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泅渡大陸到世銀副行長!林毅夫把脈中國經濟

編輯︰許可

   作為中國經濟的重量級人馬,林毅夫的人生絕對是傳奇。他原是台灣方面的明星軍官,卻為了讓中國富強的信念,毅然從金門泅度大陸,之後憑着天賦和努力,在經濟學領域闖出一片天地,成為大陸的頂級學者、把脈中國經濟的中央政府智囊,還曾出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兼副行長。

中國經濟:台灣當局的「明星軍官」 

  中國經濟學者林毅夫原名林正義,1952年出生在台灣宜蘭的普通家庭。他1971年考入名牌大學台大的農業工程系,期間積極參加學運,擔任過學生代表會主席,曾在台灣被逐出聯合國時發動校園絕食。

  大學一年級軍訓後,林毅夫作出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投筆從戎,放棄台大,轉到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由於他是本省籍、又是高材生,軍方因應當時政治需要,將之塑造成熱血青年樣板,大加宣傳。林毅夫還得到時任台灣行政部門首長的蔣經國嘉獎,軍校畢業即獲安排以軍職身份,到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讀研究生。但直至這時,他和中國經濟仍沒有甚麼關連。 

年輕時的林毅夫高大健壯,甚有軍人氣概。(網絡圖片)

  林毅夫的人生轉捩點從外島金門開始。他因為表現優秀,完成研究生課程後,在1979年2月被安排到金門前綫的馬山當連長。

  金門距福建省廈門只有2.3公里,用望遠鏡就可看清對岸人和車,是兩岸軍事衝突最前綫,金門炮戰從1958年開始,斷斷續續打了21年。直至1979年1月1日,也就是林毅夫到金門前一個月,北京方面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對台政策轉變,炮戰才結束。

  一腔家國情懷、認同台灣前途在於中國統一的林毅夫,來到金門前綫後思考了許多;他買了一部收音機,每天深夜悄悄地聽着對岸電台,了解大陸的情況,漸漸對大陸充滿了嚮往之情。 

中國經濟:游3小時自由式到廈門 

  20年後林毅夫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說,在金門時,他的想法經歷一場劇變,只想着「我想讓中國富強,但是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住在大陸;所以,如果我到大陸,可以有更大的貢獻」。

  終於,林毅夫下定決心要到大陸去,並開始作周詳策劃。1979年5月16日晚,他趁着退潮,帶着軍官證、水壺和救生衣,從金門下水,用自由式游了近3小時到廈門,投奔剛開始改革開放的大陸。

廈門和金門只有一水之隔,但兩地民眾卻因兩岸局勢,曾長期無法互來。(視覺中國)

  這時林毅夫在台灣已婚並育有3歲兒子,任職教師的妻子還懷着第二胎。他最後一次回家探親時,沒有向妻子透露過打算,只說「如果我不見了,你可能要像王寶釧(台灣家傳戶曉的民間故事人物)一樣,苦守寒窯十八年……」。

  另外,以往盛傳指林毅夫是抱着兩個籃球當浮具游到大陸,後來林毅夫否定這說法:「你可以試試看,抱著兩顆籃球怎麼游啊?」

  有理想、有學識的林毅夫到大陸,受到當局重視並大力栽培,隨即獲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收為經濟系研究生。1982年,他取得碩士學位,被公派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系博士,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赴美留學生。 

中國經濟:至今未能回宜蘭

   另一方面,「明星」軍官林毅夫「消失」,馬上引來台灣各方猜測,但大陸方面和林毅夫都極低調,初時外界完全不知他到了大陸。後來台灣當局遍尋不獲後,將林毅夫列作「失蹤」,還發放撫恤金,因此家人也以為他已不在人世。直至第二年,林毅夫透過在東京的表哥傳話,才讓已哭斷腸的妻子知道他身在北京。

陳雲英(左)隨丈夫定居北京,並進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工作,創辦特殊教育研究室。(圖片來源:中新社)

  後來林毅夫赴美留學,妻子陳雲英也帶着子女到美國讀書,一家在異國重聚。1987年,陳雲英在美取得特殊教育博士學位,因為對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即攜同子女隨夫定居北京,並繼續從事教育工作,成為中國大陸特殊教育的奠基人。

  林毅夫學成後,長期在北京從事經濟研究,是中國頂級經濟學者,並成為中央政府最重要智囊,為重大決策提供意見;從總理工作報告,到多個「五年計劃」,林毅夫都有舉足輕重的角色。2008至2012年間,他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主管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第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而擔任該職務的人。

  林毅夫為國家經濟貢獻良多,但他個人卻有一點無奈。台灣的軍事部門後來確定林毅夫是「陣前叛逃」,即發出永久通緝令,再加上種種政治原因,他至今未能回到台灣宜蘭家鄉,即使父母離世也無法返家奔喪,只能在北京遙祭。不過林毅夫說到當年的選擇,始終堅持「問心無愧,從不後悔」。

林毅夫是國務院參事,被視為中國政府的最高級智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沙溢,《武林外傳》,春晚

沙溢從《武林外傳》走上喜劇路 演戲綜藝雙線發展

2025-10-04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沙溢,《武林外傳》,春晚

沙溢從《武林外傳》走上喜劇路 演戲綜藝雙線發展

2025-10-04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編輯推薦
文化新三樣國產電子遊戲

文化新三樣|黑神話原神風靡海外 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國產電子遊戲

2025-09-27
十五運會場館

躍動灣區|全運會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場館 設施如何升級?|場館篇

2025-09-23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1:42
灣區百科-惠州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惠州 嶺南名郡為何叫「鵝城」?

2023-07-06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遇甄子丹點名入行 追夢者由被嘲笑到揚名國際

2025-09-13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四川白馬關 蜀道上的三國傳奇

2025-10-05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十五五規劃前瞻|張維為與鄢一龍談AI與人類的雙重進化

2025-10-03
1949年10月9日

第一屆全國政協舉行第一次會議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路途中病死,丞相趙高不願讓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繼位,而想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當皇帝。於是他偽造詔書,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史稱秦二世。

   之後,趙高又設計害死丞相李斯,自己當了丞相,但趙高仍不滿足,打算篡位自己當皇帝,但他又擔心文武百官不服,於是想出一個花招,做了一場...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