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原產地》:食物做主角 細訴各地飲食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謝小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古以來人類都是靠山食山、靠水食水;中國有複雜的地貌、繁多的食材,因而不同地區都形成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生活習慣。飲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返樸歸真,每集介紹一個特色美食,除了展示製作過程及煮法,更道出相關菜式的歷史及發展,讓觀眾透過鏡頭細味中國地方美食的秘密。《風味原產地》是Netflix採購的第一部中國原創系列紀錄片,配上20多種語言字幕供全球各地觀眾收看。

《風味原產地》聚焦食物告別煽情

   《風味原產地》現時已播出4季,分別介紹潮汕、雲南、甘肅及貴陽的美食,由內地著名飲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導演陳曉卿製作。《舌尖上的中國》曾經風靡全國,以「人」、「情」、「味」打動無數觀眾,惟到了後期,特別是第三季便因過分煽情惹人垢病,及後更因加入植入式廣告引來各方評擊。

風味原產地01
《風味原產地.潮汕》(第一季)於2019年開播,在豆瓣電影獲評為8.4/10的高分。圖為第一季潮汕篇中介紹的生食蟹。(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風味原產地》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路線,強調簡約純粹的清新風格,以食物作為唯一主角,沒有高科技特效後製,淡化食物製作者個人化故事,利用每集短短的10分鐘,全程記錄一道菜式如何生產食材、運送、烹調,讓觀眾看到餐桌上每道佳餚背後的故事。

風味原產地06
位於西北的甘肅,飲食之中最不能少的就是羊肉。圖為《風味原產地》中介紹的各種甘肅羊肉。(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人生一串」美食之旅 繪製中國燒烤地圖

靠水食水 《風味原產地》呈現潮汕風味

  港人熱愛「打冷」(潮汕地區的宵夜),第一季《風味原產地·潮汕》所介紹的食物應該最合乎港人口味。

  潮汕篇一共20集,介紹20种當地的特色小吃,包括今年火遍內地的牛肉火鍋,充滿地方特色的腐乳餅、魚露、粿條,以及橄欖、蕉柑、益母草等植物的應用。從潮汕各種食物中,可以看到當地人如何繁衍和遷徙。

風味原產地02
製作組透過鏡頭讓觀眾了解一碗潮汕牛肉丸粿條湯背後的製作過程。(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而講到潮汕美食,不可不提別具特色的潮式手打丸。「精密的肌理、不規則的孔洞,彷彿月球的表面,成千上萬次等高強度撞擊,改變了牛肉本來的面目,也賦與它們脫胎換骨的口感。」短短的一段旁白,精準地道出潮汕牛肉丸的外表及製作過程,配上捶打牛肉、牛肉丸入鍋等聲音,讓觀眾多角度感受到食材本身的質感,隔着屏幕感受到食物的美妙,帶來真正的視聽享受。

風味原產地03
《風味原產地》目前推出四季,分別聚焦沿海城市潮汕、西北地區甘肅、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所涉及地方不多,但分布頗具代表性。圖為貴州地區常用的調料和香料。(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不止紀錄飲食 《風味原產地》細訴飲食背後文化

  除了介紹菜式的味道及烹飪方法,《風味原產地》更強調食材的出產、菜式的歷史及當地飲食文化。

風味原產地04
看了《風味原產地》,就能了解這個地方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甚麼。講到雲南美食,就一定不會少了獨具特色的撒撇,這種美食的蘸料用牛胃中的酸水製作,有人稱為黑暗料理,有人就欲罷不能。(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以醃蟹一集為例,節目開首,製作組用鏡頭引領觀眾到晚上10時普寧市的李家排檔,簡介由一碗白粥、幾款小菜構成的「打冷」文化;再娓娓道來其招牌菜生醃蟹,以及中國人食用生醃螃蟹的過千年歷史;繼而由講述生醃蟹鮮甜的味道、晶瑩的肉質及詳細的製作方法,將鏡頭轉向李家醃蟹的取材地——潮汕最大的漁港揭陽市神泉港,讓觀眾見識當地繁忙的漁市場。這樣的鋪墊,不只全面地介紹了本集主角生醃蟹的「前世今生」,更自然地帶出潮汕地區漁業蓬勃,居民愛吃宵夜的飲食文化。

風味原產地補充
潮汕為廣東沿海地區,海產豐富,當地人擅長以不同方法烹調海鮮,一隻醉蟹的製作與醃製過程,正是當地飲食生活和生活風情的最好寫照。(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此系列的紀錄片見微知著,以食物為媒介,配上精煉的旁白,突顯鏡頭下的微觀美味,除了讓人食指大動,更多層次地展示了不同地區民眾的飲食習慣和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到當地親身品嘗的衝動,將紀錄片的意義昇華。

《風味原產地》聚焦美食,又透過美食看文化,感受當地風土人情,為觀眾帶來視聽享受。(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電影推薦|5部口碑國產電影 中秋假期一日睇盡

2:07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滿載童年回憶的《閃電傳真機》

滿載童年回憶的《閃電傳真機》

改編自民航奇迹 《中國機長》致敬平凡英雄

《機智女法醫》:古裝查案口碑之作 彰顯古代女性獨立自主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尚食

舌尖上的大明 從《尚食》看中國飲食文化和習俗

1:47

古裝劇裏的中國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掀「南京絨花」熱潮

《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雄獅少年

熱血動畫《雄獅少年》 醒獅文化與留守少年追夢的故事

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風味原產地》:食物做主角 細訴各地飲食文化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彎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彎彎曲曲的成功路

1988年12月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南極文森峰

中國人登上南極最高峰文森峰

「走鬼」點樣走?

  你們有沒有看過經典港產電影《旺角卡門》?其中一幕是由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在戲院前當無牌小販,突然小販管理隊前來驅趕,烏蠅因被由萬梓良飾演的Tony阻礙,結果「走鬼」失敗被抓。

  這一幕出現的小販「走鬼」情境,今時今日在香港真的很難見到,但大概在三、四十年前,小販走鬼可說是市區每天都會出現的情境。   所謂「走鬼」,就是無牌流動小販為逃避執法人員的動作。   當年港英政府僱傭了大批來自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人當警察,他們其中一個任務就是驅趕街上的無牌流動小販。   由...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