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港人喜愛的「雲南米線」 原來是「不正宗」?

編輯︰康文
撰文︰禾末

  香港人對米線有一份熱愛和執著,是不少人午飯跟晚飯的不二之選。皆因除了快速上菜時間,在香港潮濕多雨,以及寒冷的日子,吃上一碗熱騰騰又帶幾分辣的米線,不僅暖胃,還有調整心情的作用。市面上的米線舖開得成行成市,味道包羅萬有,在本港飲食市場佔了相當重要的份額。例如市佔率最高的「譚仔集團」,創下一年14億港元的可觀收益,更成功掛牌上市。或許你會感歎「雲南米線」在港的影響力,但是這些在香港吃到的米線,原來大多都不正宗。

 

香港常見雲南米線 大部分屬「不正宗」

  本地不少米線店舖都以「正宗雲南」掛帥,事實與否,靠一個法則,就可輕易分辨: 但凡店舖為客人提供酸辣湯底、墨丸春卷等不同配料選擇的,都可以把他們視作「港式口味的米線舖」。

  把米線跟配料放在一起煮,放到碗裏上碟的做法,充其量只可以稱為「雲南小鍋米線」。可是正宗的小鍋米線,實質上配料相對較為簡單。主要靠鮮肉碎、豬油,生抽,鹽煮成湯底提味,再加入米線,韭菜,酸菜,辣椒醬等。

  對照之下,本地「車仔麵式」選湯底、配料的多元米線食法,都是迎合香港市場所作出的改良,又像是雲南「小鍋米線」跟「過橋米線」的混合版,有點「四不像」。

百味中國-雲南米線1
香港流行的「雲南米線」,既融合了四川雲南的風味,又加入了獨特的港式味道,成為香港地道飲食文化之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過橋米線原來真的要「過橋」 起源於溫情典故 

  雲南人喜歡吃米線的程度絕對不輸香港人,他們三餐都可以跟米線有關,例如炒米線、涼拌米線、湯米線等等。

  而雲南米線最為人熟悉的煮法,就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起源於雲南的蒙自地區,是滇南一帶的特色傳統小吃,至今有上百年歷史。

百味中國-雲南米線3
雲南紅河自治州下轄的蒙自市被稱為「過橋米線之鄉」,在這裏能夠品嘗到由過橋米線手藝傳承人所製作的正宗過橋米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傳,清朝有個秀才在雲南蒙自市外一個湖心小島上讀書,他的妻子經常都會為他預備米線,通過石砌的小橋外帶到島上。但由於路途遙遠,米線到丈夫手上時,早已放涼。

  後來在偶然一次送雞湯的時候,妻子發現覆蓋在雞湯上的厚油層就像鍋蓋一樣,可以鎖住湯水的溫度,而且在吃之前,才放入佐料和米線,吃起來會更爽口美味。

  於是日後她就先用肥雞、骨頭等熬好清湯,覆上一層厚雞油,再預先煮好米線,及把配料切成薄片,待丈夫在進食之前,才將配料及米線放到湯裏燙熟。後來大家都紛紛仿效這個米線做法,並把它稱為「過橋米線」

  延伸閱讀:中華名小吃過橋米線的「變」與「不變」

有溫度的過橋米線 鮮美雞湯暖胃暖心

  時至今日,過橋米線的食法跟擺盤依然講究: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盛著滾燙雞湯的大碗、一碗提前煮熟的米線,以及十幾個裝有各種條狀配料、炸醬、及鵪鶉蛋的小碗碟。接著就可以按照「先生後熟」的順序,把難熟透的肉類、生蛋配料放進滾湯,然後才逐一加入其他配料,輕輕用筷子攪拌;之後加入米線、韭菜等的蔬菜類食材,最後再根據自己喜好加入調料。

  這樣一道道工序下來,食材只是剛剛熟透,還十分鮮嫩,同時米線也不會太腍,再配上熱辣鮮美的雞湯,只要喝一口就感覺整個人暖和起來。

百味中國-雲南米線2
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又被稱作「一個人的盛宴」,全因配料十分豐盛。常見的肉料包括新鮮豬裏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部分內臟、水發魷魚條等,素料則以豆皮、韭菜、豌豆苗,香菜、蔥花為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把食材、米線灼熱、煮熟,是「過橋」的一個過程,亦是過橋米線的精髓。可惜客流量大,又多以安排食客併桌的香港米線店,想必都難以推出擺盤眾多,又佔位置的「正宗過橋米線」。

  歷經300年傳承,過橋米線已經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想嘗試正宗雲南過橋米線的人,不妨他日親身到雲南體驗一下。

  延伸閱讀:重慶必食洞子火鍋 防空洞內品嘗熱辣鮮香

人多不接待 菜式不外賣 不走尋常路的太二酸菜魚

山西只有刀削麵?探索「麵麵俱備」的山西飲食文化

重慶必食洞子火鍋 防空洞內品嘗熱辣鮮香

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美食承載中國人的孝與愛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廣東潮州5個必去景點

高鐵沿線遊|廣東潮州5個必去景點推薦 慢活樂遊千年...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中國非遺應該要通過不同平台例如電商繼續傳承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中國文化|「非遺+電商」讓傳統技藝多管道「出圈」

2008年3月2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昆曼國際大通道

昆曼國際大通道中國段貫通

太高了 镺唔到

  大家有沒有試過想伸手拿在高處的物件,卻又拿不到?   這個時候,大家或者都會說:「我镺唔到,有沒有人可以幫我?」

  「镺」音ou2,近「拗」。   這個字在隋朝《博雅》裏面的解釋是「長也」;在左思《吳都賦》則有「尔乃地劫坱圠,卉木镺蔓。」   「镺」的意思指向上生長,同樣指長長的意思。   東西太長,所以拿不到,慢慢就衍生出「镺唔到」的詞語。這個詞語,是老一輩昔日掛在口邊的詞語,今天懂得的人已不多了...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