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爐香》:許鞍華三遇張愛玲 從女性視角講故事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由許鞍華執導,馬思純及彭于晏主演的電影的《第一爐香》(Love After Love)於10月22日在內地上映,電影改編自張愛玲1943年的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是繼1984年《傾城之戀》及1997年《半生緣》後,許鞍華第三度執導的張愛玲作品。

  不過,電影《傾城之戀》被視為許鞍華的滑鐵盧之作,使得不少「張迷」憂慮《第一爐香》會否重蹈覆轍,以至「毁了」張愛玲的成名作?

許鞍華執導的電影《第一爐香》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和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重溫4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細味香港文化的集體回憶

《第一爐香》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許鞍華與張愛玲的女性視角

  許鞍華——香港電影新浪潮帶領者之一,去年獲得第77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終身成就獎,是首位華人女性導演獲頒此項殊榮。許鞍華曾於訪問中提及,當年選擇拍攝《傾城之戀》,是因為她一直很希望拍張愛玲的小說,且對這個故事內容很熟悉。再加上當時許鞍華希望盡快完成與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合約,而《傾城之戀》小說本身也像電影般分成一幕一幕,因此只要有電影公司願意投資,找到合適的演員,搭好場景,便可以拍成電影。

  不過,單是個人的情有獨鍾和機緣巧合,相信不足以構成許鞍華三度將張愛玲作品拍成電影的原因。許鞍華與張愛玲多次結緣,相信亦與她們的風格與關注的事物有關。

許鞍華指她是在很倉猝的情況下改編《傾城之戀》,那時她跟「邵氏公司」簽了合約拍一部新片,可是告吹了,才決定改拍《傾城之戀》;並表示當時她並沒有很慎重地思考,只是把故事一幕一幕地搬字過紙,將書中的對白和場口抽出,因此電影出來的效果亦不太理想。(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張愛玲的小說大多描寫男女愛情、家庭瑣事,道盡該時代女性的難處,而其敘述對象並不是甚麼名人、偉人,多是平凡的女性。《傾城之戀》背景是20世紀40年代,女主角白流蘇雖受過教育,但在當時離婚的女人會受盡白眼,難以自力更新,因而她處心積慮要嫁給富商范柳原;《半生緣》中顧曼璐、曼楨兩姊妹因沉重的家庭負擔而放棄所愛,曼璐成為舞小姐養活全家卻被看不起;曼楨上進勤奮,卻因姐姐的身份而遭到嫌棄,以上種種都道出不同時代女性的無可奈何。

  許鞍華與張愛玲同樣關注女性在社會面對的問題,例如其執導的電影《女人四十》講出了職業婦女周旋於媳婦、母親、妻子與員工多重角色的艱辛;《天水圍的日與夜》描寫基層女性、寡婦及獨居長者生活上的困境。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一代傳奇女作家張愛玲(1920-1995)的作品,她憑着華麗細膩的筆風,將男女的感情糾葛、人性陰暗及頹敗寫得扣人心弦,建立起獨樹一格的「張派」文學,對文壇造成極為深刻的影響。(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張愛玲的文字細膩,擅長透過心理描寫刻劃出人物性格,以特殊的視角審視女性敏感的內心世界,並流露出舊社會女性的悲哀與蒼涼。雖然媒介不同,但許鞍華亦是以擅長用生活化的場景和樸實的鏡頭,呈現女性觀點,對社會現實作出批判而著稱。她對女性角色的關注正與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契合。二人透過描繪平凡女性的角色,訴說一個個不平凡的動人故事。  

  延伸閱讀:梁朝偉2000年封康城影帝 香港影圈第1人

《第一爐香》是許鞍華的新作,她擅於拍攝女性題材電影,曾6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3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威尼斯影展總監Alberto Barbera曾稱她為「當代亞洲其中一位最受尊敬、多產、多面的導演」。(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第一爐香》等電影改編自張愛玲小說 許鞍華作品的爭議與難處

  儘管許鞍華在風格上與張愛玲小說相當契合,但其早年執導的《傾城之戀》卻受到不少抨擊。要看一齣改編小說的電影是否成功,主要是看人物塑造、對白、場景及道具等元素。而張愛玲小說的文字出色,人物塑造立體有層次,作品膾炙人口,增添了改編的難度。

《傾城之戀》為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説之一。女主角白流蘇原本視愛情婚姻為謀生的工具,而男主角范柳原卻只想白成為他的情婦。最後,一場戰爭成就了二人,她們在同甘共苦下終於結成夫婦。(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傾城之戀》被抨擊的主因有二:一、忽略心理描寫,電影數度將女主角白流蘇的內心獨白刪去,或是將她的心聲改為由第三者的對話讀出來,使觀眾一頭霧水,未能理解角色的心理交戰。二、選角不宜,未能塑造男女主角的人物性格,使觀眾難以投入角色。小說中白流蘇身型嬌小,而男主角范柳原欣賞白流蘇的中國傳統女性氣質,但電影中白流蘇的飾演者繆騫人除了外貌具時代感外,身型亦很高挑,欠缺傳統小家碧玉的氣質,電影中可見她穿上西服遠比旗袍合適。 

  許鞍華其後執導的《半生緣》,則基於選角合宜,如吳倩蓮、梅艷芳、黎明及葛優均與角色氣質相近,加上沒有像《傾城之戀》般將小說搬字過紙改編,而是作出適合的改動,以至增減劇情,令角色變得立體,收獲好評。

