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1/06/2021
常香玉有豫劇皇后之稱,她不單在藝術上有極高成就,更有一顆赤城愛國心。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常香玉率領自己的劇社,用了半年時間在全國義演了170多場,用全部收入為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捐獻了一架米格戰鬥機,故事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融匯戲曲特點 常香玉創「常派」唱腔
常香玉原名張妙玲,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鞏縣一個貧農家庭。當時鞏縣的農村窮家女孩,被送走做童養媳幾乎是唯一出路,但曾為豫劇藝人的父親張福仙不希望小妙玲受苦,認為跟他學藝或許能找到一條活路,於是把9歲的小妙玲帶到附近的密縣投奔自己的結拜兄弟常老大。
在密縣,小妙玲開始搭班學戲,又拜在多位名師門下學習,她的藝術天賦也開始展現,10歲已能上台表演,13歲更成為台上的主角,漸有名氣。
不過那年代的「女戲子」受盡歧視,家鄉的長輩得知消息後十分惱火,要求小妙玲馬上停止登台,否則就不許再說自己姓張。張福仙聞言大怒,「不姓就不姓」,遂決定讓女兒隨常老大姓常,並改名「香玉」,從此張妙玲就成了常香玉。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第二年年底華北淪陷,河南、山西大部分地區被日軍佔領,常香玉和家人只好逃往陝西西安,且一住就是18年;她在當地成家,與曾任小學校長的陳憲章結為伉儷。
在西安的日子裏,常香玉努力鑽研豫劇藝術。這時她因為傷病不能再演武戲,於是潛心鑽研青衣、花旦的表演;她還在原來所學的豫西調中,融入豫東調、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劇的長處,開創「常派」新腔,並憑着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的特色,成為紅透半邊天的「豫劇皇后」。此後她更辦起自己的劇社,積極培養「常派」藝術接班人。
延伸閱讀:香港文化粵劇演變與發展
常香玉:國家的難就是自己的難
說到常香玉的豫劇成就,離不開她的丈夫陳憲章。陳憲章婚後「婦唱夫隨」進入豫劇圈,並憑着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戲曲獨到的見解,為妻子改寫了大量劇本的唱詞,摒棄舊詞中的糟粕;他還為常香玉寫了很多新劇本,不少都成為經典。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年後朝鮮戰爭(韓戰)爆發,危及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人民志願軍於是跨過鴨綠江,開始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剛經歷抗戰和內戰,元氣未復,經濟困難,志願軍軍備給養都吃緊,為了支援志願軍作戰,當局號召全國人民募捐。常香玉始終認為「國家的難,就是自己的難」,當然慷慨解囊。
1951年6月的一天,廣播傳來朝鮮戰場的消息,某連在一處高地上遭美軍百餘架戰機轟炸,全連犧牲。常香玉聽後徹夜難眠,她深感志願軍太艱苦了,自己應該為戰士們再多做點事。常香玉想來想去,迸出這樣一個念頭:義演,給出國作戰的志願軍捐戰機!
當時中國用舊幣,50萬元夠一個五口之家生活一個月,而購買一架米格戰機卻要15億元,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劇社很多人都覺得計劃太難了。不過常香玉非常堅定,她說:「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兩年,一定要把這架飛機完整的送給抗美援朝前線!」
「常香玉號」現陳列於航空博物館
坐言起行,常香玉變賣劇社的貨車和自己的首飾,給劇社成員作工資,為義演作準備;又把3個年幼的孩子送進托兒所,好讓自己能全心籌款。
她更想到應該找一部愛國的戲來配合義演,全力支持妻子的陳憲章於是熬了幾夜,把京劇《木蘭從軍》改編成豫劇《花木蘭》,當中的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流傳極廣。
那年的8月開始,常香玉和劇社59人輾轉陝西西安,河南開封、鄭州、新鄉,南下湖北武漢、湖南長沙和廣東廣州,半年間演出170多場,觀眾30多萬人,共籌得15.2億元,這筆錢如數捐獻給志願軍。軍方為嘉許常香玉,隨後特意把其中一架米格-15戰機命名為「香玉劇社號」,這架戰機現在陳列在北京的中國航空博物館裏。
常香玉的義舉當時曾被廣泛報道,也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在她引領下,全國掀起了捐獻飛機運動,據內地傳媒報道,期間各地統計下來捐款超過4萬億,折合米格戰機3,000多架。
此後常香玉繼續在藝術道路上努,並致力提升豫劇的藝術格調;她也不忘支持國家的軍事建設,經常到部隊慰問演出,從天山腳下到東部沿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常香玉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等職。至2004年6月1日在河南鄭州病逝。
延伸閱讀:常香玉被追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