《我們是第一書記》主創團隊在電影開拍之初收到了超過200個案例,當中有大部分都是已經殉職的第一書記。而團隊在拍攝過程中也不斷收到有第一書記殉職的消息,雖然沒辦法把所有內容一一呈現在大銀幕上,但後續會通過微視頻方式帶給公眾。

  扶貧幹部和工作人員也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用行動證明,偉大出自平凡,而他們付出、汗水與努力值得被記錄,以提醒大眾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

觀看《我們是第一書記》預告片:

  延伸閱讀:國產科幻先河 《流浪地球》的啟示與反思

  延伸閱讀:《功勳》記錄8位英雄人生故事 細節真實打動觀眾

 

亞洲首部IMAX戰爭片 《八佰》重現淞滬會戰場景

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演繹中國登山隊征服珠峰 《攀登者》致敬英雄

國家隊訪港|一睹馬龍許昕風采 重溫《乒乓球在中國》

中國脫貧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菲律賓借鑑中國減貧經驗 見證國家...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旅遊風物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

周末好去處|中國首個街頭藝術展「City As S...

影視時尚

阿媽有咗第二個-mirror-毛舜筠

MIRROR X 影后毛舜筠 《阿媽有咗第二個》道...

編輯推薦

「City as Studio」會員活動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十四五

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

GDP

十四五經濟篇|GDP增速不再是重點 中國能否跨越「...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咸豐年嘅事 咸豐是指哪一年?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時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到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咸豐年其實是歷史上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皇帝的一個年號。   咸豐在位時期由1850至1861年,這段時間在廣東一帶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亂事。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