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 聶海勝三度飛天

編輯︰許可

  神舟十二號飛船將把3名太空人送上天宫太空站,作為任務「指令長」的聶海勝,不單是已曾兩度飛天的「老將」,還是第一個在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這次聶海勝第三度出征,會駐守太空站長達3個月,也將打破中國人在太空逗留時間的紀錄。

童年吃不飽穿不暖 聶海勝學會堅強

   聶海勝1964年出生在湖北棗陽的農家,在家中8兄弟姊妹中排行第6。因為家裏窮,聶海勝小時的生活連溫飽都有困難,他接受傳媒訪問時曾這樣憶述:「(那時)過得挺苦的,特別是一到春季之後,有時候吃都接不上了,防寒的衣服不是太多,手和腳都會凍爛。」後來父親早逝,聶家情況雪上加霜。

  溫飽都成問題,家裏要擠出錢讓聶海勝讀書更是困難,有一次他甚至只能交給老師幾隻兔子當作學費。後來聶海勝為減輕家人負擔,決定輟學回家種地,幸好老師知道他成績好,不上學太可惜,答應出錢資助,聶海勝才能繼續學業。

  延伸閱讀:「神箭」在弦,再度問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正式發布

聶海勝和現役中國太空人一樣來自空軍。在空軍期間,他先後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多款戰機,飛行時間達到1,480小時。(網上圖片)

  當然,聶海勝也知道要珍惜機會,每到假期,他都到幾十里外堂兄家幫着搬木材、裝茶葉,掙十幾元錢應付讀書開支。而這種艱難的生活,也令聶海勝學會勤勞、堅強和踏實。

  另一方面,聶海勝這個窮家孩子其實早有飛的夢想。他曾透露,小時候在山坡放牛,經常看到有飛機天上飛過,也因此常常夢到自己長着翅膀,像鳥兒一樣飛起來。為了圓這個夢,中學畢業時聶學勝得知空軍招收飛行員,便馬上報名,並通過考核入讀航空學校,成為空軍的一員。

  不過成為飛行員不久,他就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

駕戰機遇引擎故障 聶海勝冷靜應對

   1989年6月,聶海勝駕駛戰機飛上4,000米高空時,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隨即引擎驟停,飛機急速下墜.......危急之際,他冷靜應對,一邊向地面塔台報告,一邊嘗試排除故障,希望挽救戰機。直到飛機距離地只有400多米,聶海才決定棄機跳傘,最終戰機撞向山溝,他則掉到一處水塘裏,僥倖沒有受傷。

  因為處置險情時沉着冷靜,聶海勝獲記3等功;他只休息了幾天,便馬上重返藍天。對於這次經歷,他後來說,如果你很熱愛這個職業,你會把生死置於度外,「冒這個風險值了」。

聶海勝(前排左二)是中國首批14名太空人之一,這是太空人們1998年在宣誓儀式上的照片。(網上圖片)

  1998年,已成家立室的聶海勝經過重重選拔,成為解放軍航天員(太空人)大隊的一員,並在4年嚴格訓練後成為中國第一批14名太空人之一,開始從藍天飛向更高、更遠的太空。

  但原來他報名參加選拔之初,妻子聶捷琳擔心丈夫安全,也難以接受丈夫放棄穩定的生活,執意去做從沒中國人做過的工作,於是大加反對,甚至說出要離婚的氣話。

  為此聶海勝一路耐心解說,還搶着做家務希望妻子「息怒」。妻子後來憶述,這期間聶海勝陪她去看越劇《嫦娥奔月》,散場後聶海勝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飛天夢想,「我還體檢合格了,我現在有這個條件去從事這個事業,去實現這個夢想」。終於,妻子被聶海勝的執着打動了。她答應隨聶海勝到北京,默默支持着丈夫受訓,還和女兒一起協助聶海勝背課文、背英文單詞......

艱苦訓練 聶海勝時刻準備再出征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飛船升空,楊利偉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2005年10月12日,聶海勝搭檔費俊龍乘神舟六號上天,在太空停留了4天19小時又32分鐘,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突破。

  這次任務對聶海勝還有另一重意義,因為任務期間正是其41歲生日,他也成了第一個在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在生日那天,女兒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過「天地對話」為聶海勝唱起生日歌,這一刻全場為之鼓掌,在太空中的聶海勝激動流淚。

  2013年的神舟十號任務,聶海勝第2次飛天,是第2位兩度上太空的中國人。在這次任務中,他出色完成手動控制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太空實驗艙對接。

  延伸閱讀:中國載人航天30年 神舟飛船創出多個第一次

  延伸閱讀: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聶海勝為女兒取名聶天翔,「航天味」十足。圖為女兒在控制中心為聶海勝唱起生日歌。(網上圖片)

  兩次升空後,有人問聶海勝:你還飛天嗎?聶海勝回答說:「我的答案只有一個,繼續努力,刻苦訓練,時刻準備,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就會勇往直前,在浩瀚天宇繼續飛出中國龍的軌迹。」

  2021年,神舟十二號升空,快將57歲的聶海勝會第三度出征,他和搭檔劉伯明、湯洪波也成為天宮太空站天和號核心艙的首批訪客。完成3個月任務後,聶海勝還會打破景海鵬的紀錄,成為停留太空時間最長的中國人。

  當然,隨着中國太空站繼續建設,以及神舟十三號、十四等飛船升空,聶海勝保持的紀錄,也將不斷被突破。

  延伸閱讀:「後備」20年未能上太空 鄧清明:戰友在飛就是我在飛

聶海勝(右)和費俊龍完成神六任務後曾到訪香港,和市民大眾見面。(圖片來源:getty)
2:38

【父親節】郎朗父親如何栽培兒子成鋼琴大師?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為抗美援朝義演170場籌款 豫劇皇后常香玉捐獻戰機

半世紀辦案超過8000宗 李昌鈺:一切用物證說話

最新文章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橫掃皮劃艇靜水有奪5金 港隊篤定總獎牌數破紀錄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神舟十三號升空 「太空教師」王亞平漫步太空

神州十三號 | 未曾飛天已成名 「神十三」太空人葉光富打破傳統

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 翟志剛乘神舟十三號再出征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首位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 聶海勝三度飛天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當年今日神舟五號升空 回顧楊利偉的「黑暗26秒」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汪順是泳壇男神 是金牌選手 還是博士生!

影視巨星

葉麗儀

當葉麗儀遇上《上海灘》 全球華人金曲唱紅40載

編輯推薦
香港創新活力

持續更新|《科技探索 香港創新活力》:港產衛星面世 航天科技顯優勢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橫掃皮劃艇靜水有奪5金 港隊篤定總獎牌數破紀錄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當代中國-莫言

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當代中國-高錕-高錕中大面試記

高錕中大面試記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1950年10月3日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傳統戲曲的小丑(三花臉),因用白粉塗鼻,俗稱白鼻哥或白鼻。   在以前的粵劇中,白鼻哥上京考試總是榜上無名,下場時總是戲曲中說:「今科不中,明科再來。」   後來,「白鼻哥陪考」就是用來比喻為考試失敗之人。   其後,白鼻哥又泛指無能之輩瞎湊熱鬧,永遠是陪襯角色,...

30個西湖

     說到西湖,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可能都是杭州西湖。原來中國有至少30個西湖,分別都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