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世界男高音訪華 巴伐洛堤北京唱意大利歌劇

撰文︰潘少權

   1986年6月,世界首席男高音巴伐洛堤(Luciano Pavarotti)訪華,在北京演出《波希米亞人》。他帶着興奮心情前往陌生又神秘的中國演出,結果被觀眾深深地感動,形容為「簡直是一場美好的夢」。

改革開放巴伐洛堤初訪中國 帶兩噸食材和雪櫃洗衣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世界男高音訪華 巴伐洛堤北京唱意大利歌劇
改革開放1986年意大利男高音巴伐洛堤到北京演出,當他抵達北京機場時,被記者簇擁包圍。 (圖片來源:Getty)

  巴伐洛堤順利訪華,主要得力於意大利政府。當時訪華演出,談何容易!排練在哪裏?住哪間酒店?飲食交通如何安排?劇院需要來人數,能不能有啦啦隊?攝製組?

  對中國這個剛開放的遙遠而神秘國度,意大利人茫然不知所措。

  中方為他們安排住在由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是當時北京最好的飯店。巴伐洛堤來華,除了他母親有心臟病,怕承受不了巨大喜悅衝撃外,父親、妻子、三個女兒,和許多親人都來了。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首部荷里活戲 周恩來會見差利卓別靈

  一行隊伍,帶來了洗衣機、雪櫃,還帶來了重達兩噸的蔬菜水果和其他食品,礦泉水也帶了1,500樽。為了安全,還帶了三個醫生、兩個秘書和兩個廚師。

  這些細節讓人看到歷史的真實,看似荒誕,卻是事實。物質上的差異,還可以互相遷就,靠金錢彌補;但觀念上的差異,雖說時間可拉近,但那可是幾個世紀啊。

  回首往事,恍如隔世。

改革開放巴伐洛堤唱歌劇 贏得觀眾6分鐘掌聲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世界男高音訪華 巴伐洛堤北京唱意大利歌劇
改革開放1986年,意大利男高音巴伐洛堤到北京演出《波西米亞人》,獲得觀眾的熱烈反應。(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1986年6月28日,意大利男高音巴伐洛堤在北京天橋劇院首演後,中國副總理萬里(右二)與巴伐洛堤(右三)一起在舞台上向觀眾揮手致意。(圖片來源:AP)

  於巴伐洛堤而言,來華演出,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但精神上卻十分興奮。6月下旬,北京很熱;當時天橋劇場亦沒有冷氣。空氣悶熱,體重200多磅的他,感覺是「連空氣都沒有」,但他因觀眾熱情投入而高興不已。每場演出,都掌聲如雷。據中演公司《外賓接待簡報》記錄,首場歌劇演出,非常成功,觀眾最長的一次掌聲「長達6分鐘」。

  巴伐洛堤說中國觀眾的熱烈反應深深令他感動。他從未接觸過類似的聽眾,他們欣賞的喜悅似乎是那麼地慷慨、開放,沒有沾染絲毫的排外或嫉妒色彩。他們的反應源自內心深處,似乎是完全開放自己,接受他的音樂。

  他形容此次來訪「簡直是一場美好的夢」。對中國人,他也有自己的評價,認為「中國人有強烈的自信心和幸福感,這與蘇聯、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那些社會主義國家的人不同,在那裏人們精神受壓抑,而中國人自願與人接近,是開放性的,富有創造力」。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第一場時裝表演

改革開放巴伐洛堤再獻唱 人民大會堂開獨唱音樂會

  之後7月4日,巴伐洛堤是第一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演唱會的外國人,萬人大會堂的輝煌場面和宏大氣勢,更讓他感到無比震撼。

  巴伐洛堤為中國人真正打開了一扇西方歌劇的窗戶。他也說:「這趟中國之旅是我畢生最美妙的經驗之一,永遠不會從腦海裏消失。」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世界男高音訪華巴伐洛堤北京唱意大利歌劇
改革開放後2001年6月23日,三位世界男高音巴伐洛堤(右)、卡里拉斯(José Carreras,中)和杜鳴高(Placido Domingo,左)在北京故宮演出。(圖片來源:AP)

  之後他三度次訪華,為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在2001年6月與多明哥和卡列拉斯在北京紫禁城舉行了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會;同年12月在上海大劇院舉辦了獨唱音樂會;最後於2005年底,來華舉辦世界巡迴告別演唱會。

  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如巴伐洛堤所說,他引用了一句意大利諺語,「放棄老路走新路,困難在所難免」中國人正在探索新道路(改革開放),就像他在探索歌劇發展的新道路一樣。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世界男高音訪華巴伐洛堤北京唱意大利歌劇
意大利男高音巴伐洛堤曾在改革開放後,1986年訪華演出,大受歡迎;2005 年 12 月 10 日,他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告別巡迴演唱會。(圖片來源:Getty)

「神州第一路」 瀋大高速 1984年動工全國最早

1:55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引入電影《追捕》顛覆審美觀念

改革開放引入電影《追捕》 顛覆審美觀念

2:26

改革開放下 辛勤致富的「萬元戶」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建大亞灣核電站應付經濟起飛電力需求

改革開放建大亞灣核電站 應付經濟起飛電力需求

最新文章
澳門、中山、珠海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百事可樂

改革開放|深圳第一間世界500強企業 細說百事可樂發展史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編輯推薦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彎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彎彎曲曲的成功路

2016年11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二十四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生保」同戶籍有關?

  現今社會進步,不少大樓屋苑都有保安,甚至公共屋邨有看更幫大家巡樓兼看門口。當保安人員遇到一些「生保」人及陌生面孔,通常也會多問幾句探明來意,並要求他們先登記再上樓,以策安全。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生保」有陌生、生疏的意思,而這個俗語的由來是與中國古代一種制度有關的。   「保甲制度」是自宋代開始一種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所謂「什伍其民」、「變募兵而行保甲」,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明清兩代仍有類似設置,是管理鄉村地區的重要制度。保甲制度以戶、甲、保等為基...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