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總設計師李金城:建成天路 此生無憾

編輯︰許可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眾多舉世矚目偉大工程亦相繼落成,青藏鐵路就是其中之一。它建設難度高,但改變了西藏隔絕的狀態,對中國經濟建設,乃至國防安全有重大意義。為了完成這條鐵路,總設計師李金城在高原上堅守多年,犧牲了家庭、失去了健康,甚至險些命喪無人區。不過他始終認為,只要修成天路,便此生無憾。 

李金城20多年風餐露宿 

  李金城1963年出生,17歲從甘肅蘭州考入上海鐵道學院,畢業後由基層綫路勘察員做起,在野外工作、風餐露宿的生活一過就是20多年。他曾參與設計西部多條對中國經濟有重大戰略價值的鐵路,更曾遠赴非洲及尼日利亞,協助當地的鐵路技術改造。不過他最滿意的「作品」,肯定是青藏鐵路。

李金城說青藏鐵路是第一流的高原凍土鐵路,是值得後世銘記的偉大工程。(網上圖片)

  青藏鐵路始於青海省會西寧,向西經德令哈、格爾木後轉向西南並翻過唐古拉山脈,再經那曲到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佔近一半,途中穿越戈壁荒漠、沼澤濕地,還有550公里是凍土層。該鐵路的第一期,亦即西寧至格爾木800多公里常規(沒有凍土層)路段早於1958年開工,但因技術和中國經濟實力等問題,直到1984年才建成通車,期間有360名施工人員獻出生命。

  至2000年,國家決定展開格爾木到拉薩的第2期工程前期工作。該路段是凍土路段,又要顧及環保、生態等問題,設計和施工難度極大,且沒有任何經驗可參考,曾被西方稱為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就在這一年,李金城作為青藏鐵路初測工作的現場指揮,第一次帶着500多人測勘大軍登上高原;他的團隊擔負全綫八成勘測工作,以確定鐵路走向。 

李金城墮入冰河險喪命

   其中工作最艱巨的一段,是從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安多,至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之間130公里無人區。2000年9月7日,李金城和團隊中20多個身強力壯年輕人,各自備好十幾個麵餅和幾瓶礦泉水,清晨從唐古拉山兵站出發 ,進入無人區勘測。但快要進山時,突然下起大雨,車輛開了十幾公里即陷進了沼澤中。看着前面愈來愈密集的水坑,李金城決定放棄越野車,大家背着儀器,徒步向無人區腹地進發。

青藏鐵路是西藏第一條鐵路,2018年載客量已超過1,600萬人次。圖為青藏鐵路列車駛向拉薩。(圖片來源:中新社)

  雨雪愈下愈大,大家的衣褲都濕透。入黑之後,氣溫跌到零下十幾攝氏度,既寒冷,又疲勞,好些隊員都快堅持不住。李金城只好把隊員召集到一起,希望大家挺住,並扔掉部分食品和水以減輕輜重。

  到翌日凌晨4點,工作總算完成,惟隊伍卻迷路,本身有甲狀腺問題的李金城亦累壞,在過一條小河時腳下一軟,摔在冰冷的河水裏。他這時覺得自可能不行了,已做好犧牲的準備,於是向大家說:「你們先把儀器放下來,我看着,你們爭取盡快走出去,明天再來接我。」隊員們當然不答應,「把你留在這裡,不凍死也要被狼吃掉」,於是跌跌撞撞,硬是把李金城抬出無人區,送到那曲的醫院搶救。

  這次勘測險些要了李金城的命,但他認為值得,因為此行徹底弄清了唐古拉山一帶地質情況,青藏鐵路放棄了原本經海拔5,231米公路山口的選綫,改從30公里外海拔5,072米處翻越唐古拉山,結果里程縮短了5.7公里,爬坡也減少,建設成本節省了8億元人民幣。

  隨後格(爾木)拉(薩)段正式動工,李金城被任命為青藏鐵路的第三代總設計師,這時他才38歲。此後的6年間,李金城每年都在施工沿綫10個月以上,與家人要長期分離,偶爾回家一趟,女兒竟把他叫做「叔叔」。

李金城長駐高原 記憶嚴重衰退 

  終於,青藏鐵路在2006年7月1日全綫通車,結束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其高原鐵路建設技術也領先世界。之後李金城又擔任青藏鐵路延長線——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拉日鐵路)的總設計師,繼續把鐵路修到喜瑪拉雅山下的夢想。現在拉日鐵路亦已通車,還將繼續向邊境延伸,最終連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李金城為了青藏鐵路累壞身體,後來已不能再上高原工作。(網上圖片)

  因長年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工作,李金城身體受到很大傷害。青藏鐵路施工期間,他體重由85公斤跌到最低時不足50公斤。2012年青海玉樹大地震,他任抗震救災鐵路建設項目現場指揮,出現突發急性腎衰竭。這一切都令其健康大不如前,看起來似乎比實際年齡老了十多歲,記憶力也嚴重衰退,一些以往的經歷只剩下記憶碎片。

  李金城現在已無法再上高原工作,即使重訪西藏也不是易事。不過他始終不怨不悔:「能建起青藏鐵路,實現幾代鐵路人的夢想,此生已無憾。」

當代中國-傑出華人-張五常

張五常:也無風雨也無晴

從泅渡大陸到世銀副行長!林毅夫把脈中國經濟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貝聿銘

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李書福

李書福的堅持與執著 打造當代中國第一輛民營汽車

最新文章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徐少強、《天蠶變》、《武狀元蘇乞兒》

徐少強逝世 從《天蠶變》大俠到《武狀元蘇乞兒》大反派

編輯推薦
2:59

非凡75年·政經篇|新中國外交75年 從「一邊倒」到「大國外交」

3:30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3:09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

2:52
新中國成立75年,逐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56

非凡75年·政經篇|「一國兩制」如何保障港澳繁榮穩定?

2:30
中醫藥發展歷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體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惠及全球人類 貢獻中國智慧

2:27

非凡75年·文體篇|傳統文化怎樣創意傳承?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中國長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看十八世紀清帝國龐大疆域的煩惱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1985年10月5日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開放

「長袖善舞」出自韓非子?

  「長袖善舞」這個成語,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這個詞語與舞蹈有關係嗎?出處是哪裏?具體是甚麼意思呢?

  這個詞出自法家學派的典籍《韓非子》,這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的著作合集。

  《韓非子》中有一句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就是指舞者衣袖若長,舞姿便會更好看;商人若資金雄厚,經營會更容易。

  韓非認為,國家強盛,可以做更多事情;國家衰弱,許多事情都做不成。

  「長袖善舞」就是他用來比喻做...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