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比「奪冠」更重要的事 傳承中國女排精神

編輯︰紀小婷
撰文︰謝小明

  東京奧運正在進行中,中國女排的消息一直備受關注。雖然目前小組賽中,中國隊的成績不似預期,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國女排依然是奪金大熱。朗平由昔日中國女子排球隊主力隊員,變成為國家隊主教練,不只帶領中國女排屢屢奪冠,更重要的是讓「女排精神」傳承下去。

中國女排傳奇 電影《奪冠》備受矚目

  說起女排精神,不得不提講述中國女排傳奇故事的熱血電影《奪冠》,2020年9月於內地上映,票房總收入8.34億元人民幣,且好評不斷,更在香港電影導演會頒獎禮橫掃4獎,包括「最佳電影」、陳可辛贏得「最佳導演」、鞏俐(飾演 朗平)獲選「最佳女主角」及朗平的女兒白浪(飾演 年輕版朗平)奪得「最佳新演員」,獲電影業界認同。

東京奧運-中國女排-奪冠02
有「鐵榔頭」之稱的女排教練郎平由影后鞏俐飾演,而中國女排選手朱婷就在劇中飾演自己。(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影片訴說幾代女排名將的傳奇事迹,傳遞出「女排精神」的傳承和變化,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能激勵每個中國人。

  延伸閱讀:由袁偉民到郎平 中國女排國家隊衝出國際

《奪冠》:背負沉重使命的80年代中國女排

  影片回溯至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女排的發展與國家改革開放同步,當時中國女排訓練條件極其有限,亦不如外國有先進科技支援,憑着教練和隊員的刻苦訓練及堅持,在排球場上的血與淚,體現出「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中國女排精神。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女排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訓練,成為世界上唯一一支「五連冠」的排球隊。(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在1981年的女排世界盃決賽場上,教練提醒着女排隊員「為了國家,這一場比賽不能輸」,她們也不負眾望奪冠,其後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連冠」隊伍。這不但向世界證明中國的實力,更成為凝聚中國人團結的力量,而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亦成為當代人重要的集體回憶。

東京奧運-中國女排-奪冠03
郎平女兒白浪本身從事金融業,在電影中出演青年郎平,還憑這個角色獲得香港電影導演會2020年最佳新演員。(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奪冠》:中國「女排精神」的傳承與昇華

  電影中的郎平像一條橋樑,將幾代女排的集體記憶巧妙地串聯一起。經歷80年代的五連冠後,到郎平退役後成為美國女排主教練,帶領美國隊在北京奧運擊敗中國隊,從中帶出郎平內心對職業道德與愛國精神的掙扎,並細訴多年來中國女排靠着不斷精進,堅持努力而再創輝煌的故事。

東京奧運-中國女排-奪冠04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郎平帶領下,暌違16年再次登上冠軍寶座。(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自改革開放,中國各方面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愈見富足;加上個人意識抬頭,年輕人也有更多出路選擇,體育背負的意義也有所變化。

  電影中,郎平於2013年正式執教中國女排國家隊,提出更具國際視野和加入科技分析的訓練改革方案,同時關注球員精神和心理狀態,讓球員明白國家榮譽重要,「好好享受體育的本身,開心去打球」也是相當重要。此心態上的調整協助中國女球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奪金。

東京奧運-中國女排-奪冠05
幾十年來,中國女排經歷起伏,但奮鬥精神始終不變,亦鼓勵一代代中國人。(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中國女排精神與時俱進,不再是「唯冠軍論」,而是「球可以輸,人不能輸」。以科學、專業、開明的態度,加上尊重個體自由和價值的胸懷去看待體育。這就是時代進步和中國人內心變強大的標誌,傳承下去激勵每代中國人,也構成這部電影珍貴的地方。

東京奧運-中國女排-奪冠06
《奪冠》帶觀眾回顧中國女排十幾年來的傳奇故事,亦相比「奪冠」二字,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更加寶貴。(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機智女法醫》:古裝查案口碑之作 彰顯古代女性獨立自主

「人生一串」美食之旅 繪製中國燒烤地圖

《理智派生活》:致30+女性的情書

1:58
當代中國-名家-張國榮演活京劇名伶成就《霸王別姬》奪康城金棕櫚獎

張國榮演活京劇名伶 成就《霸王別姬》奪康城金棕櫚獎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金像獎2022-香港電影

金像獎2022|吳鎮宇6度提名與85歲謝賢爭影帝 《濁水漂流》呼聲高?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陳木勝怒火

中國影史港片票房冠軍 《怒火》延續經典港味警匪片

梅艷芳上映|向梅姐致敬 重現百變天后傳奇一生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媽媽的神奇小子-蘇樺偉

《媽媽的神奇小子》: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的傳奇人生

《第一爐香》:許鞍華三遇張愛玲 從女性視角講故事

《長津湖》創票房神話 香港導演為何能拍好主旋律電影

《奪冠》:比「奪冠」更重要的事 傳承中國女排精神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新聞女王》演繹職場宮鬥劇 新聞背後有「真相」?

編輯推薦
2:18

C919客機國產化比例近60% 期待「中國心」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飛機外形都差不多 能一眼認出C919嗎?

國產C919大飛機能「參軍」嗎?

中國航空|C919多次有此禮遇 飛機為甚麼要「過水門」?

蔣丹丹 中國第一位客機女試飛員 C919翱翔藍天有她的功勞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2009年12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馮紀忠逝世

著名建築學家馮紀忠逝世

洗大餅

   中國人素來以刻苦耐勞見稱,過去不少華人到海外謀生,以勞力換取微薄薪酬。在各式的辛酸故事中,我們不難聽到一些人在外國生活要「洗大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洗大餅」,意思就是從事洗碗的工作。以往華人移居外國或留學,原有的職業技能未必能獲當地承認,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從事一些勞力工作。     由於外國西餐廳多以圓碟為盛器,因而就以「洗大餅」來形容洗碗工作。除了外型外,也因為洗乾淨碗碟便可賺取酬勞,猶如「洗」出錢來。     洗碗的工作絕不...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