電影《半生緣》中,許鞍華選了由吳倩蓮飾演女主角顧曼楨,其清淡的外表和略帶倔強的氣質與角色相當吻合;黎明木訥溫吞的氣質也與小說中的沈世鈞氣質相似。飾演顧曼璐的梅艷芳更是將角色徹底演活,演出風塵女子的傷痛與無奈,她更憑此角色收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金紫荊獎的最佳女配角。(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而電影《第一爐香》在正式上映前,同樣因選角問題引發討論。此片故事講述上海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 飾)到香港求學時,愛上花花公子喬琪喬(彭于晏 飾),並被姑媽梁太太利用,最後成為交際花,淪為梁太太和喬琪喬的斂財工具。

  有「張迷」表示,男主角彭宇晏與女主角馬思純的外貌與原著的描寫大相逕庭,或令人難以投入角色,影響整套的觀感電影。就此,導演許鞍華表示馬、彭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看過二人之前的電影,覺得他們非常適合聯合出演一部愛情片,因而有這樣的決定。

彭于晏是剛陽味十足的型男,但《沉香屑.第一爐香》小說中的喬琪喬是個流連花叢的紈袴子弟,嘴唇蒼白、外貌像石膏像一般的中葡混血兒,形象與黝黑膚色,滿身肌肉的彭于晏似乎格格不入。(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究竟許鞍華及《第一爐香》團隊能否透過合宜的改編、演員的演技和服飾打扮、場景等「妙手回春」,使觀眾感受到張愛玲筆下《沉香屑.第一爐香》的韻味與魅力,則要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李安的電影夢:當代中國的前衛導演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第一爐香》:許鞍華三遇張愛玲 從女性視角講故事

2021-10-22

《長津湖》創票房神話 香港導演為何能拍好主旋律電影

2021-10-15

《奪冠》:比「奪冠」更重要的事 傳承中國女排精神

2021-07-30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金像獎2022-香港電影

金像獎2022|吳鎮宇6度提名與85歲謝賢爭影帝 《濁水漂流》呼聲高?

2022-07-12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陳木勝怒火

中國影史港片票房冠軍 《怒火》延續經典港味警匪片

2022-07-06

梅艷芳上映|向梅姐致敬 重現百變天后傳奇一生

2021-11-12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媽媽的神奇小子-蘇樺偉

《媽媽的神奇小子》: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的傳奇人生

2022-01-15

《第一爐香》:許鞍華三遇張愛玲 從女性視角講故事

2021-10-22

《長津湖》創票房神話 香港導演為何能拍好主旋律電影

2021-10-15

《奪冠》:比「奪冠」更重要的事 傳承中國女排精神

2021-07-30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金像獎2022-香港電影

金像獎2022|吳鎮宇6度提名與85歲謝賢爭影帝 《濁水漂流》呼聲高?

2022-07-12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陳木勝怒火

中國影史港片票房冠軍 《怒火》延續經典港味警匪片

2022-07-06

梅艷芳上映|向梅姐致敬 重現百變天后傳奇一生

2021-11-12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新疆獨庫公路人文景觀

獨庫公路千年人文景觀 歷史印記下的「時光畫卷」

2025-08-21

影視時尚

匠心鏡頭下的文化密碼:解讀非遺主題劇集的敘事美學

2025-08-31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新疆獨庫公路人文景觀

獨庫公路千年人文景觀 歷史印記下的「時光畫卷」

2025-08-21

影視時尚

匠心鏡頭下的文化密碼:解讀非遺主題劇集的敘事美學

2025-08-31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新疆獨庫公路人文景觀

獨庫公路千年人文景觀 歷史印記下的「時光畫卷」

2025-08-21

影視時尚

匠心鏡頭下的文化密碼:解讀非遺主題劇集的敘事美學

2025-08-31
編輯推薦
國產機械人

國產機械人|檢測應急救援樣樣皆能 香港引進了哪些「國家隊」?

2025-08-2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2025-08-06
3:07

抗戰勝利80周年|400將領殉國 力戰而死 無愧國家民族

2025-08-07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3:17
《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8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抗戰炮火中誕生?

2025-08-07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3:00

抗戰勝利80周年|血戰衛山河 抗戰有哪些主要戰役?

2025-08-04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2025-08-06
3:07

抗戰勝利80周年|400將領殉國 力戰而死 無愧國家民族

2025-08-07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3:17
《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8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抗戰炮火中誕生?

2025-08-07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3:09

抗戰勝利80周年|教育長征:烽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聯大

2025-08-1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3:09

抗戰勝利80周年|教育長征:烽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聯大

2025-08-1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樹仁創辦人胡鴻烈 曾替紙盒藏屍案被告辯護

2025-08-11
現代開筆禮——擊鼓明志

  近年,內地一些學校於開學時會仿古時舉行開筆禮,儀式當中有一項名為「擊鼓明志」,那是甚麼呢?

  「鼓」,在古代官學不是樂器,而是發布號令、規範作息、管理秩序的重要工具。

  《禮記·學記》記載:「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

  「鼓」是擊鼓,「篋」是書箱。意思是:古時大學開學時,官吏擊鼓召集學生,然後學生打開書箱,出示經書,以示恭敬和謙遜地對待學業...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