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美援朝義演170場籌款 豫劇皇后常香玉捐獻戰機

編輯︰許可

  常香玉有豫劇皇后之稱,她不單在藝術上有極高成就,更有一顆赤城愛國心。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常香玉率領自己的劇社,用了半年時間在全國義演了170多場,用全部收入為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捐獻了一架米格戰鬥機,故事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融匯戲曲特點 常香玉創「常派」唱腔

   常香玉原名張妙玲,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鞏縣一個貧農家庭。當時鞏縣的農村窮家女孩,被送走做童養媳幾乎是唯一出路,但曾為豫劇藝人的父親張福仙不希望小妙玲受苦,認為跟他學藝或許能找到一條活路,於是把9歲的小妙玲帶到附近的密縣投奔自己的結拜兄弟常老大。

  在密縣,小妙玲開始搭班學戲,又拜在多位名師門下學習,她的藝術天賦也開始展現,10歲已能上台表演,13歲更成為台上的主角,漸有名氣。

  不過那年代的「女戲子」受盡歧視,家鄉的長輩得知消息後十分惱火,要求小妙玲馬上停止登台,否則就不許再說自己姓張。張福仙聞言大怒,「不姓就不姓」,遂決定讓女兒隨常老大姓常,並改名「香玉」,從此張妙玲就成了常香玉。

常香玉的《花木蘭》是為義演籌款而創作,後來成為家傳戶曉的劇目。圖為常香玉在《花木蘭》的劇照。(網上圖片)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第二年年底華北淪陷,河南、山西大部分地區被日軍佔領,常香玉和家人只好逃往陝西西安,且一住就是18年;她在當地成家,與曾任小學校長的陳憲章結為伉儷。

  在西安的日子裏,常香玉努力鑽研豫劇藝術。這時她因為傷病不能再演武戲,於是潛心鑽研青衣、花旦的表演;她還在原來所學的豫西調中,融入豫東調、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劇的長處,開創「常派」新腔,並憑着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的特色,成為紅透半邊天的「豫劇皇后」。此後她更辦起自己的劇社,積極培養「常派」藝術接班人。

  延伸閱讀:香港文化粵劇演變與發展

常香玉:國家的難就是自己的難

   說到常香玉的豫劇成就,離不開她的丈夫陳憲章。陳憲章婚後「婦唱夫隨」進入豫劇圈,並憑着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戲曲獨到的見解,為妻子改寫了大量劇本的唱詞,摒棄舊詞中的糟粕;他還為常香玉寫了很多新劇本,不少都成為經典。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年後朝鮮戰爭(韓戰)爆發,危及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人民志願軍於是跨過鴨綠江,開始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剛經歷抗戰和內戰,元氣未復,經濟困難,志願軍軍備給養都吃緊,為了支援志願軍作戰,當局號召全國人民募捐。常香玉始終認為「國家的難,就是自己的難」,當然慷慨解囊。

常香玉的義舉得到各方肯定,還獲得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的接見。當時毛澤東對她說:「你這個香玉了不起嘛,我應該向你學習。」(網上圖片)

  1951年6月的一天,廣播傳來朝鮮戰場的消息,某連在一處高地上遭美軍百餘架戰機轟炸,全連犧牲。常香玉聽後徹夜難眠,她深感志願軍太艱苦了,自己應該為戰士們再多做點事。常香玉想來想去,迸出這樣一個念頭:義演,給出國作戰的志願軍捐戰機!

  當時中國用舊幣,50萬元夠一個五口之家生活一個月,而購買一架米格戰機卻要15億元,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劇社很多人都覺得計劃太難了。不過常香玉非常堅定,她說:「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兩年,一定要把這架飛機完整的送給抗美援朝前線!」

「常香玉號」現陳列於航空博物館

  坐言起行,常香玉變賣劇社的貨車和自己的首飾,給劇社成員作工資,為義演作準備;又把3個年幼的孩子送進托兒所,好讓自己能全心籌款。

  她更想到應該找一部愛國的戲來配合義演,全力支持妻子的陳憲章於是熬了幾夜,把京劇《木蘭從軍》改編成豫劇《花木蘭》,當中的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流傳極廣。

