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就業變遷 由「頂替」「分配」到「下海」

撰文︰華思齊

  你有聽過「頂替」、「分配」和「下海」嗎?這3個詞語有個共通點,它們分別代表3種改革開放的就業方式。

改革開放後的「頂替」潮 雙親退休子承父業

  「頂替」與「分配」制度,早在50年代已有。所謂「頂替」,是指「頂替」父母職位;而「分配」,則指由國家分配工作。

  改革開放後,上山下鄉結束,大量知青返城,國家面對嚴重的就業荒,為了緩和勞動人口過剩問題,國務院在1978年6月,頒發《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容許退休幹部和工人的子女由農村返城,「頂替」父母職位。

80年代改革開放,上山下鄉結束,約1,400萬名知青返城,國家採取不同就業政策善用過剩勞動力。(網上圖片)

  由於當年由農村返城的途徑狹窄,不少人為讓兒女歸來,紛紛從單位退休,把職務交由孩子接班。「頂替」政策出台,確實有助紓緩當時的就業壓力。惟要「子承父業」,有一定條件限制,例如已和當地人結婚的下鄉知青,就不能享有「頂替」待遇。當時一些人為返城工作,與另一半「假離婚」,但亦有人弄假成真。

  惟隨着社會發展,「頂替」的弊端浮現,「世襲者」未必符合單位需求,單位亦未能發揮僱員所長。故1986年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廢除「頂替」政策,以公開招聘取代,人盡其才。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推義務教育 鄧小平:國力強弱取決人才

改革開放恢辦高考 大學生獲「分配」工作

  1977年鄧小平宣布恢復高考,人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認為「考上大學,就是國家的準幹部」,因此首屆高考復辦已有570萬人湧進科場,惟最終僅27萬人獲取錄。這些「天之驕子」畢業後都獲國家「分配」工作,毋須為前程擔憂。

  80年代末,國家改革大學生就業,開始讓畢業生自主求職,單位亦可擇優取錄。至1999年,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才寫入歷史。

改革開放時的大學宿舍充滿書卷氣息,學生一有時間便會拿起書本報紙翻閱,充實自己。(圖片來源:Getty)
剛改革開放的大學宿舍充滿書卷氣息,學生一有時間便會拿起書本報紙翻閱,充實自己。那時大學生畢業後,都獲國家「分配」工作,不用為前程擔憂。圖為80年代的大學男生宿舍。(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鼓勵「下海」創業 造就萬元戶出現

  而「下海」則是創業的意思。在計劃經濟年代,一般認為從商是不體面的工作,只有被視為沒才幹、沒能進國家機關或集體企業的人才會創業,惟如此保守的想法在改革開放後逐漸改變。改革開放後,國家鼓勵個體戶創業,不少人因而成為「萬元戶」。

  要知道70年代末,物價低廉,1斤米或肉才不過1元,1萬元對大部分人而言乃天文數字,是財富象徵。他們的成功,加速民營經濟發展。由1981年個體戶合法化到1985年幾年間,全國個體戶數目已突破1,170萬戶;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更掀起「下海潮」,有報章統計,當年全國至少有10萬黨政幹部下海經商,他們有的成為後來全國知名的新一代企業家,也成為不能忽視的經濟動力。

1979年的南京,街上人民穿的仍是藍綠灰的集體服裝,但民營小攤販的出現,以及其身後的商業廣告牌,揭示國家改革開放後在政策、市場經濟及人民生活的轉變。那年代人們把創業做生意這個行為稱之為「下海」。(圖片來源:Getty)

  由「頂替」父母到「分配」工作、「下海」從商,3種就業方式,記錄國家由就業難到就業廣、年輕人由被動分配到主動追夢的變化,反映改革開放的進步變遷。

由「頂替」、「分配」到公開招聘,見證改革開放就業市場變遷。中國於1994年首次全面公開招考公務員。近年公務員入職競爭愈趨激烈。以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共有逾140萬人爭奪24,000個職位,平均58人爭一職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科技工業園

深圳特區45年|深圳科技工業園為何是創新之城的起點?

2025-08-12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025-05-19

抗戰之路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科技工業園

深圳特區45年|深圳科技工業園為何是創新之城的起點?

2025-08-12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025-05-19

抗戰之路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編輯推薦

機械人知多點|機械狗能做甚麼?越野、巡邏、南極科考都幫到手

2025-07-15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2022-12-23
2:02

437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2021-04-26
1:55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港

2021-06-16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2023-02-05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2022-05-29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2023-02-24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2022-03-10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2022-12-23
2:02

437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2021-04-26
1:55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港

2021-06-16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2023-02-05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2022-05-29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2023-02-24
2:55
舊大富豪夜總會、吳君如《金雞》

大富豪夜總會重開 回顧香港紙醉金迷夜生活

2025-06-19
2:52

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中國哪一省最多金?|神州冷知識

2025-04-28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00

抗戰勝利80周年|血戰衛山河 抗戰有哪些主要戰役?

2025-08-04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55
舊大富豪夜總會、吳君如《金雞》

大富豪夜總會重開 回顧香港紙醉金迷夜生活

2025-06-19
2:52

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中國哪一省最多金?|神州冷知識

2025-04-28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00

抗戰勝利80周年|血戰衛山河 抗戰有哪些主要戰役?

2025-08-04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樹仁創辦人胡鴻烈 曾替紙盒藏屍案被告辯護

2025-08-11

經濟學家:美國關閉中國市場亦難改善經濟 恣意干涉世界將引發戰爭

2025-08-22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誰是天下第一棋手?

2025-08-20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四川綿竹故城 三國忠魂的最後守望

2025-08-17
1992年8月23日
長春電影節

中國第一個電影節開幕

離離暑雲散 嫋嫋涼風起

  今天是處暑,乃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是甚麼意思?有甚麼代表名句?

  《說文》「處,止也。得幾而止」。「處」有「終止、離開」的意思,所以「處暑」就代表著 「暑氣至此而止」 ,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結束,天氣開始轉涼。

  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懷》便有 「離離暑雲散  嫋嫋涼風起」,是形容處暑節氣的名句。全文如下: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