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老師李永樂 科普視頻爆紅只為分享知識

編輯︰康文

  頂着一副黑框眼鏡,在黑板前條理清晰地解釋不同科學知識及物理現象……這些是中學物理教師李永樂的上課日常,亦是他在不同網絡影片平台上的固有形象。近年來,類似「十萬個為甚麼」的科普類影片逐漸在社交平台活躍,李永樂正是靠深入淺出又生動的方式講解,在網絡科普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誨人不倦 李永樂未完成學業已化身「小老師」

  李永樂出身教師家庭,他的父母都曾經任職中學老師,父親教物理,母親教體育。他自少會看父母講課,耳濡目染下,對教師這份職業並不抗拒,甚至還會私下模仿父母教學。由於他扮得惟妙惟肖,大家都開始叫他「小老師」。

  李永樂很享受「老師」這個頭銜,開心之餘也更樂意為前來求教的同學講題。在講解過程中,李永樂漸漸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不錯:「就感覺自己理解的東西更深一些,解釋起來也更加清楚,不磕絆。」

  李永樂突出的表達能力得到校方重視,他因此多次被選派參加演講比賽,成績不是冠軍就是前3甲,從不令人失望。

潮流人物-李永樂1
中國名師有很多,但李永樂依然能夠突圍而出,主要歸功於他緊貼時事的知識切入點,以及深入淺出的講解思路。(圖片來源:李永樂微博)

  後來李永樂考上清華大學,有朋友建議他利用好口才去外面講課兼職賺錢。於是尋思過後,他去了培訓機構「新東方」當講師,首次真正地站在講台上授課。

  初登講壇的李永樂一下子就愛上當講師的感覺,肯定自己找到了「天職」。由於癡迷講課,李永樂不斷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逐漸就形成一套獨特的個人風格:思維清晰嚴謹,講解深入淺出,眾多定理法則信手拈來;整堂課既流暢又夾雜著眾多知識點,而且幾乎沒有廢話。

  就是這樣,「李老師」雖初出茅廬,但已有名師的風采。之後,虛心而又勤奮的李永樂更會主動找前輩切磋教學方法,令他的授課能力更上一層樓。 

成為大眾的老師 李永樂藉科普彌補教育不均

  轉眼到了畢業的季節,在人才輩出的清華,很多人都會選擇繼續出國深造,或是投身金融、互聯網等高新行業,這也讓李永樂不禁思考,自己是要進入企業工作,還是繼續講課。

  最後,李永樂還是決定投身人民教師的行列,成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物理老師,因為相比成為企業中唯命是從的打工仔,他更喜歡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李永樂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他成功把過百名學生送進北大、清華,又帶領學生贏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而每當夜幕落下,學生陸續歸家後,李永樂的身份又起了變化,他不單止是人大附中的老師,而是變成「大眾」的教師,教授公開課。他會在校園空蕩教室中,對着一台錄影機「唱獨角戲」,針對時事熱點和多個網絡平台的年齡層,精心製作不同的物理、數學、經濟短視頻,而這些課程都是免費可以觀看的。

潮流人物-李永樂2
人大附中是中國頂級的中學之一,李永樂在網絡上進行數學、物理知識的科普,其實也是讓其他地區的孩子能夠接觸頂級教育的資源,而李永樂自己也從中收穫「分享」、「給予」的快樂。(網上圖片)

  有人會不解,李永樂為何要免費做這些看上去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其實背後是一個溫情的故事。

  原來在某一段時間,李永樂經常在社交平台收到部分農村學生的好友申請,來向他致謝或是請教學習問題。剛開始,他也感到奇怪,但隨即想起是自己曾經為課外補習班錄視頻做網課,後來這些視頻流傳到鄉村地區,這些學生就是看了課程之後希望跟他繼續學習的。

  事情啟發了李永樂,他深知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所造成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網絡教學視頻或許能夠成為彌補地區之間教育不平等的一種方式。

  身處高位,視線卻聚焦底層。讓每個農村孩子獲得與城市孩子同等質量的教育,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公平地參加考試,成為了李永樂的堅持和願望,支撐他一直在網絡上做科普。

潮流人物-李永樂3
李永樂的視頻總是有趣而又貼近生活,例如看到球星C朗完成任意球絕殺,他就對「電梯球」產生興趣,於是連夜研究背後的伯努利定律和馬格努斯效應,第二日就推出相應的科普節目。(圖片來源:李永樂微博)

  李永樂的講課幾乎一天一更新,內容緊貼熱門話題,題材包羅萬有。例如通過迪士尼復仇者聯盟電影系列,講解反派Thanos構想原型的人口理論;又或是從股市散戶易虧損,解構當中數學邏輯等等。

  3年間,他在多個網絡平台就累積超過2千萬名粉絲, 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普界網紅。看過影片的網友都感嘆他的知識儲備就像無限大一樣,什麼都能講,還都講得十分清晰,是「跨界學霸老師」。

  「人紅是非多」,李永樂出名之後收到不少非議和質疑,甚至被同行以「拍視頻撈金,有損師德。」詆毀,但他沒並有理會,而是堅持自己的初心。

  「無論成為一名中學教師,還是在網路上做教學和科普視頻,都出於同一個理由:希望把自己的知識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瞭解科學的樂趣。」李永樂淡然回應。

   在他看來,科普類影片只是個渠道,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事。尤其是內地教育資源不均衡,孩子眼界差距大,他很希望可以通過互聯網將這種差距縮小,為下一代帶來更多。

  延伸閱讀: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兔斯基」sticker畫師王卯卯:貧困學生奮鬥成...

EDG奪冠|中國選手追夢電競 從玩物喪志到世界冠軍

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

KOL時代|90後女生 用微觀視覺探索植物世界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 源於這個獨特工藝?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