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舞者變身「水下洛神」演繹中國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揮筆寫下名篇《洛神賦》,將中國神話裏的洛神描繪得美麗絕倫;2,000年後,一位年輕舞者則用精彩唯美的水下舞蹈,再現中國文化經典。

 

唯美舞姿重現中國文化經典

  6月中旬正值端午,河南廣播電視台《端午奇妙遊》晚會特別設計了開場節目《洛神水賦》(原名《祈》)。據節目主創人員介紹,屈原不止一次在詩詞中提到過洛神,恰逢懷念屈原之際,正好推出這個舞蹈。

  影片中,年輕的舞蹈演員在水中翩翩起舞,對應了《洛神賦》中的名句「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中國文化水下洛神01
《洛神水賦》在河南電視台播出,這個電視台此前還推出舞蹈節目《唐宮夜宴》,兩個節目都用創意方法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在網絡上備受歡迎。(網上圖片)

  這段不到兩分鐘舞蹈隨即紅遍網絡,在社交媒體上的播放量達到35億;影片還引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注意,她在Twitter上稱讚舞蹈「像天鵝一樣優雅,像中國龍一樣敏捷」。

  舞蹈者名叫何灝浩,曾是花樣游泳運動員,得過國際潛水小姐大賽中國區總冠軍,還在電影《美人魚》中當過林允的替身,如今則負責培訓人魚表演。

中國文化水下洛神02
從花樣游泳到潛水到美人魚表演,《洛神水賦》的表演者何灝浩一直從事水下工作,雖然經驗豐富,但要完成表演還需要經過重重考驗。(網上圖片)

  《洛神水賦》播出後,何灝浩一夜之間成了洛神的「代言人」。提起網民的誇讚,她有點害羞:「我也是只是個凡人,挺惶恐的」;對於華春瑩的讚美,她則是「哇的一聲哭出來」,感覺多年的辛苦有了回報。

  延伸閱讀:唐俑復活?《唐宮夜宴》再現盛唐時期中國文化

浸水26小時 用創意毅力傳承中國文化

  水下獨舞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何灝浩透露,自己在水下泡了足足26個小時,拍攝時50秒換一次氣,但從下水到準備機位就已經過去了2、30秒,所以不停在水下來來回回,才最終拍出了成品。

中國文化水下洛神04
每50秒才換氣一次,每日下水200次,在水下浸了26小時,這些數字都見證舞蹈演員的艱辛。(圖片來源:河南衛視@微博)

  為了防止頭髮在水中散開,造型師利用魚膠粉固定髮型,「頭髮會變得很硬,整個頭特別疼,然後要卡很多卡子(髮夾)」。繁複的表演服裝吸水變重,在水的阻力下,她要極力保持動作流暢,雙眼更因在水下睜開而充血……為了完成特定的舞蹈動作,需要用魚線纏繞她的腰,拍攝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手臂、腹部、膝蓋上仍有大大小小的劃痕和紅腫。

中國文化水下洛神03
為了防止頭髮在水中散開,何灝浩忍住疼痛用大量膠粉固定頭髮。(網上圖片)

  經過點點滴滴的努力和不放棄的精神,才有了兩分鐘的完美呈現。

  如今,她又回到了自己教授課程的日常,帶領身着美人魚服裝的學員學習在水中練習漂浮和游泳。她說,引起關注的是傳統文化,並不是自己。「我可能在當中扮演了一個載體的角色吧,能以一技之長還原千年前的中華精粹,是我的榮幸」。

  其實,像何灝浩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而中國文化的傳承,正是需要他們的創意和熱情。

  延伸閱讀:角色外觀?節日活動?《王者榮耀》特殊方式傳承非遺文化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周慧敏

周慧敏由DJ到歌手 永遠的「玉女掌門人」

編輯推薦
當代中國-香港摩天大樓

3000棟|中國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

真「一線城市」 建在峽谷中的最窄縣城

1:59

32.5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是哪個?

當代中國-深圳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200萬家企業|中國老闆最密集的城市

1:55

6400家咖啡店|最愛咖啡的城市是上海?

603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最多的城市

4330個公園|全國最多公園的省份是哪個?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諸葛亮八陣圖未解之謎

玫瑰園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超越仇恨的玫瑰花圃

從三國遺跡到時尚打卡點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從三國遺跡到時尚打卡點

1966年10月27日
首顆導彈核武器

中國首顆導彈核武器飛行爆炸成功

八九不離十

  形容某事與事實十分相近,或者一件事差不多完成,一般會說「七七八八」,但亦有人形容「八九不離十」,為甚麼?

  「十」在中國通常被認為是代表圓滿的數字,「八九」就代表一件事接近完成、或猜測接近真相。

  古代典藉中,不少文章都出現過「八九」的用法。例如《紅樓夢》第三十回:「紫鵑也看出八九。」

  中國現代作家老舍的《柳屯的》則出現「八九不離十」的用法:「可是比較的,我還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兒的同學。我不敢說是明...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