軍方把一架米格-15戰機命名為「香玉劇社號」,但常香玉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它。直到1992年3月,她在北京參加人大會議,才在中國航空博物館與這架戰機見面。據報道,當時常香玉緩緩走到戰機旁,舉目凝望,淚盈雙眸。(網上圖片)

  那年的8月開始,常香玉和劇社59人輾轉陝西西安,河南開封、鄭州、新鄉,南下湖北武漢、湖南長沙和廣東廣州,半年間演出170多場,觀眾30多萬人,共籌得15.2億元,這筆錢如數捐獻給志願軍。軍方為嘉許常香玉,隨後特意把其中一架米格-15戰機命名為「香玉劇社號」,這架戰機現在陳列在北京的中國航空博物館裏。

  常香玉的義舉當時曾被廣泛報道,也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在她引領下,全國掀起了捐獻飛機運動,據內地傳媒報道,期間各地統計下來捐款超過4萬億,折合米格戰機3,000多架。

  此後常香玉繼續在藝術道路上努,並致力提升豫劇的藝術格調;她也不忘支持國家的軍事建設,經常到部隊慰問演出,從天山腳下到東部沿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常香玉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等職。至2004年6月1日在河南鄭州病逝。

  延伸閱讀:常香玉被追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常香玉雖已離世,但她的崇高愛國精神和高尚人格,已化作豐碑,永留人間。圖為常香玉晚年的照片。(網上圖片)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首位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 聶海勝三度飛天

半世紀辦案超過8000宗 李昌鈺:一切用物證說話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中國當代藝術大師吳冠中從具象到接近抽象

中國藝術大師吳冠中 從具象到接近抽象

最新文章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88歲仍在蹬三輪車 白方禮為圓窮孩子們的上學夢

創新先鋒

黑神話:悟空的製作人馮驥

黑神話:悟空|製作人馮驥如何用好作品講中國故事?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林保全,多啦A夢配音員

《多啦A夢》配音員林保全 陪伴幾代港人成長的聲音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葉振棠

葉振棠笑傲歌壇逾50年 滄桑悲涼歌聲唱出哀樂人生

編輯推薦
廣州海珠有軌列車,有「最美七公里」之譽

廣州好去處|海珠有軌電車一日遊 ¥6.9玩盡最美七公里

深圳四大水上樂園,有瑪雅海灘水公園、星高度夢想水世界、金沙灣水世界、觀瀾生態水上樂園。

深圳好去處|盤點4大水上樂園 必玩尖叫水滑梯 打卡粉色系水世界

中山鳯巢灣創意新天地

中山好去處|鳯巢灣創意新天地 網紅牆+夜市 潮流新「蒲點」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廣州新地標|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似天鵝又似遊輪 必看5大亮點

深圳美術館新館

北上新地標|深圳美術館新館打卡攻略 三大必看展覽

深圳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

華強北新地標!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登場 連電競賽場都有?

廣州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AI新地標 |廣州海珠區建全國首個 AI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2:39

香港回憶鬼節篇|橫頭磡人頭橫落?秀茂坪何解叫掃墓坪?

1:40
鍾書閣

盤點鍾書閣最美書店 看因地制宜的設計美學

2:20
碳達峰碳中和

國策通識|甚麽是「碳達峰碳中和」?

2:39
巴黎奧運贊助商阿里巴巴和蒙牛

巴黎奧運趣聞篇|中國企業借奧運走出國際 力爭吸睛又吸金

2:40
1924年巴黎奧運

巴黎奧運趣聞篇|中國100年前已參加巴黎奧運?

天堂與地獄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天堂與地獄

乾隆皇帝、《萬樹園賜宴圖》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西方視18世紀中國為盛世 偉大成就背後藏陰影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洛帶古鎮 蜀漢後花園 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

1959年9月13日
第一屆全運會

首屆全運會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開幕

「着衫」是古代用語?

  穿衣服,廣東話又可說成「着衫」。當中代表穿上的「着」字,原來是沿用古時用法。

  漢代《樂府詩集·木蘭詩》中說:「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這首著名的木蘭詩中,描述木蘭脫去戰時軍袍、穿上舊日衣服的場景,當中的「着」,就是「着衫」的意思了。

  元代馬彥良的《一枝花·春雨》也有這個字:「穿一領布衣,着一對布履。」此處的「着」就是「穿着」或「穿上」。

  不過如今普通話口語中,較少用...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