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研究所:地理發燒友創作科普影片媲美BBC?

撰文︰紀小婷

  今年6月,中國太空站核心艙成功升空之際,一條名為《報告地球,這裏是中國空間站》(內地稱太空站為空間站)的科普影片在網絡上流傳。建太空站有多難?太空站用來做什麼?斥資建太空站值不值得?這些問題在影片中通通得到解答。

  不僅如此,不到10分鐘的科普影片還包羅豐富的航天知識,梳理了中國航天發展歷程。有人評價影片甚至可以媲美BBC這樣的專業製作,這當然是觀眾的溢美之詞,不過一個只有幾人的小作坊團隊「星球研究所」,製作出如此精良的影片,確實值得關注。

星球研究所搞科普 內容和視覺缺一不可

  「星球研究所」由幾個熱愛地理知識的年輕人組成,畢業於北京大學的耿華軍(封面人物)是第一個發起人,除了他,團隊中還有人負責收集資料,有人專門挑選照片,有人對接商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科普影片-星球研究所01
星球研究所由一班熱愛地理知識的年輕人組成,他們撰寫文章、製作影片、出版書籍,在當下的科普界佔有一席之地。圖為星球研究所出版書籍《這就是中國2》的分享會現場。(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微博)

  《中國空間站》並不是他們第一個引起關注的作品,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星球研究所」已經發布了不少文章和影片。「萬象中國」系列中的《100年重塑中國》、《中國從哪裏來》,「省市卡片」系列中的《這才是武漢》、《深圳40年》,「世紀工程」系列中的《中國鐵路100年》、《中國摩天大樓TOP20》,這些文章和影片在網上都引起不小的反響,動輒就是幾百萬的閱讀量。

科普影片-星球研究所02
星球研究所的科普影片話題涵蓋「萬象中國」、「城市卡片」、「世界工程」3大類別。他們的在影片平台bilibili上累積了44萬的追蹤者,其中數條影片的播放量超過百萬。(網上圖片)

  在「娛樂至上」的影片平台中,類似的嚴肅話題和科普內容要存活下來並不容易,「星球」的法寶可以用「追求極致」四個字來概括。

  做科普,最重要的就是可靠。團隊中的作者都把自己稱為研究員,以鑽研精神為傲。耿華軍的桌子上,除了電腦和水杯,就只有各式各樣的書。因為所寫的內容涉及範圍很廣,所以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平時他不限制自己閱讀的範圍和種類,讀得很雜,無論什麼書都涉獵一些。

  收集資料往往也大費周章,在網上查資料雖然快,但很容易出錯,所以研究員們從來不從百度百科(類似維基百科的資料性網站)上找資料。團隊中的一位研究員就曾經為了證實一條河流的走向,翻完了幾本磚塊一般的參考書。

  為了做到「可靠」二字,「星球」打磨一篇文章,往往需要幾個人花費10天至30天的時間。

科普影片-星球研究所03
為了保證科普知識的可靠性和權威性,星球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都頗具鑽研精神,常常大費周章查證資料,最後將資料用清晰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圖為星球研究所製作的中國賞秋地圖。(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微博)

  製作地理相關的文章影片,需要大量的圖片做支撑,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視覺效果,小小的團隊找到了上千個攝影師作供應方,每次選題確定後,都提前約定攝影師,最後從幾千張相片中精挑細選出幾十張呈現出來。圖片不僅要好看,視角、構圖、色彩都要夠獨特,才能入得了「星球」的法眼。

科普影片-星球研究所04
除了文字和內容,星球研究所團隊更在視覺和圖片上下功夫,通常要從幾百位攝影師、幾千張圖片中選中一兩張精彩圖片,其中很多都是拍攝難度頗大的俯視圖、全景圖。圖為雨後的廣州。(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微博)

  「我覺得科普本身其實是反人性的。 你想把知識傳遞給別人,但從大眾的心理需求來看,人們更樂於接受吃喝玩樂、不需要思考的內容。想要吸引大眾的關注,視覺衝擊力非常關鍵。 它可以降低人們對專業知識的接受門檻,這樣專業的內容才可能觸達更多人。」——耿華軍

  延伸閱讀:星球研究所主創TEDx分享:可視化星球

星球研究所透過科普傳達價值觀:讓更多人愛上中國

  除了在文字和圖片的層面追求極致,「星球」還希望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如耿華軍所說,地理科普不能只是傳遞知識、展示美圖,一定要有價值觀,讓觀眾看到美背後的一些東西。比如在《什麼是中國》中,「星球」講解了中國地貌的幾個發展階段,字裏行間傳達出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這種情感共鳴,也是「星球」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科普影片-星球研究所05
在星球研究所的科普影片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創作團隊對於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令他們的影片在科普之上多了一層情感意義。圖為星球研究所製作的中國傳統建築解構圖。(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微博)

  網絡上,讀者和觀眾催促更新是常見現象,但在「星球」社交媒體的留言區,卻會看到這樣的評論:不要更新太快,精品和極品的打造需要時間,我們等得起,我們願意等。想必正是因為觀眾認同「星球」追求極致的精神。

  6年來,「星球」團隊製作了一篇又一篇的優質文章,一個又一個的精彩影片,耿華軍不改初心,他說: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因為我們愛上地理,愛上我們的國家,愛上我們生活的地球。

科普影片-星球研究所06
在急促發展的網絡時代,星球研究所的團隊堅持製作有長期價值的內容和影片,這份堅持令他們獲得關注和認可。圖為星球團隊員工向讀者分享製作心得。(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微博)

月壤研究背後的故事:「塵中尋寶」如履薄冰

紅遍中華的文創雪條 全出自同一個80後設計師之手

「離家出走」環遊中國7省80城市 56歲主婦蘇敏活出真我

95後大學生休學創業 自創「國風彩墨」傳承中國文化

最新文章

搭火車看中國|「四極」火車站在哪?起點終點同一站的高鐵何處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乘神舟十八號一飛沖天 「農村娃」李聰有甚麼期待?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編輯推薦
遼寧艦交付海軍

2012年9月25日

遼寧艦航母交付海軍

第一艘國產航母 山東艦極速形成戰力

福建艦

福建艦|出海首次航行試驗 海試試甚麼?電磁彈射有多強?

電磁彈射航母命名「福建艦」有玄機?

中國航母|「福建艦」下水 004是核動力航母嗎?

3條電磁彈射軌道全曝光 福建艦會在2024年服役嗎?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06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

  孔子的好學人人都知,他的自我學習態度是「學而不厭」,他同時也要求學生有這樣的學習態度。

  《論語》裏收錄了許多記載孔子好學的名句,其中一句名句就是出自《論語 · 泰伯第八》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學問好像追趕甚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恐怕會丟失。」套用今天的話語,就是學習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打爛沙盆問到篤)」的精神,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延伸閱...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