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90後繪「抗疫上河圖」 致敬新冠疫情醫護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廣東新冠疫情持續,佛山此前因出現個案進行大規模檢測。當地90後男生陳志傑在完成檢測後在現場觀察許久,回家將腦海中的情景結合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畫風,用5天時間繪製出一幅「抗疫上河圖」,向前線醫護人員致敬。

刻畫345個人物  展現大眾對抗新冠疫情場面

  這幅工筆古風山水畫長1.37米,寬0.75米,畫作中,人們在青山綠水間忙碌。醫護人員負責核酸檢測、保安拿着大聲公維持秩序、義工在清點物資……畫中約有345個人物,佛山15個地標建築亦展現其中,匯集了佛山祖廟、嶺南明珠體育館、南風古竈、平洲玉器街等,既記錄下大眾團結抗疫的感人場面,又展現了佛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陳志傑還特地將佛山當地一棵430年的榕樹融進畫中,「它象徵我們佛山抗疫的決心」。

抗疫上河圖00
「抗疫上河圖」參照中國名畫《清明上河圖》的模式,將佛山抗疫的點點滴滴在畫中展現出來,作者陳志傑說想藉此為新冠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集氣。(網上圖片)

  陳志傑來自湛江吳川,自小受到爺爺的影響喜歡國畫,從初中開始一直堅持自學。現在他是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在佛山禪城區開了一間繪畫工作室,周末帶着小孩子一起寫字畫畫,平常自己會出去寫生。

  從6月1日開始,陳志傑每天畫8個小時,共耗時5天完成「抗疫上河圖」。「其實還需要花更長時間,但我之前說,希望這幅畫完成時,佛山的疫情就能結束」。為此,他特意快馬加鞭,「畫面中很多細節還有所欠缺,這幾天正在完善中」。談起畫作被網友與《清明上河圖》相提並論,他就表示自己的畫工還遠遠達不到那樣的水平。

  延伸閱讀:小人物有大能量 義工逆行千里對抗中國新冠疫情  

將繪廣州版上河圖 鼓勵大眾積極應對新冠疫情

抗疫上河圖01
「抗疫上河圖」的作者陳志傑是一位美術老師,他希望教導學生細緻觀察生活並用畫筆記錄生活。(網上圖片)

  即使是初版,龐大的畫卷已蘊含許多動人之處。疲憊的醫護趴在椅子上休息,紅衫義工在風雨中繫帳篷,身穿反光衣、手持攝像機的記者身影也躍然紙上。排隊的人群中,有人靜靜地撑傘,有人低頭看手機,有人還搖着大葵扇。年輕女士斜挎小包,中年人挺着啤酒肚⋯⋯市民等候核酸檢測的百態也被捕捉下來。

  對於畫作在網絡上爆紅,陳志傑感到很意外,也特別開心。「原本只是想告訴小朋友,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和表達自己對於當下社會中发生的事情的看法」。陳志傑說,他將繼續創作一幅同尺寸廣州版本的「核酸檢測圖」,用畫筆將這些場景記錄下來,為醫護人員和整個社會集氣,鼓勵大家積極應對疫情。

  延伸閱讀:上海「神筆」先生 用創意動畫喚醒城市人的童心  

「抗疫上河圖」細節欣賞

抗疫上河圖011
「抗疫上河圖」中,市民正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網上圖片)
「抗疫上河圖」02
「抗疫上河圖」中,記者正在現場拍照和採訪。(網上圖片)
「抗疫上河圖」03
「抗疫上河圖」中,身穿紅色衫的義工正在為民眾派發物資。(網上圖片)
「抗疫上河圖」04
「抗疫上河圖」中,紅色衫的義工正在紮帳篷;身著藍色保護衣的醫護就負責採樣。(網上圖片)
「抗疫上河圖」05
「抗疫上河圖」中還刻畫了佛山的建築地標,包括佛山祖廟、嶺南明珠體育館、南風古竈、平洲玉器街等,展現了佛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網上圖片)

 

七一勳章|沙漠植樹造綠洲 石光銀:一生治沙沒白活

青年舞者變身「水下洛神」演繹中國文化

登頂珠峰-張洪

亞洲第一人 視障者張洪登頂珠峰「讓世界看見我」

雲南野生象保育

雲南野生象群漫步街頭 背後是「象爸爸」的默默守護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甄子丹,《殺神John Wick 4》,《葉問 》,《精武門》

甄子丹捲起葉問熱潮 創事業高峰 「宇宙最強」稱號如...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