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V:靠「演技」爆紅的產品評測

撰文︰紀小婷

  現在很多人購買電子產品之前,都會上網搜索產品評測作為參考。TESTV是眾多網絡頻道中的一個,而且絕對稱得上是最另類的那一個。 如何另類?就像周星馳電影的台詞一樣,表面上,她是一個產品評測的平台,實際上,她是一個賣美食的網購平台,而且還是一群頂着愛好科技產品光環的演員在賣美食。

年輕團隊發揮創意 TESTV重新定義產品評測

  任意打開一個影片,你都能感受到TESTV跟其他的KOL或評測節目不太一樣:無釐頭的處境劇;不加修飾的出鏡演員;稍顯浮誇的演技;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還有刻意中英夾雜的slogan「幫你try before you buy」……讓你不禁懷疑這到底是電子產品評測,還是搞笑處境劇場? 

  但就是這個有點「老土」的頻道,現在已經成了最受歡迎的產品評測頻道之一。這個頻道由幾個年輕人創辦,他們在內地影片平台bilibili(B站)上擁有200多萬粉絲,在YouTube上也有超過40萬的訂閱,吸引了不少港澳台及海外觀眾。 

TESTV數碼評測KOL02
TESTV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子產品評測界最熱門的頻道之一,與他們在鏡頭背後一次次的探索和努力分不開。(網上圖片)

  電子產品評測講究給觀眾提供客觀的參考,所以大部分KOL或者評測節目都會正正經經地介紹產品的參數、功能、用法。但TESTV選了截然不同的一條路,比起機械式地介紹數據,TESTV的創作人員覺得分享產品在生活中最真實的使用感受,才是觀眾需要的。 

  比如,要評測一款新手機,他們就會還原各種生活場景進行測試:在一般光線下播視頻,屏幕顯色夠不夠鮮豔?在地鐵上跟女朋友視像通話,信號是否穩定?拍攝被風吹動的植物,畫面夠不夠清晰?經過一系列測試,最後才給出結論。 

  大部分評測KOL或者頻道都習慣在鏡頭前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介紹產品,但TESTV不止步於此。他們會把所有的使用場景,編寫成有趣、甚至有點無釐頭的情境劇,讓整個觀看過程更有趣味。    

TESTV數碼評測KOL04
TESTV在近兩年成為熱門的電子產品評測頻道,在bilibili和YouTube擁有不少追蹤人數,在海內外都十分受歡迎。(網上圖片)

  TESTV在頻道中這樣介紹自己:我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用一種很快樂、很逗逼(搞笑)的方式,讓你擺脫數據的困擾,把產品帶入生活。 

  不得不說,TESTV的幾個年輕人憑自己的創意和努力做到了。真實的產品評測手法,為TESTV贏得了一大批忠實觀眾;貼地、搞笑的情景劇風格,更是讓很多原本不熟悉電子產品的人,對科技產生了興趣。 

TESTV數碼評測KOL03
很多人在購買電子產品之前,都會上網搜索KOL的產品測評作為參考。TESTV測評的產品品牌和種類五花八門,上至汽車家電,下至手機手錶,照顧到不同觀眾的需要。(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KOL「大樹君」 用街頭實驗傳遞社會溫度  

打破常規 TESTV從產品評測跨界到美食 

  除了製作評測節目,TESTV還有一個網絡商店,不過店裏賣的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各種零食:豬肉脯、牛肉乾、鳳梨酥、水果乾……種類繁多讓人目不瑕給。 

  不少觀眾覺得奇怪:TESTV為何將這兩種「九唔搭八」的東西連繫在一起?其實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整個團隊苦心探索的結果。 

  TESTV最早的兩個成員是成都一家廣告公司的小老闆,2014年,公司受到新媒體行業衝擊,業務和人員急遽縮減。前路茫茫之時,兩人開始嘗試製作評測視頻。 

  增長粉絲並不容易。剛開始,用心製作的影片往往只有十幾個點擊。好在他們沒有因此放棄,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追蹤數量和觀看數量慢慢上升,員工也逐漸增多。 

TESTV數碼評測KOL05
TESTV由兩個年輕人創辦,經過不少探索,亦走了不少彎路。在探索出美「電子產品評測+售賣美食」的方式後,團隊逐漸步入軌道。(圖片來源:TESTV微博)

  但訂閱人數增多並不代表能賺錢,小團隊仍然面臨生存壓力,甚至出現了接連幾個月不能出薪水的窘況。 

  這時候如果想要快速變現賺錢,不外乎有兩種方法:一是和商家合作推廣產品;二是開個網店售賣電子產品。這兩種模式賺錢快,但一邊評測一邊售賣產品,頻道的認受性必然大大降低,這不符合TESTV做頻道的初衷。 

  於是,他們想到了零食。從最開始的火鍋底料,到後來的車厘子,在賣零食這條道路上,TESTV也做了很多的嘗試,跌跌撞撞才發展出現在成熟的模式。 

TESTV數碼評測KOL01
TESTV作為一個產品評測團隊,卻同時在網店售賣零食。這種跨界是他們發揮創意摸索出的經營模式。(圖片來源:TESTV@微博)

  把產品評測和美食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不影響產品評測的客觀中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獲得收入,可以說「一手麵包一手理想」,實現了雙贏。 

  直到今天,TESTV還在勤勤懇懇地打磨每一期節目。他們說,自己的成功沒有捷徑也不驚心動魄,但真實、有趣和溫度,是TESTV始終的堅持。 

  延伸閱讀:當代中國平民健身達人 周六野發放正能量 

直播帶貨-薇婭-網購

「直播女王」薇婭 一年「帶貨」200億不忘做公益 ...

中國KOL-vicky宣宣

KOL時代|深圳15歲天才少女 原創歌曲吸百萬fa...

音樂神童Miumiu

「一個人等於一支樂隊」 7歲結他神童Miumiu爆...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劉野的《煙》以5218.2萬港元刷新拍賣紀錄,他個人亦成為2019年最暢銷的中國當代藝術家。

中國藝術家劉野:成長被紅色覆蓋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